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怎麼教?這一招最有效!90%的老師都不清楚!

文言文怎么教?这一招最有效!90%的老师都不清楚!

1

2017年8月,我參加了一個語文課堂觀摩活動,聽了一位特級教師執教的《答謝中書書》。這位教師先花了20分鐘帶著學生逐句翻譯課文,並提出了譯文的標準:信、達、雅。

學生譯,譯得自然不夠“雅”,於是教師出具自己的“雅譯”,如“山川之美”的“美”譯成“美麗”不雅,得譯成“壯美”;“青林翠竹”的“青”,譯成“青色”不雅,得譯成“青蔥”……對譯文字斟句酌,反覆推敲。

接下來又花15分鐘,要求學生套用特定句式說出課文美在哪裡。最後10分鐘終於開始讀課文,教師告訴學生,讀書要忘我,要聲情並茂,還要讀出層次,讀好某個字某句話……但如何讀好,沒說,於是草草讀了兩三遍了事。

文言文怎么教?这一招最有效!90%的老师都不清楚!

一節課下來,學生一個個興味索然,沒精打采;課後,幾位點評專家也對這節課頗有微詞;在場的一些聽課教師也議論紛紛:“文言文怎麼能這樣教呢?”

那麼問題來了——文言文該怎樣教?我想起了張必錕先生。

2

張必錕先生是語文教育界的老前輩。他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在北京的多所中學執教,20世紀80年代起參與編寫人教社的中學語文教材和教參,一編就是二十多年,有人戲稱他是“人教社中語室的第一代長工”。

文言文怎么教?这一招最有效!90%的老师都不清楚!

討論書稿的編次時,先生囑咐,要把《學文言非誦讀不可》放在正文第一篇,因為這是全書的綱領。文章篇幅不長,卻要言不煩地闡明瞭為什麼要誦讀、誦讀的量、誦讀教學的基本原則和一般進程等關鍵性問題。

先生還批評了文白對譯和語法分析這兩種教法的弊端:

“譯幾個難句固屬必要,但通篇一句不落地譯了出來,往往使初學者‘得魚忘筌’,把注意力傾注在譯文上。而講所謂‘動賓倒置’‘定語後置’‘取消句子獨立性’之類的規則,則無異於給剛學會唱歌的兒童講曲式結構和共鳴原理,只能使初學者如墮五里霧中;因為所謂語法規則都是從大量的具體語言現象中概括出來的,不熟悉具體語言現象,即使你講得正確無誤,學生也未必真正理解,更談不上實際運用……這樣來教文言文,就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對培養語感非徒無益,反而有害。目前中學生對文言文的厭學情緒有增無已,不能說跟這種煩瑣的教法無關。”

上述批評可謂一針見血。而早在1983年,先生就在《“對號入座”有害無益》一文中指出了對譯教學的五大弊端:一曰目的不明,養成壞習;二曰內容煩瑣,消化不良;三曰生搬硬套,損害原意;四曰機械訓練,枯燥乏味;五曰增加課時,浪費時間。

遺憾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有不少教師在課堂上大搞文白對譯和語法分析,而且搞得揚揚得意。

有些教師教文言文,只著眼於應付考試——甚至都不是中考、高考,而是平時一些不正規的小考。小考考什麼?課內文言文的翻譯和語法,於是教師就只講這些,到了中考高考,再想其他的辦法應付。而先生的眼光則要長遠得多:

“我們教文言文,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使他們在畢業後能夠讀一點文言作品,以利視野的擴大和文化素養的提高——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繼承祖國的文化遺產了。既如此,什麼是閱讀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能將文言文譯成現代漢語,也不是能對文言語句做語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經過查字典、會意而後懂。”

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確乎“非誦讀不可”!

先生力倡誦讀為主的教學方式,併名之曰“誦讀教學法”。很多教師的文言文教學也包含誦讀環節,但往往只是一個普通的、孤立的甚至流於形式的環節(近年來還有教師引入了吟誦、唱誦、唸誦等五花八門的方式,跡近雜耍,而非教學)。

而“誦讀教學法”則是以誦讀為最主要的教學手段,以此帶動其他訓練的展開,強調誦讀與會意的密切結合。很多教師生怕學生讀不懂(更怕考試要考),非要逐字翻譯,逐句串講,講完再讀再背,自以為這就是“理解的基礎上誦讀”,實際上是將會意和誦讀割裂開來了。先生則指出:

“學生讀文言文而能會意,是毋庸置疑的。文言跟現代漢語同源而異流,同為主,異為次,此其一;其二,我們並非讀經,課文裡沒有佶屈聱牙的句子,而又有標點,有註釋,認真讀讀,至少也能讀懂一小半。一小半懂得,就有了會意的基礎。會意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心知其意而口不能言;二是知而能言,雖不中亦不遠;三是言而能中,即所謂確解。……一篇之中,半數能確解;其餘,或心知其意,或言而不中亦不遠,均無不可,極個別語句甚至可以存疑。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不好,因為它給學生留下了繼續會意的餘地,使其傾全力於誦讀,在誦讀中求解,在誦讀中感知文言的表達特點,在誦讀中積累語言素材——從長遠觀點看,其效果比讓學生藉助完整的譯文來了解文章大意要好得多。”

這就從理論上破除了對“字字落實,句句翻譯”和“先譯後背”的迷信。當然,想要從實踐上破解,還需要改革我們的各級各類考試。

先生提出,應該靈活運用記誦三要素以達到自然成誦:

一是“口熟”,即通過反覆朗讀,依靠對聲音的直感來記憶;

二是“利用支撐點”,是在粗知大意的基礎上,以關鍵語句為支點將全篇貫穿起來;

