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投資策略分析

1、 新經濟環境下,宏觀經濟表現

就國內宏觀經濟來看,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整體增速呈現低位徘徊,略有下行的態勢。分項來看:基建投資自去年2月份達到頂峰後持續回落,尤其近幾年國內經濟持續放緩,作為託底經濟的基建投資仍明顯回落,其關鍵因素是由於政府對GDP下行的容忍度提升;另外,製造業繼續呈現總體擴張態勢,但投資增速仍維持低位運行;房地產投資增速一季度表現強勁,但考慮到資金面增速持續回落,全年地產投資增速呈現回落態勢概率較大。

2018年下半年投資策略分析

固定資產投資需求

工業企業生產動力低迷,反應出實體經濟整體維持較弱的態勢,另外作為週期需求先行指標PPI同比增速持續回落,反映出中下游產業需求較弱,企業整體盈利水平增速低於去年概率較大,同時對製造業支撐力度必將有所削弱。考慮到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自去年2月來持續回落,同樣反應出工業企業新一輪投資週期仍尚未復甦。

2018年下半年投資策略分析

工業企業利潤

在進出口方面,中美貿易戰影響更多的是短期分析,中長期看國內貿易受此影響不大。反而是受春節因素和基數原因,3月份國內進出口出現首次貿易逆差,但仍處於合理區間。就目前而言,全球製造業仍呈現復甦過程中,外需仍將保持緩慢抬升趨勢,但需注意的是,以歐美日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其PMI出現向下拐點,未來需謹慎關注。

總體來說,宏觀經濟表現出內需走弱、外需尚可的情形。

2、 嚴監管下,財政收縮、貨幣靈活

自2017年以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已成為國內經濟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強調金融要回歸本源,要以強化金融監管為重點,以防範系統性風險為底線”;表外理財、同業存單依次納入MPA考核框架;銀監會”三三四“文件、”資管新規“陸續出臺,均不同程度加強了金融監管,規範了相關業務的操作流程,加強了金融監管對實體經濟的服務。

另外,“一委一行兩會”新監管框架形成,實現了宏、微觀審慎監管相互協調,引導廣義信貸合理增長。為確保監管政策的有效性及足夠的可行度,就中期來看,不存在階段性轉向的可能性,嚴監管依然是未來的主題。

A、 財政政策:邊際收緊,地方專項債擴容

2018年下半年投資策略分析

從數據上看,2018年預計赤字為23800億元,與2017年持平,預計赤字率為2.6%,為近年來最低,全年來看預計實際赤字率維持在2.6%-3%之間,總的而言,今年財政政策雖然定調為“積極”,但是實際上是收緊的。

地方政府專項債增加,相較於前兩年的4000億、8000億,2018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增加到13500億。同時,擴大了專項債券品種,包括土地儲備、政府收費公路、棚改專項專項債券,繼續“堵偏門、開正門”,進一步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

尤其是考慮到當前信用債市場違約事件持續出現,債務違約持續推動信用利差分化,資金對高等級信用債需求偏好必然持續上升。

B、 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降準空間增加

2018年下半年投資策略分析

考慮到今年社會融資增速下降,“緊信用”的趨勢難以改變,需要“寬貨幣”政策進行對沖。而從央行主動投放基礎貨幣的方式(OMO、SLF、MLF、PSL)上看,其必然會增加央行資產負債表上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券的增加,這便需要央行在市場中頻繁操作,其方式也必然更加靈活。

另外,在擴大內需、擴大進口、外需不足導致貿易順差將持續降低、外匯佔款投放基礎貨幣持續不足的情況下,央行進行持續性的降準是必要的對沖措施。同時這也將有助於優化市場流動性結構,擴大貨幣乘數,以平衡“嚴監管”對經濟增長的階段性衝擊。

3、 外圍因素:中美貿易戰雖大局已定,但影響猶在

中美貿易戰,表面上看是特朗普政府對減少貿易逆差的訴求、政治選舉及鷹派立場的表現,但深層次上,卻是中美經濟力量的對比的變化、中美關係競爭成份增加的演進、以及全球地緣政治的變化。雖然近期商務和談已經開啟,但中美之間面臨的修昔底德陷阱將一直存在,貿易戰也並非是可以由一紙合約而一勞永逸。

2018年下半年投資策略分析

長期來看,中美貿易摩擦的加劇,將倒逼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加快。即中國經濟需要逐漸擺脫對淨出口的過度依賴,不斷提高消費在經濟中的比重,拉動內需以穩定經濟增長。

短期中國宏觀政策預期亦將作出微調。在去年底制定政策期間,對全球貿易的預期依然較為樂觀,因此貨幣、財政政策以及金融監管政策在邊際上都存在收緊的跡象。但是,在當前國內投資、消費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如果貿易摩擦導致外部環境對經濟的支撐力度也急轉直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將更大。為保持國內經濟的穩定運行,政策上對基建投資、研發支出和新經濟行業扶持力度必然有所強化。

具體到市場方面來看,價格層面上,物價整體面臨下行壓力,主要受生產效率下降、投資和消費信心下降。匯率層面上,短期美元升值,人民幣有貶值壓力。國內經濟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短期貨幣政策寬鬆預期升溫,同時長期來看,國內貿易順差的下降,將導致經常項目順差對匯率的支撐減弱,人民幣存貶值壓力。

總的來說,市場層面上,通脹預期下降,對長期國債價格形成支撐;

對股市而言,風險偏好的下降將對短期走勢形成壓制,長期受企業盈利預期影響亦將轉弱;

對商品而言,短期來看,基本金屬和黑色價格將下跌,中國剛需較大且美國掌握定價權的大豆等農產品價格面臨上漲;

長期來看,整體商品價格在需求下降的影響下,都面臨下行壓力。

因此,在操作上資產配置建議:債券>大宗>股票>黃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