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上線金融自運營平台「京東行家」,支付寶「財富號」怎麼看?

京東上線金融自運營平臺“京東行家”,支付寶“財富號”怎麼看?

幫不擅長互聯網運營的金融機構做運營,是不是要成為一種潮流了?

3月21日,螞蟻金服才宣佈向基金行業開放自運營平臺“財富號”,用技術支撐基金公司在螞蟻聚寶運營自己的品牌專區,直接觸達和服務用戶。現在,京東金融又宣佈推出金融機構自運營平臺——“京東行家”。

據京東金融表示,金融機構通過“京東行家”的免費服務,能夠快速建立和運營“移動官網”。京東方面表示,從簽約、審核到入駐上線2小時內即可完成。“京東行家”已於4月7日上線,目前入駐的主要是公募基金公司。

幫助金融行業觸達用戶

據京東方面表示,京東金融希望輸出金融科技能力,賦能傳統金融機構,為入駐的機構提供精準用戶標籤,建立用戶畫像。基金公司基於這些數據可以進行產品定製、基金組合以及智能投資工具等開發,做到“千人千面”,最終把適當的產品推薦給適當的用戶。

具體來說,“京東行家”向入駐機構提供運營服務、用戶資源及流量分發、數據及研發支持等三大服務;

第一,在運營服務上,“京東行家”給入駐機構提供多種後臺管理工具,入駐基金公司可使用產品推薦、專題活動、優惠券、發放優質內容等基礎的運營工具,觸達用戶、提供服務。

第二,在用戶資源及流量分發上,共享京東金融的用戶資源,“京東行家”為入駐基金公司提供優質用戶資源位。入駐的基金公司可以通過“京東行家”一級、二級和三級頁面上的資源位,做店鋪的內容展示、明星基金單品推薦等推廣,增強產品曝光度。

第三,在研發及大數據分析方面,“京東行家”為基金公司提供銷售量、用戶分佈等綜合性大數據,幫助其運營。同時,為基金公司提供創建策略、組合、擇時等服務工具,實現基金公司資產配置類產品的擴充,方便用戶理解基金產品,第一時間看到或者購買到基金公司發佈的定製化基金產品和服務。

目前,通過京東金融APP可以看到,首批入駐的九大基金公司通過“京東行家”建立的 “移動官網”,涵蓋基金資訊、投研實力展現、基金產品介紹、基金經理訪談、基金產品診斷、智能投顧、運營活動等板塊。

首期入駐的有9家公募基金公司,包括天弘基金、南方基金、鵬華基金、廣發基金、國泰基金、興全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建信基金、民生加銀基金等基金公司。目前還有數十家基金公司近期也將陸續入駐並投入運營。未來,“京東行家”還將逐漸對保險、私募等金融機構開放。

京東金融財富管理業務負責人周宇航表示,京東金融本身並不做投資管理,不與基金公司“搶生意”;而是依託京東金融的數據能力和金融科技能力,服務入駐金融機構。

互金巨頭與傳統金融機構進一步合作

回想起前段時間螞蟻金服的動作,會發現兩家互金巨頭的思路是不是有點像?

3月21日,螞蟻金服宣佈向基金行業開放自運營平臺“財富號”的時候,也說“螞蟻金服未來會只做tech(技術),支持金融機構去做好fin(金融)。”這跟京東金融說,不與基金公司“搶生意”的思路,是不是有點像。

支付寶方面表示,“財富號”將於6月正式上線,首批接入的試點機構包括博時、興全、天弘、南方、建信等基金公司,後續則將向所有基金公司、銀行、保險、證券行業開放。

京東上線金融自運營平臺“京東行家”,支付寶“財富號”怎麼看?

支付寶“財富號”界面

7天之後,支付寶還拉上了建行一起合作,未來在支付寶和螞蟻聚寶上就可以選購建行的各種理財產品;支付寶還協助建設銀行推進信用卡線上開卡業務以及打通信用體系、實現二維碼支付互認互掃、支付寶將支持建行手機銀行APP支付。

連本來在存貸匯領域,支付寶等金融科技公司也曾經跟銀行搶食,但來到了財富管理領域,這些互金獨角獸最近都紛紛開始跟各個金融機構合作,財富管理機構們似乎也欣然接受與他們的合作。

雖然兩家互金巨頭一直以來都有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為其銷售理財產品導流,但如今先後都推出了類似的產品,採取了類似的策略,這也許跟財富管理行業一直以來存在的問題有關。

互聯網科技+金融超市=個性化理財?

京東金融和螞蟻金服在提到自身這款類似的產品時,都提到了公募基金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公募基金市場龐大,截至2016年底,公募基金資產超過9萬億元,基金數量超4000只。然而,基金銷售渠道較為單一,“基金超市”、“貨架式銷售”導致基金公司無法與用戶有效溝通:一方面,“貨架”上堆滿的基金產品讓用戶無所適從,用戶很難獲得適合自己的針對性理財建議,基民不知道什麼基金好、買什麼;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不知道用戶要什麼。基金公司只是供貨商,無法精準地觸達和服務用戶。

京東上線金融自運營平臺“京東行家”,支付寶“財富號”怎麼看?

公募基金面臨的問題也許是整個大眾財富管理行業(包括保險、私募等)面臨的問題,理財向來是個難以規模的生意,因為需要對每個用戶的具體情況,對其能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做精準地評估,推薦合適的產品。這也導致了,金融機構個性化的財富管理業務通常只面向高淨值人群。

京東金融的“京東行家”和螞蟻金服的“財富號”,希望通過機構自運營服務模式,加上自身的大數據和精準分發能力,解決上述溝通和個性化問題。

螞蟻聚寶總經理祖國明表示:“我們研究發現,現在80後尤其是90後用戶的理財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分層化。未來的理財市場,一定是金融機構運用智能、大數據為投資者提供個性化、定製化的服務,從而幫助其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在“財富號”和“京東行家”的平臺中,基金公司還能完善自己的智能投顧能力。由於缺乏對用戶特徵的瞭解,以往基金公司的智能化方案往往偏重資產端的配置,互聯網公司的用戶畫像和數據能力恰好可以補齊基金公司的這一短板。

可能還是要看誰的用戶更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