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太好看遭继母痛恨,沦落风尘,后半生却成了大画家

导言:从大家闺秀到风尘女子,再到名门媳妇、一代著名画家,潘素的一生经历的大起大落时人难以想象。即使沦落风尘也不落俗套,名誉满身亦平易近人。回顾江南第一美人,潘素女士的一生,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长得太好看遭继母痛恨,沦落风尘,后半生却成了大画家


母亲早亡,因容貌遭受继母痛恨

1915年,潘素降生。她的家族在苏州乃是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祖上出过教习、官员,是当之无愧的书香门第、官宦后代,最注重学识教育。受家族风气影响,潘素的父母也为小潘素聘请了几位学识渊博的老师,专门教她绘画和音乐

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潘素自小行为举止落落大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加之潘素自小就是雪肤乌发眉清目秀,谦和有度,行动生辉。是一位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大家闺秀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爱捉弄人。

潘素13岁时,时运不济家庭败落。她的生母也在贫病交加中去世,父亲续娶的继母是个心胸狭隘的人,见不得潘素光彩照人名动四方,便千方百计将她卖到了风月场所。从此之后,一代佳人被迫流落到风尘之中。

长得太好看遭继母痛恨,沦落风尘,后半生却成了大画家


沦落风尘,性格大变却偶遇良人

上海滩起起落落,无数人都在那个时代有过一闪而过的光辉时刻。但是潘素作为封建大家族成长起来的闺秀,即使在家道中落之时也没有放弃过矜持,此时竟被卖入青楼,一时间内心的无所适从也演化成了行为上的乖张叛逆。小潘素对这种生活上的落差十分不适,这也造成了她性格上的变化。

好在,过人的样貌与才能带给了她先天优势。坎坷的命运,也没有彻底掩盖珍珠的光华。在美女如云的大上海,潘素的资质与才华仍是一流。时过境迁舞台由苏杭转移到上海,圈子从闺秀变为青楼,潘素仍旧凭着自身的品格脱颖而出。

凭着动人的容貌和一手高超的琵琶技艺,潘素被捧成了"潘妃",在大上海名动一时。

可贵的是即使生活在灯红酒绿的俗世之中,凡俗的污浊气息也没能污染她;潘素仍旧保持着属于她的独有的气质,不沉沦于尘世间的种种奢靡,也不自甘堕落于青楼的乌烟瘴气。

就是这样出众的才华与美貌,与遗世独立的气质吸引了上海无数的名流与富商。他们争先恐后的排队,不为满城红袖招,只是为潘素一人而去。"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民国四公子,新中国的初代鉴赏家之一张伯驹就是在这种境况之下对潘素一见钟情的。

长得太好看遭继母痛恨,沦落风尘,后半生却成了大画家

独爱潘妃,夫唱妇随

在潘素之前张伯驹已有三房妻妾,张伯驹并不喜欢包办婚姻娶来的几位女子,娶潘素之前依然选择尊重她们,和平的处理完家事之后才迎接潘素入门。

长得太好看遭继母痛恨,沦落风尘,后半生却成了大画家

与张伯驹先生结婚时,潘素刚满20岁。

她自幼酷爱绘画,21岁时经丈夫撮合正式拜师学画。先入朱德箐门下习作花卉,后与陶心如、祁景西、张梦嘉等绘画大家合作留下墨宝,还曾经多次受邀与张大千先生合作。婚后,潘素得以潜心观摩张府珍贵书画真迹,利用张家深厚的积攒钻研工笔重彩画法,还与张伯驹一起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以实地写生的方式磨练画技。

功夫不负有心人,上世纪四十潘素开始在书画领域崭露头角,以山水画为专攻,画风细腻承袭古制,成为了我国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

长得太好看遭继母痛恨,沦落风尘,后半生却成了大画家


潘、张二人都是民国时期名噪一方的才子才女,二人的结合也是相得益彰。婚后几十年里二人并肩游遍祖国山川,还散尽家财收藏了多幅名家真迹。书画作品从来价值不菲,养护也要花费一番。与二人高端的文化造诣不同,他们的生活一直都是清贫的。

捐出毕生的珍藏的名画,拒绝20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文化遗产也经历了一番磋磨。有经过变卖流落民间的,也有几经周折远走海外的,故宫博物院有心收回瑰宝,奈何根基实在薄弱往往无力做到。张伯驹夫妇得知有人在出售展子虔的《游春图》时,几次写信给故宫,经历一番波折这才将国宝重新收回。

长得太好看遭继母痛恨,沦落风尘,后半生却成了大画家


1956年,张伯驹、潘素夫妇二人还将其30年所收藏的8幅书法珍品,无偿捐献出来。政府要奖励二人20万元,也被婉言谢绝。

青春年华,遭遇浮沉坎坷遇人不淑,索性后半生得遇良人,一身光华再也无须遮掩。潘、张二人的结合不仅是有情人的终成眷属,也是整个文化界的一大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