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里,妙玉本为一块玉,最后沦落风尘

解读《红楼梦》,新旧“索隐派”的方法是把曹雪芹当作地下党,把小说文本当作密电码,说得神乎其神,莫名其妙。

金陵十二钗里,妙玉本为一块玉,最后沦落风尘

《红搂梦》确实有些隐晦之处,这或是因为作者有所忌讳,或者是故为闪烁,用暗示的方法来表达。此类情况通过仔细阅读,依赖常识和逻辑进行解析,可以得其大端,不能尽则存疑而已,不需奇特的手段。妙玉的故事即是一例。

妙玉出场在第十八回。贾府为迎元妃省亲而遣大观园,园中建有栊翠庵,是一个点缀。为此聘买了十个小尼姑,小道姑,又请来一位庵主,便是妙玉。她的情形,借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回事的情节作了交代: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为多病,只好入了空门,带发修行,后随师父来京。如今父母俱亡,师父圆寂。如此说来,妙玉不过是独自漂泊在外的一名女尼,虽说贾府念其出身宦门而给予礼遇,但说到底只是借她妆点风景而已,身份应该是相当低微。

然而第四十一回写贾母领着一群人游庵,妙玉奉茶,却有令人吃惊的细节:给贾母用的,是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给宝钗用的,上镌有“晋王恺珍玩”和“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两行小字,表明它是曾经为皇家所收藏的古玩珍器;给黛玉用的叫作“杏犀”,是用犀牛角制作的贵重之物;宝玉说给他用的“绿玉斗”是个俗器,被妙玉抢白道:“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金陵十二钗里,妙玉本为一块玉,最后沦落风尘

这一段描写与第五回写宝玉在秦可卿房中所见之物属同样笔法,是用带神秘气息的夸张暗示主人公的某种特点。它让人感觉到,妙玉的家庭非同小可,若非王公贵族,至少也是巨室。脂批说:“缈卿家世非凡”,他知道其中的暗示?

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此人家,就算父母俱亡,又怎能让他们的小姐以出家人身份流落异乡、寄人篱下?唯一可以成立的解释是这一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已经彻底败落;而大族巨室在短时期间内败落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唯一可能的原因是突发的政治变故。所以,曹雪芹给出的暗示其实并不是很含糊。进一步说,写妙玉因病而入空门,恐亦是故为闪烁之辞。她恐怕是“遁入空门”吧?中国古代社会的习惯,政治上的失败者到此一步,表明与世间的纠葛已然了结。何况一个女子,危险有限,仇家或者政敌也就任由她燃青灯诵黄卷去了。至于贾府收留妙玉有没有特别原因,就不好猜测了。

回头还说茶具,那个给贾母用的明成化官窑五彩茶盅乃是名贵之物(放在今天拍卖至少在千万元以上),但妙玉只因刘姥姥也拿它喝了一口,便吩咐将它丢弃了,这个细节用来凸显妙玉的洁癖,而咪“金陵十=钗”的曲子中关于妙玉的一首,也特别强调她“过洁世同嫌’’。过度的洁癖是常见的心理病症,而最常见的原因则是由于环境的压迫造成的内心紧张;它是排拒,又是恐惧。

妙玉的另一个性格特点是孤傲。贾府的姑娘中,她只跟邢岫烟较为亲密,这不仅因为两人早有交往,还因为岫烟穷,在她面前也不占多少优势,对其他人她一律抱着警戒。这种孤傲也无非是唯恐被人轻亵而采取的自我保护姿态,它的背后是自卑。那个美丽、高洁,自称“槛外人”的女子,内心中有许多的心理冲突。

金陵十二钗里,妙玉本为一块玉,最后沦落风尘

我们知道曹雪芹便是出身于因政治原因遽然败落的贵宦人家。也许久历人世沧桑之后撰作《红楼梦》时,心境已经超旷。但回首往事,自身和家族中人在坠落的过程曾经有过的疑惧与痛楚,以及维护尊严的艰难,又岂能轻易忘记。《红楼》“金陵十二钗”中,安置妙玉这样一个与贾府完全没有亲缘关系的女子,是一种特意的设计。而妙玉最终的命运之凄厉与不堪,更是令人凛然震惊。

《红搂梦》留下一个未完成的文本。对高鹗续作的后四十回,多数读者感到不满意,因此小说中人物最终结局如何,引起各种各样的推测。

第五回写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见到一本“金陵十二钗正册”,对十二名女子的命运有隐约的暗示。关于妙玉,象征性的画面是“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还有一支曲子,说她“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这里再三强调妙玉陷于泥垢,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蒙受灾难,而是明显地预示她遭到不堪的玷污而忍辱偷生,其命运极为悲惨。

对于这一预设的结局,高鹗在续写的故事中演绎为如下的情节:当贾府势败、陷入混乱之际,一伙贼人潜入妙玉居处,将她用闷香熏倒后劫走:“……那知那个人把刀插在背后,腾出手来将妙玉轻轻的抱起,轻薄了一会子,便拖起背在身上。此时妙玉心中只是如醉如痴。可怜一个极洁极净的女儿,被这强盗的闷香熏住,由着他掇弄了去了。”最终“不知妙玉被劫或是甘受污辱,还是不屈而死,不知下落,也难妄拟”。

这样闪烁的写法,带着进一步的暗示,而旧小说用“风尘”来说女子的境遇时,大多是指妓馆,所以不少人认为妙玉最后成了妓女。

《红楼梦》有很多令人惊悚的地方,妙玉的故事是其中之一。

金陵十二钗里,妙玉本为一块玉,最后沦落风尘

很多人说到妙玉的洁癖和孤傲,认为这是因为她出身于仕宦之家,又“心性高洁”,对她大加赞赏。这样来理解曹雪芹,恐怕是浅薄7一些。我们在小说中不难看出,妙玉在贾府其实是寄人篱下,她已经不能够依赖自己的家族。作为巨宦之家的小姐,这种日子是非常难过的。好洁成癖,孤傲到近乎矫情,其实是她感受到外界压迫时出现的心理病症,也是她在已经失去了固有的社会身份之后,在虚空里想要抓住什么东西,使自己不至于坠入深渊的努力。而可悲的是:悲惨的命运一旦笼罩到你身上,往往愈是挣扎,它就卷缚得愈紧。在小说中,妙玉的高洁、孤傲,其实是和她最后陷入“泥垢”相对照的东西,是为了更凸显命运的狰狞与粗暴。

为什么不能够一死了之?刘心武猜测妙玉是为了解救宝玉等人,而以自己为牺牲。这是好意吧,如此,则妙玉的“金玉之质”仍然好看。但是,仅仅是“蝼蚁尚且贪生”又如何?生命苦苦以诗意为装饰而终究陷于泥垢又如何?

金陵十二钗里,妙玉本为一块玉,最后沦落风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