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的育兒方式有效嗎?

用戶64079274

有道理,但並不實用!或者說對於大多數爸媽不實用!因為這對爸媽的素質和能力要求、甚至是生活經濟要求都非常高!

對於每個爸媽,其實都希望能做到整個育兒過程“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都希望能夠堅持科學、健康的育兒方法。但,真的經歷了之後,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很難!每個爸媽的素質和能力都不同,對於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認知和角度都不一樣,所以做法很難統一。

李玫瑾教授作為知名的心理學教授,她的很多育兒理論很接地氣,但正確的理論,並不代表一定實用!

試問,有幾個父母在整個育兒過程中能做到不打罵,不說教?我自己也在做科學育兒的工作,也會通過很多育兒的案例和細節,把理論放到實際當中去。通過一點一點的細節性調整,讓理論更有說服力,讓實踐更具有科學性。

但,即便這樣,很多爸媽的回覆評論,依然是,太難了,太難了!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讓父母幾乎很難把身心打理的乾乾淨淨的狀態去帶孩子。

前段時間網上比較火的“佛系媽媽”,其實也是從側面在證實“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的理論的實用性和正確性。但捫心自問,又有幾個媽媽能做到“佛系媽媽”呢?

就像那個笑話一樣:
有個媽媽去醫院檢查,和大夫說“我最近心臟不舒服”。
老大夫看了看日曆,又看了看這個寶媽的年齡,“孩子最近是不是快考試了?”
問的寶媽一愣,“是啊,孩子馬上要期中考試了。可是這跟我心臟不舒服有什麼關係呢?”
老大夫笑了笑“孩子考試前,很多家長都會有心臟不舒服的症狀。沒關係,孩子考完試以後,你如果心臟還不舒服再過來檢查檢查。”

這個笑話其實並不一定只是個笑話。

如果爸媽能在育兒的整個過程,可以用一部分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去理解和尊重孩子。那你會逐漸接近“不打罵不說教不走開”的境界。

育兒,不是簡單的做點吃的,讓孩子少生病。而是要掌握系統的、更多的、正確的科學育兒理念,並堅持實踐。把理論落地,這也是科學育兒的精髓!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帶娃的那些事

這兩天,如果你是一位學生家長,你一定被這個講座視頻刷屏了。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2854003181328234499, "vid": "073e92d149344342b45e351a0b35d91c\

都市快報

李玫瑾教授是心理學教授。

我認為她說的“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的育兒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這個說法是建立在對孩子的尊重,愛護、理解、陪伴基礎上的。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要建立與父母的親近、信任、友愛,並通過這種積極的關係,建立他對世界的認知,建立他的安全感。

做到了這些,對孩子來說就是非常有效。

其實,這種方法不僅對小孩子有用,對成年人也是有用的。

想想看,一個成年人對另一個成年人,如果沒有尊重、沒有信任,只是打只是罵離得遠遠的,關係會好嗎?會親近嗎?明顯的不會。

那麼小孩子,他的心智不成熟,她的感情不豐富,他的力量很有限,那麼他對大人的期待更多,就完全依賴於大人。

所以,我們要按照李教授的說法去做,多親近,多陪伴,儘量的給孩子營造安全的健康的合適的心境,幫助他成長。


陳群律師

李玫瑾教授是公安大學的心理專家,很瞭解孩子的心理,她的很多講座道理淺顯易懂,也很有操作性。這種育兒方式,這對於哭鬧不聽話的孩子,非常管用。李教授在以前的講座中,專門講過。我在頭條發過她的這個視頻,包括其他很多她的育兒講座。

為什麼不打?因為我們是大人,孩子小,大的打小的不公平?為什麼不罵?因為不能給孩子不文明的形象。為什麼不勸?因為孩子正在哭鬧,根本聽不進勸。為什麼不走開?因為孩子是哭鬧給你看的,你要看著她哭。

李教授講,她孩子小的時候,有次孩子也跟她哭鬧,她就坐在孩子邊,孩子蒙著被子哭,哭了半天看沒動靜了,偷偷掀開被角看,一看媽媽在旁邊,又開始哭,最後哭的精疲力盡了,一看沒辦法了,就不哭了。

這時候,李教授講,再給孩子點愛,用熱水給孩子擦擦臉,給孩子講講道理,說下次你要說清楚為什麼要買,能說服我就給你買,這是給孩子點希望和後路。也是鼓勵孩子和父母交流。

所以,我很贊同這種育兒方式。育兒,必須瞭解孩子的心理,光靠打罵是沒用的,更可能適得其反。


名師育兒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好理解,先不說這種育兒方式是否有效,我們可以反過來看看如果我們又打又罵又說教又走開會出現什麼問題。



