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應該注意些什麼?

你是我親愛的大阿靜啊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 吳瓊燕:做真實、真誠的自己,彼此就會感覺舒服,就是一段好的人際交往關係。

一、真實、真誠代表著“不裝”

在美國,有這樣一類人走進心理諮詢室,他們到四五十歲的時候發現自己大半生都在按照別人的標準、別人的要求生活,而未曾為自己活過,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深深的泥潭無法自拔,痛苦不堪。 我不敢說在中國也會如此情形,但人性總是相通的,或許有借鑑之處。

一個沒有做著真實自己的人,他/她自己其實並不真的快樂,或許內心還很累。人生只有一次,為什麼要活在別人的影子下。 而與此同時,與之交往的人也會感受到莫名其妙的距離感,一種說不清、摸不著的感覺隔著不真實的自己與對方(或者真實的自己與不真實的對方)。 唯有真實能夠為彼此定位。

二、真實、真誠代表著“不說違心的話”

如果同事換了個新發型,你並不覺得好看,那麼不需要硬捧上一句:“哇,你的髮型真好看!”違心的話說出來自己都不信。不妨直接描述你的新發現:“你換了個新發型!”同事或許會更開心,因為人們總是喜歡自己被關注到,而違心的讚美反而起反作用。

三、真實、真誠代表著分清時間、場合、對象地說話、做事

真誠地說真話,不代表不分時間、場合地直抒己見,而且還需瞭解對象的動機。 例如,同一個“不”字,就可能有幾種意思:客觀的不,對方的投射,攻擊性的不,那麼,在當時的具體情境下,是哪一種,這首先要區分清楚,才知道採取怎樣的反應合適。

說話、做事前建議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我說這話、做這事對自己是否有好處? 我說這話、做這事對對方是否有好處? 這話必須我說嗎?這事必須我做嗎? 這個時間是說這話、做這事的恰當時候嗎? 這個場合適合說這話、做這事嗎?

人心並不複雜,利己利人,人際關係自然就好。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我常對學生說,要想人際關係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邊界意識,說話做事要有分寸,不要過界。

我講幾個真實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最好的朋友拉黑了我。

有個男生被最好的朋友拉黑了。男生找到我的時候,一臉委屈。

在他看來,他和朋友原本關係很好,好得跟一個人似的。因為關係好,他做事就有點任性,總是不分時間和場合去找朋友玩。

比方說,他知道朋友睡得比較晚,就總是半夜三更跑到朋友宿舍,喊朋友出來吃夜宵擼串或者打遊戲。

一次兩次,朋友也願意半夜出去。次數多了,朋友就有點煩。朋友提醒他以後來找自己之前,先打個電話,不要半夜突然出現。

但是,這男生完全不把朋友的提醒話當回事。他覺得自己的行為沒問題。他還跟以前一樣,想什麼時候找朋友玩就什麼時候找朋友玩。

最後,朋友終於無法忍受了,發了一通脾氣以後,就拉黑了這個男生。

第二個故事,我用你的東西怎麼了,你幹嘛那麼小氣。

有個女生跑來跟我哭訴,她說同宿舍的女生都排斥自己。

我一問,才知道這個女生心特別大,說話做事總是大大咧咧的。她為人大方,就以為別人也跟自己一樣大方。她總是不跟其他女生打招呼,直接使用這些女生的洗髮水、護膚品。

剛開始這些女生也沒說什麼,時間長了,同宿舍的女生就對她很防備,有時跟防賊一樣防著她。

女生問我,老師,我的東西放在外面誰都可以用,我都不會介意。為什麼我用她們的東西,她們就那麼小氣啊。

這不是小氣不小氣的問題。這是個界限的問題啊。你的東西你願意讓別人隨便用,但是,這不代表別人的東西你也可以隨便用。

這世上,同一件事,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你認為沒事沒關係,對於有些人來說,就是有關係、事大了。

第三個故事,合夥做個生意,朋友變成了仇人。

有幾個好朋友一起合夥做生意。剛開始,大家把錢都混在一起,也沒人計較,關係都很很融洽。

等到生意做起來了、掙錢了,爭吵也就來了。

你懷疑我貪了錢,我懷疑你耍花招,幾個好朋友鬧得不可開交。其中兩個還大打出手,最後,朋友變成了仇人。

這些故事都告訴我們,人際交往要想長久穩定,一定要學會你尊重我、我尊重你,關係再好,財物也要拎得清;關係再好,也不要隨意闖進別人的生活,凡事不要過界。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邊的教育專家、心理諮詢師。

