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靠主持实话实说出名的崔永元,生活中也是个耿直BOY,看不惯就怼。上周他爆料娱乐圈存在普遍逃税行为,范冰冰被点名。今天,复盘君就带你们揭开明星光鲜表面背后的秘密。

瞎说,大实话?

5月28日,崔永元在微博上突然开炮,直接说道:“你不用表演,你是真烂!”。同时附上一套1000万合同照片,合同的主人正是江湖人称“范爷”的冰冰。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这里的“你”,显然是指的合同中的冰冰。其中,看到合同中范爷一天要吃1500元的盒饭复盘君有点小感慨:怪不得最近冰冰胖了。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除了生活待遇要求好点之外,也没什么槽点。毕竟经纪人为艺人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无可厚非。

就在复盘君以为只是小崔太仇富的时候,第二天小崔在微博上爆出续集。说有人在剧组短短4天,就带走了6000万!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这次的6000万是由1000万+5000万的大小合同构成的,如果联想到头一天曝光的1000万合同,矛头再次指向范冰冰同志。

这下可要命了,要知道所谓“大小合同”就是俗称的阴阳合同。交易双方分别签订一个小金额、一个大金额共两份合同。

小金额的用于报税,大金额的则全部逃税,是赤果果的犯法行为。

而且按照法律规定,逃税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要坐3-7年大牢。如果这笔5000万确实是逃税的合同,那么逃税比例已经高达40%,就一定要进去唱铁窗泪了!

由于网友猜测这5000万合同是范爷的,所以纷纷揣测范爷要遭殃。还有很皮的网友跑到曾因逃税坐牢的大明星晓庆姐下面去采访心路历程: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1.“崔永元公开涉密合约,破坏了商业规则”这句话等于承认了小崔公布的合约是真的,不是他自己胡乱编的。同时“破坏商业规则”莫非指大小合同是圈内潜规则?

2.全篇都没有否认大小合同的存在,只是指责网络媒体“未经核实”就发了出去,感觉有点没底气。

到底是不是,小崔说了不算,当事人冰冰说了更不算。要想找到实锤证据,就得自己从其他细节入手来找。稍等,复盘君换套衣服: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首先,复盘君在1000万合同中找到,这1000万分3次支付给冰冰。第一次是合同当日,第二次是进组前三天,第三次是拍摄工作过半结束前三天或者2015年8月20日(以先到日为执行日)。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简单点说,就是在合同签署日、拍摄马上开始日、拍摄马上结束日这三个阶段支付。其中,这第三次就是关键。

因为第三次支付给出了具体日期:2015年8月20日。换言之,就是在15年8月20日附近拍摄完毕收工。

其次,复盘君决定找找15年8月20日冰冰的足迹。结果翻遍冰冰的整个微博,只找到8月22日有一条“收工开吃”的消息: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但往前具体干的啥工作,就没有了。是不是事发后被删除了?复盘君也不知道,案发现场来晚一步,只能在别的地方继续找线索。

第三,复盘君问了下万能的度娘,据说4天入账6000万的活动,普通人只能去打劫。而明星就不一样了,通过参加综艺节目收入可以达到这个量级。

于是复盘君换个思路,找找15年8月附近有没有冰冰参加的综艺节目。一搜果然有料!15年9月12日冰冰有一档叫《挑战者联盟》的综艺节目开播。

而根据圈内拍摄进度,一般都是提前一个月左右,拍摄周期正好是4天左右出2-3期。时间对的上,8月22号之前很可能冰冰就在录制这个综艺。

既然冰冰那找不到,可以去参加挑战者联盟的其他明星那找,说不定会有惊喜。

复盘君选择了同为嘉宾的大鹏作为突破口,在8月20日这天找到如下照片: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第四,目前只能确定冰冰在15年8月份录制了挑战者联盟,而且有1000万的报酬,并不能确定那5000万也是冰冰的。

于是复盘君去搜索挑战者联盟到底给了冰冰多少辛苦费。本来没报什么希望,毕竟那么隐蔽的事情怎么可能公开,薪资和女孩年龄一样都是秘密啊。

没想到,直接把答案给我了,就是这么霸气: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没错,就是6000万,上文已经反复出现过这个数字。为了确保真实,复盘君还查了第二季冰冰片酬,大标题直接6000万给到我。

