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的特制压缩饼干,吃上两口一天不饿,就是有点费牙口!

古代版的特制压缩饼干,吃上两口一天不饿,就是有点费牙口!

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补给是战争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后勤做得好,可以极大提升军队战斗力。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士兵饭都吃不饱,别说战斗了,走路都费劲。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后勤补给一直是大问题,特别中原王朝的军队,只要粮道一出问题,那就离撤军不远了,而游牧民族则好得多,他们机动作战,对后方的补给要求低。当年大杀四方的蒙古军队,他们就有一款特制干粮,吃两口一天都不会太饿,堪称古代版的压缩饼干,那就是蒙古牛肉干。

古代版的特制压缩饼干,吃上两口一天不饿,就是有点费牙口!

13到14世纪,蒙古人打遍了欧亚大陆,总兵力不超过40万的蒙古军队,却消灭数十个国家,屠戮了上百座城,控制了欧亚大陆四分之三的土地。蒙古大军这么厉害,除了战略战术制定,统帅的领导能力,士兵的战斗力,还和它的补给方式有关,由于蒙古大军都是骑兵,机动动力十分强大,一夜奔袭几十公里轻轻松松,可以说它完全没有补给线,吉思汗伐兵西征,途中为减少军队的辎重,把牛肉风干后当做干粮食用。这种牛肉干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选用新鲜的牛肉,切成大块直接煮熟,然后放在室外风干,因为内蒙古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干燥,所以易于晾制,水分量很低。据说可以将一头牛身上的肉风干成几十斤,士兵会把牛肉干放在牛肚里,挂在自己的马匹上,每次蒙古大军在出征前,都会制作一大批牛肉干,这些牛肉干可以保证大军很长时间的补给。

古代版的特制压缩饼干,吃上两口一天不饿,就是有点费牙口!

除了自身带的干粮,蒙古大军主要是就近就地获取补给,蒙古大军攻下城,一般会直接屠城,从不留俘虏,但会留下有手艺的工匠,掠夺资源作为补给再进攻下一个城市,有时候需要远距离机动,就靠这身上带着的牛肉干和马奶维持日常补给,这可不是超市里卖的牛肉干,超市里那种只能当零食,这种供蒙古军队吃的牛肉干,脱水相当高,它的保质期长、易存储、营养价值高,非常适合做干粮。比现在的压缩饼干强多了,毕竟是货真价实的牛肉。因为牛肉干非常紧实,吃起来有些费牙口,好在蒙古人天生生活在比较艰苦的环境,对他们来说这没什么。蒙古人的补给方式极大了解放自己,不用过于为后勤粮道操心,也激发了军队战斗力,攻下前面的城,今天就能大吃大喝了,想想当守城的士兵看见远方的地平线,突然出现嘴里嚼着牛肉干,背着蒙古复合弓,手提弯刀的蒙古大军时,他的心里该有多绝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