請關注我。更多教育、心理、人際關係前沿知識推送給您。

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發私信給我,願意為您答疑解惑。



柳柳很忙

基於生存需要,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編織著自己的人際關係網,人員之間的交往總是隔層紗,似透未透,工作中有較量,生活中有摩擦,人性的複雜多變,一點一點消耗著我們的安全感,如果你要開始封鎖自己,也會深陷於瓶頸之中,其實只要掌握了人際交往的竅門,你也可以敞開胸懷,擴展自己的朋友圈。

不宜多講恭維話

讚美是與人交往的潤滑劑,它可以使人際關係更融洽,但必須要使用的恰到好處。如果說的太過虛偽,會讓人心生厭惡之感,所以,必須要實事求是的讚美對方。懂得讚美可以讓你成為一個有同情心的人。但是如果使用過度的話,不但會降低自己的地位和人格,而且會得不到對方的尊重,更不要說是認可了。

禮來我往,你來我去

人際交往,尤其要注意這條潛規則,禮來不往,非禮也,如果對方贈與你禮品,而你卻沒有回贈,這是非常不禮貌的,不然對方對你的印象大大削減,禮尚往來,可以穩固彼此之間的關,增進彼此的友情。

別人自黑,不接茬

現在人很流行自黑自娛自樂模式,自嘲往往是因為對方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有所不足,家裡一種不尷尬的方式表達出來,博得大家一笑,讓聊天變得輕鬆愉快,但是如果這個時候你沒眼力見地繼續嘲諷對方,不僅會讓對方感到尷尬,也會顯得你沒有教養,這是極其不尊重別人的一種表現。

不輕易做評價

有時候語言是一把利刃,會在不經意間,戳傷到對方的自尊心,如果你還不瞭解對方,那麼千萬不要輕易做出任何評價,這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他選擇什麼生活,選擇什麼路,你都沒有權利去幹涉。

可怕的不是孤獨和寂寞,而是你不懂得和別人打交道。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京東搜索《聚英國》,2018年度最具批判性的心理學專著。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人際相處忌撒謊

撒謊是被人所鄙夷的行為。一個愛說謊的人,不但為他人所不齒,也會受到自己心理上的懲罰。因為,人在說謊之後,內心慌亂,夜不成眠。這會造成大腦機能失調,導致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紊亂,引起神經衰弱等神經疾病。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切忌說謊話。

交往中不宜講過多的恭維話

讚美,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可以使人際關係融恰和諧,但必須恰到好處。若在人際交往中,盡說肉麻的恭維話,則會令人心生輕蔑、厭惡,並不利於人際交往。實事求是地、適當地讚美對方,可以創造一種熱情友好、積極熱烈的交往氣氛。讚美可以獲得對方同樣友好的回報。如果能夠滿足別人人性的渴求,懂得讚許、善於讚許,那麼你將成為一個有同情心、有理解力、有吸引力的人。但人際交往中的過度恭維,卻令人難以入耳,不但降低自己的人格,而且得不到對方認可。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不宜講過多的恭維話。

笑聲能增進友誼

愉快的笑聲不但有益健康,還能增進友誼,特別是交談中的笑聲能取得一般詞語難以取得的效果。當與陌生人會面時,對方可能顯得拘束,此時如能說句笑話,引起雙方的笑聲,使對方感到輕鬆而且親切,拘束感就會頓消;當對方提出的問題當時不好回答時,笑聲可以提供思考的時間,使你找出恰當的應答方式;當交談氣氛進入緊張階段時,適時的笑聲可以緩解緊張的氣氛,不失為一劑打開僵局的"調和劑"。此外,用笑聲來拒絕對方的要求,既可緩和氣氛又不使對方難堪。同時笑聲還能驅散煩惱、恢復疲勞等。總之,笑聲是一種維妙維肖的表達方式,在與人交往中,不能沒有笑聲,當然笑得也需恰到好處。

用積極、肯定、支持、建設性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們

善於發現並讚美別人的優點,必要時適當恭維一下,愉快接受別人的批評和建議。當被觸傷感情後,仍能心平氣和地交往。觸傷他人感情後,能及時向人道歉。當有人不同意你的觀點、見解時,不必強迫他人接受或感到煩惱。自己有錯時,要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在交談時讓別人把話講完,再表達你的意見。別人講話時留神傾聽。

溝通時要學會傾聽專注對方,不能三心二意、敷衍了事;對無興趣的話題中,找出有意義的東西;見機把對方的內容和自己的感受簡要地講出來;剛聽時不要有先入為主之見,聽完後再找出主題和要點。

另外,運用非語言形式來進行人際溝通也是提高人際交往技能的一種方式。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微笑就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總之,人際交往的技能多種多樣,只有較好地綜合運用,才能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得到良好的效果。


