劉備有四個兒子,爲什麼讓平庸的劉禪繼承皇位?

第一軍情

劉備一生顛沛流離,忍辱負重,最終從一介貧民成為西蜀開國皇帝,建立蜀國政權而青史留名。他一生有四個兒子:養子劉封、長子劉禪,三子劉理和四子劉永,可為什麼劉備偏偏選擇傳位給劉禪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其一;劉禪並非真的庸碌無能。

說劉禪無能,無非也就兩件事。

一是說他“樂不思蜀”。劉禪亡國之後,司馬昭把他虜到洛陽,封劉禪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賜絹萬匹、童婢百人”。其實聰明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司馬昭做給天下人看的。有一次,司馬昭宴請蜀國舊臣,當筵席進行得酒酣耳熱時,司馬昭問:“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樂不思蜀”由此被大家熟知,劉禪的昏庸無能也就此出名。

(劉禪劇照)

可劉禪真的如此懦弱嗎?實際上劉禪很清醒,作為亡國之君,他必須隱忍,只有隱忍,才能讓司馬昭放下警惕之心,避免被司馬昭所殺。只有隱忍,才能保全家人性命;生命不存,一切空談。劉禪這樣做,既瞞住了司馬昭,也誤導了後人,後人由此認為他很平庸。

劉禪這樣做,實際上和他父親劉備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年劉備寄人籬下,也善於隱藏。劉備曾和曹操青梅煮酒,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聞之大驚失箸。時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 並以袁紹、袁術、劉表等為英雄搪塞曹操。試想,如果沒有劉備當年的韜光養晦,又何來後面的“三分天下”?

二是說他在曹魏軍團帶兵攻蜀時投降得太快,以致亡蜀。

其實當時的蜀國國力已經明顯不如魏國,且人才凋零,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蜀國氣數已盡,魏國乘虛而入。劉禪投降至少能保蜀中百姓免遭生靈塗炭,實為明智之舉。

(劉備劇照)

另外,諸葛亮去世以後,劉禪立馬廢除了丞相制度,命蔣琬主管行政,費褘主管軍事,將原本集權於諸葛亮的權力一分為二,讓兩人相互制衡。蔣琬去世後,劉禪乾脆自攝國政。劉禪統治蜀國41年,這樣的劉禪其實並非羸弱無能。

在者,劉禪自小由諸葛亮傳授詩書韜略,雖然學不到精髓,但是至少還是有點水平的,也曾受到諸葛亮的讚揚。

其二、劉嬋是劉備的嫡長子。

嫡長子繼承製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如無意外,繼承皇位的都是嫡長子。而劉禪,作為劉備的長子,即使沒有過人的才幹,但卻名正言順。況且劉備以仁義立天下,自然不會違背傳統禮法。

其三、劉封雖強,但畢竟是養子,且劉備認為他狂妄自大、不聽調遣。

劉封跟隨劉備平定益州,北攻漢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被圍於襄樊,曾多次向劉封求救,而劉封卻在孟達的勸說下,以剛佔領上庸不敢輕易離開為由,拒不出兵援救關羽,最後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劉備因此十分怪罪於劉封。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劉封又與孟達鬧不和,致使孟達帶領部下投奔曹操。

因此,劉備聽取了諸葛亮的意見,讓劉封自盡。

至於劉永與劉理,劉備死時他們還太小,把皇位傳給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後患是可想而知的。再說,廢長立幼會引發朝臣的不滿,甚至帶來骨肉相殘。

由此,劉備只能讓劉禪繼承皇位。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三國時期,蜀漢帝王劉備有四個兒子,分別是劉封,劉禪,劉永,劉理,可是為什麼在劉備百年之後卻選擇資質平平的劉禪來繼承皇位呢?