最后,为了保留有用之躯,继续给各位写干货,不给跨省带走。所以,复盘君只是把逻辑链梳理了一遍,不作任何结论,也不能根据上述线索就证明冰冰逃税。

庆幸的是,国家税务总局已经介入了,我们吃瓜群众就等着看结局吧。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明星的避税之路

明星,是著名的高收入群体。他们随随便便摆个POSE,就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入账。但高收入意味着高税收,交完税后甚至直接砍掉一半。

复盘君根据明星们的避税程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之前),给经纪公司当员工,平均税率45%。

这一时期,明星由于名气小比较弱势,非常依赖经纪公司的渠道和资源,经纪公司占主导地位。明星也基本都是本本分分,避税意识不强。

当时国内最牛的经纪公司华谊兄弟,最辉煌时期曾经签下300多位明星。

明星们的收入被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被经纪公司拿走(抽成在收入的1-7成不等,新人抽的多,大腕抽的少),一部分交个人所得税给国家(一般都是45%最高档)。

最高档收入

最高档对应税率

超过8万

45%

等上面两个部分都抽完了,最后剩下的才是自己的。比如一个明星收入100万,假设经纪公司大发慈悲只抽一成,最后交完税后到手也就只有49.5万,生生砍去一半。经济公司抽的多的,到手里就更少了。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第二阶段(2010-2014年期间),成立工作室自己当老板,平均税率35%。

这一时期,明星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源和人脉,即使不考虑经纪公司也有源源不断的金主找上门来。

于是,在2010年之后出现一波明星离职创业潮,大量个人工作室纷纷成立。到2014年,华谊兄弟官网上的艺人竟然从300多到只剩下50多位。

所谓工作室,其实就是个体户,自己当老板。好处是首先就是没了经纪公司抽成,其次是税率从45%降低至35%。

最高档收入

最高档对应税率

超过10万

35%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10%降幅,这和个人所得税有巨大差别。因为之前的个税是以收入为基数计算,而现在以利润为基数进行计算。

比如还是明星收入100万,按45%税率要缴纳45万(简化);但在工作室里,首先要用100万减去各项成本费用,最后利润50万*35%,只需要缴纳17.5万(简化)。

第三阶段(2015-2016年期间),寻找税收优惠区,平均税率21%。

虽然成立工作室能降很多税,但谁会嫌税低呢?于是有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给出了更低的税率,把这些明星工作室吸引过来。

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新疆的霍尔果斯。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这个神奇的地方,从地图位置上看都马上要出国了。就是这样一个边塞小城,驻扎了中国超过一半的娱乐圈公司,总数超过600家。

如果要问杨幂和吴秀波有什么共同点,答案是他们的工作室都在霍尔果斯市配套区查验业务楼8楼。

这个地方的魅力,就是当地巨给力的税收优惠政策。由于所得税是地方和中央四六分成,中央的6成做不了主,但地方的4成可以。

地方的4成头五年全部免掉,后五年减半征收。换算过来,相当于税率从正常的35%下降到21%。

这少交14%,就等于明星多赚14%。

从合法到违法的边缘

按理说,税率从收入的45%下降到利润的21%,也没什么不满意的了,毕竟一般企业所得税率还25%。

但是,人的贪婪怎么会有止境?上面的三个阶段还都属于合理避税,只要人家遵守法律规定合理操作就无可厚非。

但在税率低无可低时,合理操作已经达不到目的,只有采取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手段进一步压低税率。

不合理的手段,就是利用资本运作来避税。这个玩法在2015年开始兴起,操刀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华谊兄弟。

上文说到,在2010年以后明星们翅膀都硬了,离开经纪公司自立门户。在之后的合作中,表面上双方是合作关系,实际上明星才是大爷。

2015年电影行业最火爆的时候,华谊兄弟扣非后净利润竟然出现下降,原因就是大头都被明星拿走了,明星片酬平均占制作成本的7成!而在美国韩国,这个比例只有2成。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2016年华谊兄弟影业利润只有不到6000万,而范爷一个明星16年就入账2.4亿。一个一线明星能顶四个一线影视经纪公司,可悲啊。

明星片酬就等于影视公司的制作成本,片酬居高不下导致成本高企,成本高了自然就没法挤出利润。

于是,神操作就来了,前方高能,准备好三观稀烂。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首先,由明星们一起成立个皮包公司,收入归入皮包公司。