小主de二樓

良好的人際交往是我們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人際交往中需要注意些什麼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自信是成功的源頭,有了自信,就有了力量。一個充滿自信的人,大家都會樂於和他交往。但是別太過,過猶不及,自信過頭就變成了自負,會人人而避之。

二、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不管是什麼原因,背後議論他人說人壞話都是不好的,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早晚會傳到當事人耳朵裡。同時,也會引起人反感。


三、積極向上的心態好像陽光,會讓人充滿元氣,也會感染身邊的人。而消極的心態則反之。日復一日的抱怨會把自己壓垮,也會嚇走你的朋友。


四、幽默是生活波濤中的救生圈,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劑品。人們總是樂意聽幽默的人侃侃而談,與幽默的人談天說地是一種人生享受。

五、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在交際中,不能只顧自身利益,不為別人著想。凡事多為朋友考慮,不涉及原則的問題儘量大度一些,讓人三尺又何妨?更何況是要傾心相交的朋友。

六、信任是我們的交際持續的基礎。信任好像人與人之間交際的空氣,每少一份信任,就減弱一絲交際,而信任的反方猜忌就會趁虛而入,直至攻破交際的城牆。所以,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


我曾經看過一段話,大致意思就是每個人都像一顆星星,能恆久伴在身邊的每一顆星星都來之不易,需要用心珍惜。不管是什麼感情,都需要用心經營,且行且珍惜。

以上是我的觀點,尚需完善,歡迎補充。


了不知南北

人際交往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一個會交往的人往往可以左右逢源。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五湖四海皆朋友"。一個朋友多的人,瞭解的事情自然就多,所以學會交往在目前的生活中還是很重要的!

一、對待陌生人

陌生到熟悉是每一個人收穫友情所必經的道路,而往往第一印象決定了你們的友情進展的順利還是艱難,所以第一印象是每個人所必修的功課之一。

其次是態度問題。有的人天生高冷。有的人看起來就很和善,往往和善的人容易收穫友情,當然,這並不是說高冷類態度不好,而是不要做作就好了,真心交友的人是不會去做作的,真誠才是態度!

二、對待熟悉的人

熟悉分兩種,一種是摯友,一種是常見面。關係也可以的人。

對待摯友,這我就不用說了吧!哈哈(ಡωಡ)hiahiahia


對待第二種,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情況,都各不相同,我一般都是真誠以待,你以真心待我,我便還你真心。你對我虛與委蛇,我自然不會真誠以待。

第三種,熟悉的陌生人。

這個,話題可能太沉重,不說!

第四種,親人。

親人這傢伙可是每個人最重要的,把握好自己的親人。因為這是最有可能不為利益而幫助你人,我一般對待親人則是能幫就幫,不能幫則免。永遠親如一家!

無論是多麼深摯的友情,都需要保養。所以平日沒事時,多聯繫,讓你們的友情永不翻船,其實人際交往最重要的交往還是真誠,細節雖然重要,但只要對方知道你的心,哪怕你說錯了話,你們的友情也沒有那麼脆弱的!


用戶92776864716

面對不同的人群,我們在交往過程中會有不同的原則,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和好朋友產生矛盾而苦惱,現在我單獨說一說,我們在和密友交往中,該注意些什麼。

再好的朋友也需要有界限

無論是工作中的同事,還是一般朋友,在交往中都需要界限,尤其是對於密友來說,我們更容易忽略界限問題,經常會因為“關係好”“從小一起長大”而不斷地侵犯對方的私人空間。親密朋友之間雖然無話不說,但我們更需要懂得保留各自的私人境地,正所謂距離產生美。

密友之間不可“端著”

“端著”我是指“裝”。小A在外工作幾年,回家後和好朋友聚會,大家喝酒聊天非常高興,可是另一個朋友總是在勸酒,說的都是一些場面話,讓大家很尷尬,最終這場聚會不歡而散。

因為是好朋友,關係親密,所以我瞭解你所有的缺點但卻還是會和你做朋友,“端著”只會讓我們的距離變遠。

關係平衡,才利於長久

一段關係能夠長久的條件之一,就是要平衡,無論是在情感上的平衡,還是在物質付出上的平衡,只有一人付出,會讓關係天枰倒向一邊,這就是畸形的關係,有來有往才可以穩固雙方的關係,促進友情。


臨床心理專家於際敬

對於人際交往,大部分人都是特別關注的,在一定程度上,你的人際交往能力決定了你所能到達的高度。因為社會畢竟是一個大集體,也許好的人際關係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機遇。那我們到底是要如何建立好的人際關係,在人際關係中究竟該注意些什麼呢?