三是“掌握文章理路”,即理清各層次間的邏輯關係,從而水到渠成地順暢背誦。

如果只有“口熟”,那便還是“死記硬背”;如果只有理路分析,也很難快速成誦。只有三者有機結合,才是真正有效的“理解性背誦”。

在誦讀教學的過程中,先生特別強調教師指導下的課堂誦讀練習,其要點有二:

一是指導必須具體,“因為讀音涉及詞義,停頓涉及句子的組織,語氣涉及虛詞的作用和作者的感情,讀得正確可以反過來促進對文意的理解”;

二是教師要起示範作用,“教師的領讀特別是領背,是一種直觀的指導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正音、讀出語氣,並品味語句的內容”。先生自己就是這麼做的,凡要求學生背誦的,他都先背給他們聽;至於具體的誦讀指導,在《我教語文》一書的“教學實踐編”中就有豐富的示例。

3

一次從先生家談完稿子回來,有同事問我:“必錕先生身體還好嗎?”我說:“精神尚可,就是手抖。”同事聽了哈哈大笑,說:“二十年前就抖!不過說來也怪,先生一上講臺就精神煥發,手也不抖了,說話也利索了,就跟變了個人似的。”這說的是1997年先生在江西南昌鐵一中執教《五柳先生傳》的事情。

文言文怎么教?这一招最有效!90%的老师都不清楚!

這堂課的實錄收入《我教語文》一書的“教學實踐編”。雖是實錄,但篇幅很短,因為先生既非“滿堂灌”,也非“滿堂問”,甚至連詞語解釋、句意串講的環節都沒有,他在課堂上只做了兩件事:一是激發興趣,二是指導誦讀。

為激發興趣,他從學生學過的《桃花源記》導入,將其比作風俗畫,再把《五柳先生傳》比作肖像畫,而且是作者的自畫像;課上完了,他又因地制宜,當堂背誦《滕王閣序》(滕王閣就在該校附近),並提出殷切的希望,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

至於指導學生誦讀,則採取點撥與誦讀相結合的方式,用幾個關鍵性的問題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大意,用“加句”的方式理清了文章脈絡,學生在此過程中讀讀背背,一節課下來,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基本成誦。

我想,這不就是“把課堂交給學生”嗎?這不就是“活動式教學”嗎?既能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動”起來,又能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理解大意、梳理脈絡、當堂成誦),這樣的課堂在今天恐怕都不多見,與前面提到的那位教師更是判若雲泥。

“當堂成誦”,這幾乎成了先生的一個標籤。無論去哪裡講文言文示範課,無論課文長短、學生基礎好壞,都能做到這一點,這就是先生的“神奇”之處,也說明先生的“誦讀教學法”確實行之有效。

文言文怎么教?这一招最有效!90%的老师都不清楚!

我近年來參與統編語文教材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的編寫,負責兩個古詩文單元,現學現賣,模仿先生的路數做了一些誦讀教學設計。但畢竟才疏學淺,定有不少畫虎類犬之處,只得留待日後慢慢改進完善了。

4

《我教語文》一書中也有關於現代文和作文教學等方面的內容,雖不及文言文教學的部分有特色,卻也勝義迭出,足啟教慧。

如談鄭振鐸《貓》、老舍《小麻雀》,並不停留於動物形象本身,而是關注到其背後的社會意義和作者的悲憫情懷;談魯彥《聽潮》、高爾基《海燕》,將“誦讀教學法”延伸到現代文和外國作品的教學中,並與審美教育有機結合;而從《阿Q正傳》的教學引申出的“長文短講”的問題,對於今天的閱讀教學同樣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文言文怎么教?这一招最有效!90%的老师都不清楚!

又如寫作,先生沒有什麼系統的理論,總體來看強調三點:

一是勤練筆。先生認為“練筆”既能訓練學生的語言和構思,而又簡便易行,符合學生心理特徵,因此提出“把課外練筆列入正常的教學計劃”。

二是多評改。書中收錄多篇作文評改,均細緻入微,切中肯綮。

三是提倡“教師下水”。王棟生老師曾在一次研討會上說過:“作文教學的問題出在哪裡?百分之九十的教師自己都不會寫文章。”先生則是一個正面的示範。書中的“詩文創作編”收錄了先生的書評、散文、雜文、譯作、對聯、舊體詩等,均清通可喜,足資法鑑。如果每名教師都像先生一樣樂寫、善寫,我們的作文教學可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局面。

其餘如《我的探求》《語文課的基本特徵和我的教學實踐》《談串講》《說“點撥”》《教學要求宜適當》《關鍵在於要養成認真讀書的習慣》諸文,也都是建立在數十年教學實踐基礎上的篤實而深入的思考。雖然大都寫於20世紀末,但今日看來仍能切中時弊,發人深思,令人警醒。

最後,我想說說先生的文風。全書文字絕不故作高深,亦無空言虛蹈,而是樸實無華,餘韻悠長。一如本書極樸素的書名——《我教語文》——語文,不就應該這樣樸素地教嗎?

文言文怎么教?这一招最有效!90%的老师都不清楚!文言文怎么教?这一招最有效!90%的老师都不清楚!

關注外灘教育

閱讀 3000+篇優質文章

文言文怎么教?这一招最有效!90%的老师都不清楚!文言文怎么教?这一招最有效!90%的老师都不清楚!

外灘教育與臺灣語文名師陳麗雲

她也是港、澳、臺等地教材編寫專家

首次推出

《暑期魔法寫作班》

點擊下圖,立即購買

文言文怎么教?这一招最有效!90%的老师都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