然后,由影视上市公司去收购这个皮包公司。

最后,由于收购后和皮包公司财务并表,明星们的收入就通过皮包公司变成了上市公司收入,因为明星的收入来自上市公司支付的片酬,也就是增加的上市公司成本。在这样一系列操作后,上市公司支付的钱竟然从成本变成了收入。

这样一来,相当于左手倒右手,降低了明星片酬上涨带来的压力。而明星的收入,则变相通过股权转让获得的钱退出,避开了常规纳税渠道(股权转让税率为溢价的20%,比上文21%略低)。

貌似上市公司减轻了成本压力,明星所得税进一步降低,他们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操作往往很骨感。

我们来看华谊兄弟的案例:

公司2015年11月发布公告,用10.5亿现金收购一家刚刚成立俩月的影视娱乐有限公司70%股权,收购完成后并表。

这家公司的明星股东是小钢炮冯导演,这家公司资产总额1.36万,负债是1.91万,净资产还是负的。

你没看错,相信自己的眼睛。冯导用一家净资产为负的空壳公司,换了10个亿。

当然,冯导也做了业绩承诺,在未来5年将会创造6.77亿的利润(其实就相当于本次交易绑定6.77亿的明星收入,也就是明星套现收入6.77亿),否则就自掏腰包补齐。

而且哪怕冯导一毛利润没创造,还6.77亿回去上市公司,最后还能净落3.7亿。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冯导可没这么打算,每年按量完成任务,6个亿妥妥全部装兜里。

业绩承诺

实际完成

是否达标

2016年盈利1亿

1.02亿

2017年盈利1.15亿

1.16亿

而且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每年任务都刚刚过线,压根没想着超额完成。

想想就明白了,只要完成5年的业绩承诺,所有钱就落袋为安,其他都不重要。因此5年后失去冯导业绩承诺的这个公司,恐怕很难创造出更多利润。

最终,冯导把6.77亿左右的收入套现,还获得了3个亿溢价,如果按照股权转让20%税率征税2个亿(10亿*20%),那3个亿不但可以完全覆盖税款,还能多剩下1个亿。

这样一来,原本要交税的6.77亿,现在相当于不但不用交税,还能多出1个亿。

上市公司方面,花了10个亿,最终6.77亿回流公司,如果未来5年后子公司不再创造利润,就亏3个亿。

这3个亿,就是公司左手换右手的成本,也是覆盖冯导2亿税收和1亿增值的来源。为这3亿买单的,很可能就是公司的中小股东。

这种避税途径虽然不违法,但绝对不合理。这几乎是一种掠夺式的避税,可能是用其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换取的,从道德层面不值得肯定。

所以,市场会用脚投票: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东施效颦

再回到我们的主角,冰冰。在参观学习过华谊兄弟的神奇操作后,其他同行也开始依葫芦画瓢。

2016年3月,唐德影视对范冰冰和她妈咪持股的一家公司公告收购,注册资本300万,唐德影视认为这家公司有冰冰在,能值7个亿!

所幸证监会在16年叫停了类似闹剧,中小股民的利益得以保全。

复盘君不熟悉冰冰,也无权评价其人品如何。至少在这个事情上,有这种操作意向本身就是对中小股民的一种不友善。

如果说通过资本运作避税是对股民的掠夺,那么通过阴阳合同逃税就是对国家的掠夺,更是犯法行为。

按照知乎某网友的回答,贵圈还真没少薅社会主义羊毛。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结语

通过明星避税行为的分析,我们发现伴随着他们避税能力的上升,还有明星在整个影视行业中的地位。

从初期的被经纪公司盘剥,到现在经纪公司不得不以股东利益交换替明星避税,吃相已经难看至如此地步。

整个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蛋糕的绝大部分却都被明星拿走,甚至一个明星抵得上四家上市公司的收入。

这种发展是畸形的,因为当制作费用的70%都被所谓大牌明星吸血抽走时,其他环节如编剧、道具、后期等经费必然被压缩,从而导致粗制滥造。

吴京在战狼拍摄中坚持的,或许是影视行业的未来破局之道:我们只用对的人,不用贵的人。

崔永元爆范冰冰背后:贵圈吃相竟如此难看

你拿高片酬我没意见,只希望你的演技对得起这个价格。我是只写干货的复盘君,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