1.禮貌。一個人的有禮貌程度在很大一部分上決定了你給人的第一印象,當你的第一印象給人就是得體大方時,他才會有想要和你深入交流的意願。講禮貌要求你稱呼得當,穿著得體,裝扮合乎年齡等等。

2.談吐。很多人都說說話是一門藝術。當你和他人說話交談時,若是言語別出一格,有自我見解,那是給自己加分的,他人才會覺得你有交流的意義。好的談吐不是說看表面,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得來的。首先一點戒掉髒話,髒話會讓你顯得真的很粗俗。然後不要吹牛,吹牛不僅他人覺得難堪,當謊言被戳破時,自己也覺得無地自容的。還有就是多讀書,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當你讀了很多書,有自己的人生觀,那你給人的感覺也是不同,自然而然顯得有氣質。



3.不卑不亢。我以前的校長經常教育我們說做人做事一定要不卑不亢,我現在也是印象深刻。不管你是與社會地位較高人士還是社會地位相對較低的人士進行交談,不要覺得身份地位上有什麼不同,而感到拘謹,高傲。其實人與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是所從事的不同而已。本質上來說,不卑不亢也是禮貌的延伸方面。只有當你自己都認為和他人交往處於同一水平線,才能獲得一定的益處。


七喜遇到雪碧

1. 羞怯心理。羞怯指的是說話辦事十分謹慎,有假想觀眾情結。即往往誇大別人對自己的關注,常常把自己放在舞臺的中央,把別人想象為臺下觀眾,過於關心自己的表現會引起他人怎樣的反應,唯恐自己的言行不對而被恥笑,因此心情常處於緊張狀態。

2. 自卑心理。自卑指的是瞧不起自己,是一種消極的情感體驗,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和品質評價過低。大學生心理自卑心理產生的客觀原因:一是對自身條件的不滿意;二是由於到了新的環境,周圍有很多比自己更優秀的同學,由於有些同學不能很好地認識這點,便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而產生自卑;三是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經濟困難也會容易產生自卑。

3. 嫉妒心理。嫉妒也是一種消極情緒,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譽、地位或者境遇被別人超越,或者彼此距離縮短時而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很容易轉化為對比較對象的不滿和怨恨,因而在行為上冷嘲熱諷,甚至不惜採取不道德的行為,通過打擊對方大道自我心理的暫時平衡,最終導致人際衝突和交往障礙。

4. 自我中心。自我為中心就是與他人交往時處處為自己著想,只關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強調自己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價值和人格,漠視他人的處境和利益。

5. 對抗或者衝突心理。對抗性心理衝突指的是人際關係處於對立、緊張、不和諧、敵對甚至是爭鬥狀態。表現為隱性衝突——心理和情感衝突,顯性衝突——行為突破。人際衝突具有破壞性作用,不僅是雙方產生傷害、生氣、挫敗等消極情緒,也會給雙方關係帶來壓力、緊張和破壞,同時衝突所引發的挫敗感容易使人產生報復心理。


鵜鶘心理夯小七

首先,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真誠。有事說事,不必遮遮掩掩,更不需要虛與委蛇。換位思考,假如你有一個朋友,整天都是虛情假意,表面一套,背後一套。你受得了嗎?肯定受不了吧。所以呢,真誠待人,別人也會真誠待你的。我覺得有真誠作為基礎這樣的友誼是比較牢固的。

其次,古人有言: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信即為講信用、即為守承諾。所以一旦與朋友約定好某件事情,便不要輕易違背這個約定,除非真有什麼十萬分火急的事情。而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也應該向朋友交代清楚。如若不然,久而久之,恐怕兩人的關係也是充滿各種猜疑與不信任,嚴重的話說不定這段友誼也會因此而終結。

再來,我覺得關心朋友也是很重要的。時不時地關心朋友,會讓朋友的心中一暖,這無疑會令兩人的友誼更加的深。在我看來,在表達自己的關心這方面需要大大方方地表達出來,既然是朋友,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我有一朋友曾經和我說過那麼一件事:她在和班裡的男同學打鬧“爭吵”的時候,她說不過他,她的朋友就立馬向那個男同學說,你幹嘛欺負我家某某某(我朋友的名字)。我朋友說她覺得很暖。也就是那麼小的事情,那麼普通的關心朋友的舉動,讓兩人的關係更加好。

最後,我覺得我想說的是積極主動地去幫助朋友。當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猶豫,不要等待,主動向前幫助他,給他勇氣與力量,儘快解決困難。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了,希望對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