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海海战中,日本为什么要把航母当诱饵?

Nelson5193

纠正一下,日本用航母当诱饵不是第一次,但没有一次是在菲律宾海海战(马里亚纳海战这个名字大家更熟悉)中。问题指的应该是莱特湾海战。



在这次太平洋战争最后,也是规模最大的海战中,日本动用了全部远海作战力量,以摧毁美军在莱特湾的登陆船队,阻止美军占领菲律宾。丰田副武海军大将认为:“假如我们丧失菲律宾,而舰队幸存下来,那么我们南北之间的海道就被割断了。假如舰队呆在日本领海的话,那么它得不到燃料补给。假如它呆在南海的话,那么它就得不到武器弹药的补给。因此假如我们失去菲律宾的话,那么保存这支舰队也没有意义了。”

此前美国海军航母部队为了削弱日军增援菲律宾的力量,对距离菲律宾最近的日军基地台湾进行了大规模空袭。日本人果然中计,一波接一波的飞机被投入对美国航母的战斗,日军航空兵几乎损失殆尽。“我军飞机与凶悍之美机一交锋,纷纷被击坠,犹如以卵击石,刹那间即成一面倒之态势。若长此以往,日本将立即溃亡,看来,只有以飞机冲撞航母,以求治本,别无他途。”美日双方共出动4320架次飞机参与战斗,日军第二航空舰队共损失飞机262架,少佐以上的飞行军官阵亡34人。飓风攻击部队损失飞机230架,占飓风攻击部队飞机总数的86%,而台湾各地遭受轰炸的损失则不计其数。美军第38特遣舰队损失飞机89架,64名飞行员阵亡。另有两艘航空母舰受轻伤,暂时退出战斗序列,两艘巡洋舰受重伤。

既然舰载航空兵已经完蛋,疯狂的日本人就决定以易被打击的航母将美国第三舰队从其应该保护的登陆力量引走。这样一来,美国登陆力量在丧失其空中掩护后将受到其他三支日本舰队的打击:驻扎在文莱的粟田健男中将率领第二舰队进入莱特湾消灭盟军登陆力量。西村祥治和志摩清英中将的舰队组成第五舰队作为运动攻击力量。这三支舰队没有航母和潜艇,完全由水面舰只组成。

日本人的计划一如既往地一厢情愿,执行起来千疮百孔。

武藏号战列舰被美军航母击沉

作为主角的第二舰队先于诱饵航母被美军发现,在锡布延海海战中被美国潜艇和航母打得体无完肤,损失了1艘战列舰和4艘重巡洋舰,被迫撤退。当美国航母舰队终于被日本航母引走后,第二舰队才再次杀入莱特湾,但是在萨马岛遭到美国第三舰队留守的驱逐舰及护航航母的奋勇抵抗,虽然击沉美军两艘护航航空母舰,3艘驱逐舰,1艘护航驱逐舰。日军也损失三艘巡洋舰,三艘战列舰受重创,只有一艘战列舰还有作战能力,于是疯得还不够的栗田选择了撤退。

英勇抵抗的美军护航航母

作为诱饵的日本航母,只有108架飞机,面对美国的9艘舰队航母、8艘轻母上的1000多架飞机,自然只有送死的命。全部航空母舰(瑞鹤、瑞凤、千岁、千代田),还包括一艘轻巡洋舰(多摩)、两艘驱逐舰(秋月、初月)被击沉。

困兽犹斗的日本航母

至于日本第五舰队,遇到美国第七舰队的六艘战列舰(这也是美国航母会被日本航母引走的原因之一,美国人认为不需要航母也可以保护莱特湾),完全像送菜一样在苏里高海战中几乎全军覆没。

落入美军火力罗网中的扶桑号战列舰

在这一战之后,美军消灭了日本的海军力量,除了陆上基地的飞机外,日本海军几乎已不存在了,美军取得了绝对的制海权。可以说双方的力量对比太悬殊,日本人根本不可能成功。即使日本战列舰突入了莱特湾,但依然要面对美国护航航母的500多架飞机,可以说诱饵航母是白白牺牲了。