孩子犯了錯誤

1如果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對孩子上來一頓打的話,不但給孩子身體上造成傷害,而且孩子在心理上也會受到影響。如果孩子怕了,他可能在以後不會犯同樣的錯,但是這樣的孩子在做事方面就會畏手畏腳,沒有自信,因為他不敢犯錯。雖然古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現在對“孝子”這個詞,會有一點點貶義在裡面。因為這樣的人只會聽父母的話,沒有自己的主見。如果孩子不怕,那麼越打就會越讓孩子反抗,他可能表面上聽話了,但是其實心裡不服氣的,時間久了要麼爆發,要麼憋出病來。

2父母用惡毒的語言罵孩子也是不可取的,因為有時候父母急了會不假思索地說出很多傷人的話,有時候自己並不覺得,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孩子會記在心裡的。這樣的孩子也會產生自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在父母眼裡居然這麼差勁。



3說教就是講一些沒有意義的大道理,道理人人都會講,但是有幾個人會聽進去,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恐怕很難吧,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耳邊嘮嘮叨叨,孩子只會覺得心煩,脾氣變得暴躁。

4孩子如果犯了錯,父母不管不問就走開了,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沒有錯,或者沒什麼大錯,那麼他以後可能還會犯,錯誤會越來越大,導致嚴重後果。

所以說,如果上述做法都不可取,那麼李玫瑾教授的育兒方式還是可取的。聽上去道理很簡單,但是父母真正做到不容易,因為孩子犯了錯,父母有時候很難平復自己的情緒,很容易失控。所以教育孩子,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方法。



那麼如果孩子犯了錯父母到底該怎麼有效實行這種方法呢?

首先,父母一定要先冷靜下來,不能心急,可以問明白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用很簡單的話告訴孩子這樣做哪裡不對,應該怎樣做。一定要讓他知道錯在哪了,重複的話不要說,說一遍就行了,然後再告訴孩子如果以後再犯同樣錯誤,會得到怎樣的懲罰就足夠了。懲罰一定要做到,因為父母要言而有信,不能只是嚇唬。最後媽媽要一定要表達對孩子的原諒,信任和愛。

有些話可能說的有點嚴重,有些人會覺得自己都是這麼被父母教育過來的,也沒什麼問題。但是有時候,有些影響已經存在,只是我們無法真正瞭解自己,因為我們都是平凡的大多數,這就是無法優秀的原因。


瑤瑤寶媽育兒經

個人親身經歷

感覺非常有效!我孩子現在剛剛滿四歲。從出生到兩歲都是是我和姥姥兩個人帶,這期間姥姥起主導作用,我起輔助作用,因為自己感覺不太會跟孩子交流玩耍。兩歲之後姥姥因為要去給哥哥帶孩子,所以自己就硬著頭皮上了,自己生的總要好好養大的。兩歲寶寶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殺的我措手不及,每天都是在各種哭鬧中匆匆忙忙,感覺特別崩潰,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合理要求不能得到滿足後的撒潑打滾,起初我會很急躁的處理這方面的問題,結果卻是愈演愈烈,最終是他哭我也哭,但是我知道決不能妥協,不然之後他就會用這招來達到他的所有目的了。但是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頭肉,我怎麼捨得讓他哭的那麼撕心裂肺。後來就惡補各種育兒知識,學到了情緒冷卻,跟李玫瑾教授方法大致相同。就是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採取冷處理,等他停止哭鬧後再去溝通。當然我就這樣做了,可是因為忽略了孩子哭鬧之後得小情緒,導致會二次哭鬧,那就是接著冷處理,什麼時候徹底不哭鬧了在溝通。這個方法很有效果,孩子之後便很少無理取鬧,基本都可以溝通了。但是自從看了李教授的視頻後發現這個方法缺乏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愛‘’,似乎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感覺自己的媽媽是冷漠的,貌似媽媽因為自己的哭鬧而討厭自己。所以我及時調整了自己的方式,每次都會跟他抱一抱,說媽媽永遠愛你,或者是用行動告訴他媽媽是愛他的,明顯感覺他的快樂程度是不一樣的,原來他生氣之後會有十多分鐘的落寞,可是自從表達對他的愛之後,他很快便可以找到快樂,跟沒事人一樣。

真心感覺這個辦法有用,希望李教授可以多給我們分享下這些知識,幫助這些育兒路上踩坑的媽媽以更好的方式培養孩子,完善自己!