其實,劉備的大兒子劉封並非劉備親生,算是劉備的義子。據說劉封在遇到劉備之前是羅氏後代。後來因為劉備歸附荊州的遠親劉表時與劉封相遇,劉備感覺與其頗有緣分,再加上有一層親戚關係,於是劉封就被劉備收養為兒子。再後來劉備就相繼有了三個親生兒子,但是對於劉封一直視如己出。

可是隨著劉備年歲增大,蜀國不能後繼無人,所以立太子之事也逐漸被提上日程。假如劉備收養劉封之後再沒有子嗣,那麼劉封就是長子,自然也成了後來的太子。但是劉封註定沒有繼承王位的命,劉備有了親生兒子以後,關羽就極力反對劉封作為長子繼承皇位一事,關羽認為劉封不是嫡子,不適合做太子。這事很快讓劉封知道了,所以在關羽走麥城時,劉封見死不救,最後關羽被殺,劉封自己也因此事被劉備處死。

按照古代的法理,劉禪才是劉備真正的嫡子也是長子,所以長子繼承大統就理所當然了。可誰都知道劉禪有點呆傻,被人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劉備自然明白兒子這一點。但是其餘幾個都是劉禪的弟弟,年紀尚幼,只有劉禪成了不二人選。即便是當年的劉禪也就只有16歲,但是總比弟弟要靠譜。

更何況,還有諸葛亮等人的輔佐,所以劉禪再怎麼平庸也能穩坐皇位。然而傻人有傻福,劉禪在位的前十年,諸葛亮替其處理朝政,在諸葛亮去世後他還穩坐皇位三十年之久。


第一軍情

劉備總共有四個兒子,長子為劉禪,也就是“阿斗”,還有兩個兒子分別為甘陵王劉永、安平王劉理,最後一個是劉備的養子,名為劉封。劉備既然有四個兒子,為何卻偏偏選擇了劉禪當皇帝,讓蜀國漸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其實劉備一早就看出來劉禪不適合當皇帝,從白帝城託孤就可以看出來,當時劉備奄奄一息,抓著諸葛亮的手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雖然話是這樣說的,劉備自然不是真心想諸葛亮取而代之,只不過是來激勵諸葛亮好好輔佐劉禪。從側面也可以看出,這劉備確實不太看好劉禪的。那他為什麼不立其他的幾個兒子呢?



首先養子劉封肯定是不行的,劉備打了一輩子天下,到都來卻落到了別人的手中,擱誰也不願意。至於劉永、劉理,致命的一點就是他們比劉禪出生晚,中國自古就有立長子為皇帝的傳統,在封建社會,要想打破這些傳統還是需要膽量的。況且,就算劉禪再無能,不是還有諸葛亮撐著呢,所以劉備在臨死的時候讓劉禪稱諸葛亮為“相父”。



其實在劉禪接管蜀國以後,在一段時間內還是可以的,畢竟有諸葛亮撐著,只是後來小人離間,使諸葛亮馬上就要到手的天下硬生生的吐了出來,諸葛亮死後,蜀國開始一路下滑,直到滅亡。

曉木曰兮

劉備有四個兒子。分別是義子劉封,親兒子劉禪,劉永,劉理。中國有句歇後語可以道出原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其實從劉備給兒子的取名上便可以看出劉備的雄心大志,“封禪”那是古代皇帝乾的事兒。


那麼既然有這等雄心大志,為啥劉備會讓資質平庸的劉禪繼承皇位呢!其實這位劉皇叔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也只能打碎牙往肚裡咽。

在漢朝,廢長立幼那可是大忌,東漢末年,之所以亂成這樣,其實跟著霏長立幼還真分不開。上到桓靈二帝,下到後來的袁紹偏心小兒子,曹操喜歡殘值,最後哪一家不是鬧得雞飛狗跳,人心慌慌,國破家亡。



劉備作為漢室正統,他深知這點,為了避免國家風雨飄搖,他只能讓長子劉禪繼承皇位,這樣才能穩固蜀漢江山。

其次,劉封是義子,不是老劉家的正根兒,而且劉備死的時候,劉封都死了兩三年了。而且劉永和劉理就更別說了,小孩子毛都沒有長齊,繼承啥皇位?