海军史研究会员

你们都知道日本海军和陆军是一个冤家死对头。但是你们你可曾知道海军内部也分帮分派,海军也分为舰队派和航空派,而在大多数的时候舰队派往往航空派一头。要不是以三本五十六为代表的航空派的海军幕僚的支持。航空母舰和航空派根本就没有什么实力。

通过甲午海战和日俄对马海战。日本通过战列舰走向了海军强国和世界强国的宝座。所以日本对战列舰的大炮巨舰有着情有独钟的热爱。所以在菲律宾海战的时候仍然想要以战列舰的大炮巨舰来定乾坤。而航空母舰只不过是联合舰队里的二流军舰,根本不是用主力决战的一流军舰。



“赤城、加贺,飞龙、苍龙”这些耳熟能详的航空母舰的名字其实是战列舰的名字。只不过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限制了各国主力舰的发展,而航空母舰是不在这些条约规定里面的。所以那些要被拆解的军舰与其被拆解还不如建成航空母舰。这就是为什么二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航空母舰。


日本在日俄战争之后将美国视为第一对手,并根据美国的实力制定了“九段渐减邀击”战术来防御美国海军的打击,这一战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防御战术,就是力求在家门口消灭来袭的美国舰队,承担着重任的就是战列舰。所以这是为什么,日本的战列舰在在后期频繁出动的原因。因为已经打到家门口基本上可以出动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题主问的应该是莱特湾海战吧,因为一般菲律宾海海战是指马里亚纳海战。

至于拿航母当诱饵原因很简单,日本已经凑不出多少受过完整训练能够完成航母舰上起降的飞行员了,有飞机没有飞行员等于没有,没有飞机的航母也是废物,拿废物当诱饵不是很正常么……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由于资源限制一直执行精兵政策,虽然建立了一支精干的高水平舰载机飞行员队伍,但是飞行员人数少一直是硬伤,而且日本海军飞机一贯不重视飞行员生存能力。不过在战争初期直到中途岛海战,日本飞行员队伍损失不大(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中途岛日军飞行员损失并不大,只有一百多一点的空勤人员阵亡,中途岛对日本海军航空兵力的打击主要是大批有经验的地勤人员的损失),但是之后东所罗门和圣克鲁斯两次海战日本舰载航空队伤亡惨重,接着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舰载航空兵又被山本赶到岸上去填所罗门空战这个无底洞,很快又消耗殆尽。紧接着好不容易补充起来的舰载航空兵在马里亚纳海战又一次被屠杀干净,经过这样几起几落,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已经严重失血了。

马里亚纳海战(菲律宾海海战)之后,日本舰载机飞行员几乎损失殆尽,此后再也没能恢复规模

偏偏日本海军航空兵的补充机制也出了问题,战前高淘汰率的精兵政策显然不适应战时大量补充的需要,但是同时日本海军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合适的补充机制,要命的是,日本海军投入舰载机飞行员训练的资源也面临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美国潜艇肆虐,日本本土能够获得的燃油日渐稀少,而培训飞行员的需求量却越来越大,这导致飞行员能够得到的训练时数越来越少,另外一方面由于战前的精兵政策,日军也严重缺乏有经验的优秀教官,而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更加糟糕,由于缺乏专门的航母训练舰,所以舰上起降训练的时间和架次也难以保障,这都导致中后期航母飞行员数量和训练水平不断恶化,最想要的莱特湾海战已经凑不出多少能打仗的舰载机飞行员了。

美国海军不仅有足够的油料和飞机(美军训练报废的飞机比战损还多),而且还专门改造了两艘大湖客轮专门用于舰载机飞行员舰上起降训练(图为黑貂号训练舰),而日本就没有提供这样的条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