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禁忌,你都知道吗?

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禁忌,你都知道吗?

尿素基本信息

尿素,又称碳酰胺(carbamide),是一种白色晶体。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也是目前含氮量较高的氮肥,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台成尿素。

施用方法:

尿素是酰胺态氮肥,含氮44-46%,既是化学中性肥料,又是物理中性肥料,是目前生产上较为常用的优质氮素肥料。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早施

因为尿素在土壤中,只有少量可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大部分需经脲酶的作用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所以肥效慢、较长,使用时间过晚不利于肥效发挥并可能引起作物贪青晚熟,一般应提前施3-5天。

二、深施

因为尿素转化为铵态氮后,容易分解释放出氨,造成氮素损失。

三、不作种肥施

因为尿素含氮量高,又常常含有缩二脲。缩二脲含量超过2%,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作用。

四、不单独施用

尿素因与有机肥、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台施用,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

五、不在低温季节施

因为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主要取决于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土壤温度为10℃需要7-10天,在20℃需要4-5天 ,30℃仅需要2-3天。因此在冬春低温季节下不宜施用尿素。

六、不要高浓度喷施

尿素分子体积小,容易被叶片吸收, 适于叶面喷施的化肥。但喷施浓度不宜过高,否则容易烧苗。因作物不同而有一定差别,一般选用0.2%~0.3%的尿素水溶液较为适宜。

尿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禁忌,你都知道吗?

适用作物

尿素适用于各类土壤,广泛适用于玉米、小麦、油菜、高粱、棉花、谷子、水稻等作物。

施用尿素四忌:

一忌单独施用。理想的施用方法是,先施有机肥,然后将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诸肥合理配方施用;

二忌与碳铵混用。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碳铵和尿素混施,会使尿素转化成铵态氮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氮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三忌在地表撒施。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5天转化过程才能被作物吸收,大部分氮素在铵化过程中被挥发掉,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撒施,氮素的损失会更多。所以氮素不能在地表撒施;

四忌施尿素后马上灌水。尿素是酰胺态氮肥,施后必须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