所以劉備也是有苦難言啊,明明知道劉禪平庸,但是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要讓他繼位。


青梅煮史

劉備戎馬一生,只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養子劉封、嫡長子劉禪、庶子劉永和劉理。其實從這幾個兒子的出身就不難看出,為何劉備要選擇劉禪繼承皇位。

先說劉封。劉備投靠荊州劉表時已經40多歲,但他卻一直膝下無子,為此苦惱不已。某日,劉備在樊城遇到了寇封,見他器宇軒昂,十分喜愛。正好寇封的舅舅也姓劉,所以劉備就把劉封收為養子,視如己出。但養子畢竟沒有血緣關係,劉封想要繼承皇位必須得建立在劉備沒有親生兒子的基礎上。果不其然,劉備在收養劉封沒多久後,劉禪就出生了。如此一來,劉封就徹底失去了繼承皇位的可能性,他的地位也變得非常尷尬。最終劉封因為沒有救援關羽犯下嚴重錯誤,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說下將劉封賜死。

再說劉永和劉理。劉永和劉理是庶出,並且都比劉禪年紀小。而漢代實行嫡長子繼承製,所以一般情況下他倆是沒有機會繼承皇位的。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要麼劉禪早早死掉,要麼劉禪平庸無奇,但這兩點都沒有發生。所以劉禪因為他的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是順理成章的。劉備給他取名為“禪”,有封禪之意,也可以看出劉備打劉禪出生的時候就決定讓他繼承皇位了。

那麼劉禪是個平庸之人麼?我認為劉禪前期表現不錯,只是在後期變得有些昏庸。如果劉禪是個庸才,那麼他不可能做40年的皇帝,蜀漢也早就在他手上玩完了。他執政前期有諸葛亮輔佐,親政之後廢除丞相,玩權利制衡,還是很有一手的,不然蜀漢不可能支持姜維的多次北伐。劉禪和其他許多帝王一樣,難免在執政後期沉迷酒色而陷入昏庸。比如李隆基,比如隋煬帝,都是這樣的。而人們之所以詬病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主要是說劉禪的“樂不思蜀”和迅速投降罷了,但他們都忽視了劉禪當了40年皇帝的事實,試想,一個平庸之人能做到麼?


石頭說歷史

首先,我們先弄清楚,劉備到底有多少個兒子。

劉備有四子,長子劉封,是劉備在劉表處手養的義子。當時,劉備沒有子嗣,因此對劉封疼愛有加,並封為太子。而後來,劉備陸續有了三個親生兒子。劉禪在親身兒子中就是最大的,在劉備雖然生了三個親生兒子後,他依舊疼愛收養的劉封,主要是劉封比其他三個親生子大得多。

在劉備有親生三個孩子以後,關羽張飛等人均強烈抗議立劉封為太子,如果劉封不是太子的話,按順序,古代立長不立幼,那麼肯定是立劉禪為太子了。

張飛關羽等人勸了很多次以後,劉備並沒有廢掉劉封而立劉禪,但是此事被劉封知道了,因此劉封記恨關羽張飛等人,在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劉封沒有出兵相救。故因為此事,劉備一氣之下,殺了劉封。眾所周知,父子同心,若是親生子的話,最多就是打一頓就算了,但是劉備直接殺掉劉封。主要關羽張飛和劉備是拜把子兄弟。在兄弟面前,收養的兒子不算什麼。如果是親生的可就難說了。

在殺掉劉封以後。劉禪就是最大的兒子了,且又是親生的,故封劉禪為太子。

劉禪在位時間為36年,在這36年中,劉禪的確沒有任何功績,朝中大權都把持在諸葛亮手中,劉禪就如同一個傀儡一般,行使權力都是由諸葛亮代勞的,但劉禪有一點還是很聰明的,就是知道自己是個弱智、懦夫,所以乾脆撒手不管朝廷之事樂得自在,很有自知之明,免去了和諸葛亮爭奪權力的內耗。

