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生鲜产品,线上价格可能比实体更贵

随着生鲜电商的崛起,如今购买瓜果梨桃等生鲜产品也可以像点外卖一样,动动手指就可以下单了,一些配送速度快的生鲜平台 ,2 小时就能送货上门。

虽然生鲜电商的出现,节省了我们的时间,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却也出现了一些让消费者苦恼的问题。

生鲜电商能让我们明显感知到体验感较差的有送货时间、产品口感、产品外观,如果生活比较细致的网友还会发现线上价格居然比实体店的更贵。

打开外卖平台,除了点餐,在附近商超的线上店里买生鲜也成了不少市民的新选择。但北京市民陈女士最近在购物时发现,家乐福超市的生鲜线上价格远远高出了实体店的价格,例如,在家乐福广渠门店里,家优鲜红富士苹果每斤7.5元,但在饿了么平台上定价为每斤19.8元;白香瓜的门店价为每斤3.5元,但线上价为每斤5.76元;羊角蜜瓜门店价每斤2.98元,线上价每斤5.5元。这几种商品的线上价格分别比线下价格贵了164%、65%、85%。而门店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外卖平台上的商品都是在门店里挑选打包。

同样的生鲜产品,线上价格可能比实体更贵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首先就货时间来说,虽然部分生鲜电商可以满足2 小时送货上门的需求,但基本都是同城配送,这样的电商平台都有自己的物流系统,自建物流冷链系统的成本对一些有实力的生鲜电商平台还可以承受。

毕竟还有很多中小平台是没有这样实力的,他们怎么办?只能走普通快递,而且为了降低成本,被迫选择一些物流速度较慢的快递公司配送,这样物流时间就会很长,很多消费者下单之后,要等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才能收到货,

从时间体验来讲,给客户带来了极差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生鲜平台接连倒闭的原因,因为跟传统电箱相比它更烧钱,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哪家生鲜电商刚说自己实现盈利的。

产品口感和产品外观是消费者最关系也是评价最多的点,其实个人感觉如果把这个债算到平台上,确实有些冤枉他们了,我们总是从新闻报道中说,整个生鲜农产品的市场能达到几万亿到几十万亿不等,听着市场规模确实蛮大的,可是真正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比例只占 1%,2% 是有理由的,大部分仍然是通过线下渠道在流通,这也是有原因的。

生鲜电商看似使农产品从原产地直达消费者变成了可能,可是如果零售农产品的话,许多农户是无法承受物流成本的。

结果有三家的样品第二周才送达,一问原因,原来是因为物流成本太高,所以走的普通物流,结果四五天才送到,只有一家走的快物流,可是物流成本几乎达到了样品的价值,这样的物流成本让一个商家卖出一份产品,就赔一份钱,谁还愿意走线上零卖。有人说自建冷链物流不就好了吗?存储一批,这样送货还及时,可这涉及了维护和损耗的成本,生鲜不想其它产品,它的保存时间及其短暂,平台自己存储如果不能及时销售掉,那么损耗是相当大的,而冷链物流的维护成本也不是一般生鲜电商平台可以承受的。

同样的生鲜产品,线上价格可能比实体更贵

所以造成了很多农产品生产者还是更喜欢走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而这又成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还没有建立,所以造成了生鲜产品口感和产品外观就会千差各异。

有人所可以利用生鲜电商平台倒逼农产品的标准化,可是以线上销售的占有量来说,它很难强迫农产品标准化。

而以上这些问题最终造成了一个既定事实,为了盈利或者为了生存,很多生鲜平台将损耗、物流造成的成本增加的部分,加到生鲜产品上,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来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最终这部分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至于生鲜电商平台的未来出路在哪里?目前还没有比较成功的案例,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同样的生鲜产品,线上价格可能比实体更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