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出了餘額寶持續「限購」原因,讓銀行吸儲成本增高只是其一

據界面新聞引述螞蟻金服相關人士的話稱,經與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協商,為保持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穩健運行,當前仍暫時需要繼續限制餘額寶每日申購總量,具體恢復時間,以餘額寶頁面提示為準。這個回覆其實很明白,餘額寶的“限購令”依然在延續,且沒有具體的退出時間表。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餘額寶的申購限制可能給廣大用戶帶來哪些影響?和餘額寶類似的其他“寶寶”或者基金們是否也面臨這類問題?限購會無限期延續嗎?

最近一段時間,經常使用餘額寶的市民遇到一個共同的難題。馮女士在春節前想把支付寶上閒置的資金轉入餘額寶中,卻突然發現轉不進去。

餘額寶的限額髮售,讓很多用戶怨聲載道,之前嫌收益不夠高,如今直接買不到,情況到底如何?

原來,早在今年1月31日,餘額寶貨幣基金髮行人,天弘基金就發佈公告稱,在2月1日至3月15日,將設置餘額寶每日申購總量,即單日實際申購達到設定額度時,當日不再受理申購申請,每日申購額度根據基金申購、贖回情況動態設定,實施期限根據基金運行情況進行階段性調整。

而在本月28日,天弘基金相關負責人又表示,為保持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穩健運行,當前仍暫時需要繼續限制餘額寶每日申購總量,具體恢復時間以餘額寶頁面提示為準。餘額寶限購會不休止地延續下去嗎?是什麼原因讓餘額寶再次選擇延期?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餘額寶的規模過大,在投資運作以及流通性管理方面,可能會帶來一些困難。同時餘額寶主要吸收一些散戶資金,餘額寶大部分也是投資銀行的協議存款,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銀行吸儲的成本,餘額寶的規模過大,可能就會引起投資管理和流動性管理的困難。對餘額寶的買賣金額進行規模上的限制,主要是為了餘額寶更好地投資運作,避免發生流動性風險。

有分析人士指出,3月15日繼續限購,可能意味著餘額寶與監管機構溝通失敗。餘額寶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自2013年6月推出以來,餘額寶在短短几年間資產總規模達近1.6萬億元。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底,天弘基金管理規模為17889億元,換言之,餘額寶將近佔九成。

楊德龍表示,為防止發生金融風險,加強貨幣基金管理是這兩年重點推進的工作。餘額寶作為最大的一隻貨幣基金。在規模上進行限制,防止出現流動性的風險,例如防止發生擠兌等現象。對於貨幣基金的監管,也是為了行業能夠長期健康發展,同時金融監管加強,避免了發生一些客戶虧損的狀況。

餘額寶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就在於其龐大的用戶數量,以及中國老百姓理財渠道單一。餘額寶的模式簡單,即把大家零錢集中起來,然後通過大額存單等業務存入銀行,賺取利差。

天弘基金去年10月份發佈的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餘額寶期末基金資產淨值達1.56萬億元,第三季度利潤近153億元。餘額寶的壯大一方面方便了普通老百姓的理財需求,但同時也分流了銀行的存款。從2017年5月開始,餘額寶已三次下調申購和持有額度,個人賬戶持有額度最高從100萬降至10萬元,單日購買額度也設置了2萬元上限。其實,三次調整除了有餘額寶為自身穩健發展的考慮,也與相關監管部門的指導密不可分。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分析,支付寶作為支付工具,最初定位為電商支付,現在變成了購買基金的金融支付,這可能跟監管當局最初給它發牌子的初衷有所不同。所以現在監管部門要求堅守初衷,堅守本位,讓支付回到電商支付、小額支付中去。

其實,餘額寶“限購”更大的背景是,中國金融領域已經掀起“去槓桿”的旋風,主導思想是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

黃震表示,國家對於金融的定位就是要回歸本源,服務於實體經濟。所謂的金融創新、金融服務都要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餘額寶作為一箇中間產品,對於投資者而言,有了一個投資渠道;對於整個金融活力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下一步就是如何引導類似“寶寶”等基金產品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對於實體產業的作用,是未來需要加強的地方。

專家說出了餘額寶持續“限購”原因,讓銀行吸儲成本增高只是其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