君87113474

呵呵。李玫瑾。很多人不瞭解她。呵呵。李玫瑾。很多人不瞭解她。

李老師最大的成就就是別開生面的幫助藥家鑫辯解。以及她冷靜深刻的令人驚恐。言論如下:

他拿刀扎向這個女孩的時候,我認為他的動作是在他心裡有委屈,在他有痛苦,在他有不甘的時候,卻被摁在鋼琴跟前彈琴的一個同樣的動作。——李玫瑾評藥家鑫

馬加爵的殺人行為,與貧窮無關、與歧視無關,應該對此血案負責的,不是社會而是馬加爵本人。而現行的法律,也沒有任何條文規定,在犯下此種罪行後,僅僅因為貧窮就可以減輕處罰。

——李玫瑾評馬加爵

做出犯罪行為不一定需要巨大的冤屈,也不一定需要合理的理由,很多犯罪就是很愚蠢的。

——李玫瑾評楊佳

大家可以自行判斷。

個人覺得,她說的正確的話,可以參考,但她這個人。。。


新觀點評說天下

孩子從小在我身邊長大,奶奶姥姥也都在身邊幫忙,這是大背景。這種方法我用過,在孩子二歲左右的時候,用過大概三四次。他提出不合理要求不被滿足的時候就哭鬧,我把長輩趕走,誰也不能近身,奶奶姥姥生氣都沒用。我就看著她哭,中間給她擦個臉,把她放好以防他摔倒,哭了四十多分鐘,漸漸變成抽泣,給他水喝,以防他缺水。看他心情平穩就試著說道理,等你說的時候他繼續鬧,我就不啃聲。等待下次機會。最終他心態平穩,但還在抽泣,我就把他抱起來放在懷裡給他講道理,語氣堅定。讓他看著我的眼睛,這時候他就會道歉了,我告訴他我接受道歉並且我非常愛他,並親親他。之後和他一起做遊戲。現在我家孩子四歲。你告訴他一些事情他都不會再鬧,只是有些東西是他特別喜歡的,我就買給他,但是前提是我會給他佈置任務,完成任務才可以。我覺得這個辦法特別有效。


夏兮的狗寶寶

最近一直在頭條看李玫瑾教授的講座視頻,感覺受益匪淺,從人性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孩子的教育是很有效的,其實大部分家長知道孩子哭鬧的訴求是為了達到他想要的目的,但是又不忍心看孩子哭,或者看到孩子哭鬧就火冒三丈,但是冷靜的想想,教育孩子中,最有效可行的辦法何嘗不就是冷處理方法,孩子知道他的手段行不通,自然就會停止哭鬧行為了,幾次下來,讓孩子懂得有訴求玩溝通,而不是撒潑打滾👍️👍️非常喜歡李玫瑾教授的講座


只為你快樂成z

就如錢丟了可以掙,房倒了可以修,可孩子沒有教育好,也許一輩子也沒法彌補,一輩子的痛徹心扉。

但是,李教授的心理學告訴你,這樣的悲劇,是可以預防的。

所以懂一點教育,是每一個家庭一輩子的幸福,''慣孩子就是害孩子''這句話,可能流傳了上千年了吧?可是到今天,我們還常常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悲劇在發生,比如某明星15歲的孩子居然犯了強姦罪的錯,這能不是一輩子都痛徹心扉的事情嗎?

任性的另一個名詞叫做:作,作的結果會怎麼樣,友友們懂的。

所以也因為這一點,李玫瑾教授會那麼的廣受歡迎、受人尊敬受人愛戴,玫瑾教授的話語,可以用''雪中送炭,沒齒難忘''來形容,因為她拯救的是孩子,預防的是痛徹心扉。

玫瑾教授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值得收藏的話:凡是不合常理的,都有來路!追根溯源的因果邏輯論證,體現著她的科學與嚴謹,
玫瑾教授的''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是一種預防孩子任性妄為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人只有從小培養出良好的行為習慣,長大了才不會膽大包天恣意妄為,不懂得尊重,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敬畏,不懂得顧及他人感受,試想,一個自私的,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的孩子,不論是在單位,還是在公司,怎麼能開心健康幸福的生活?

所以,我們愛孩子,也要有度,懂得什麼叫做溺愛,溺愛,收穫的是,十年二十年後悔青了腸子的後悔。

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的具體方法是,在孩子第一次任性的時候,比如孩子哭鬧著還要買小汽車,這時就要把孩子抱到一個單獨的安靜的空間,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看著他哭,讓他知道任性沒用,不哭了,再跟他說,要可以,但必須給我一個合理的理由。

更具體的操作與後面存在的道理,篇幅關係,咱有機會再聊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