最能夠證明劉禪大事不糊塗的是投降魏國,彼時的蜀國已根本不是魏國的對手了,選擇對抗並不是一件明智的事,受傷的還是百姓,劉禪正是認知到這一點,才聽從了大臣們的建議投降,寧願自己被後世罵亡國之君,唾棄千古,換來百姓們的安全。

因此,劉禪不是平庸之輩。相反,卻很高明。

諸葛亮畢竟是和他父親打天下的人,尊老愛幼,這是禮儀,他不會不知道。因此他不會和諸葛亮較勁,其次就是諸葛亮確實能知過去未來,主要是太聰明瞭,有眼光,看得到蜀國的未來,所以劉禪就乾脆不管了,就依著諸葛亮。

諸葛亮死後,劉禪依舊撐起蜀國大任。其次就是蜀國能人輩出。劉禪的功績都被別人蓋住了。

再其次就是蜀國投降後,他只能裝瘋賣傻,裝傻的話可以換回安樂,不識時務的話只有死的命,滿門抄斬的命,所以他也明白這個道理,因此,顯示自己的弱小,讓敵人忽略自己。所以就是劉禪在位36年,直到投降。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很多古代帝王都沒有超過30幾年的。

因此,劉禪並非傳說中的平庸之輩!


譚璟之

劉備有四個兒子,可是為什麼在百年之後卻選擇資平庸的劉禪來繼承皇位呢?

回答這一問題,我覺得應該從三個方面來回答:1、劉禪平庸嗎?我只能說:不好說!因為他當皇帝的那些年一直就沒有真正的掌權過,不過是個傀儡罷了。即使有才,也是淹沒在諸葛亮和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的光輝中,我們現在人瞭解到的平庸大多是文人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寫史的結果,如果說他平庸,也是後來的事,劉備死時是看不到的;2、劉備為什麼要傳位於劉禪?根據我瞭解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劉禪是親長子;二是當時的局勢不允許劉備考慮其他的兩個太小的親子繼承問題;三是對於劉禪母親的愧疚之情。3、蜀國到底是被誰耽誤的?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的看法不同於大多數人,我認為負主要責任的人應該是諸葛亮,原因有四個方面,一是多次以弱伐強的北伐戰爭造成了蜀國國力的急劇下降;二是諸葛亮事必躬親、獨斷專行的做事風格使劉禪得不到治國才能的鍛鍊機會,從而走向平庸;三是諸葛亮疏於對人才的培養造成了蜀國人才的大斷層,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奇景;四是既然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已經賦予了諸葛亮獨自決斷的權利,如果劉禪無能,他完全應該費而另立,可是他只是一味地愚忠。正是諸葛亮的這些行為造成了蜀國走向衰亡。


彌勒徒

劉禪很平庸麼?看看他的環境,功高蓋主的諸葛亮,一味北伐的姜維,帝王之道不是江湖義氣,他老爹那樣可以,他卻不行,只能裝傻。大勢所趨時被迫投降,保全了蜀國的百姓,和司馬家族裝傻,得以善終。就像現在很多人看不慣有錢有權人的富二代,官二代,其實人家比你付出的更多,懂得更多,例如特朗普的孫女。劉禪在位基本沒有什麼荒唐的政策,除了破壞了一次諸葛亮的北伐,之後一個太監背了鍋,他如果想做,可能被別人左右麼?


倔強的鋼子

劉阿斗很牛逼的,諸葛亮姜維想方設法都楞不死的司馬昭,被劉阿斗三言兩語給笑死了。





哦噠噠噠哦噠噠噠噠噠

嫡長子繼承製。

另外劉備四十幾歲才有兒子,對阿斗十分疼愛。

白帝城託孤時,一代梟雄即將撒手人寰,事情緊急,沒有太多選擇

阿斗當時應該十幾歲,其他兒子年齡更小,劉禪是否平庸也很難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