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世界盃巨星C羅年入上億美金卻不給兒子買iPhone?

陳益洲

他想傳達給兒子的理念是,任何東西都不是輕易獲得的,要憑自己的能力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2018年福布斯運動員收入榜中C羅以年收入1.08億美元,高居第三!

看到C羅的這段話讓我震撼不已,很難想像一個“單親”(C羅並未結婚,MINI的媽媽一直是個謎)家庭的爸爸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如此細膩!

我們總是習慣於“給孩子最好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輸人不輸裝備”……是的,比人有的我們也要有,別人沒有的我們更要有。其實這原本沒什麼,我認為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給予孩子這些東西的同時,我們一定不要忘記孩子內心中還有更渴望得到的東西,比如說陪伴、比如說尊重、比如說理解、比如說指導……

同樣是為人父,在這件事情是我想到的更多的是作為爸爸在日常中應該給孩子帶來哪些更加有助於孩子成長的事情。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這個世界有一類人總是會說自己很忙,忙的沒時間輔導孩子,忙的沒時間陪孩子玩,忙的不知道孩子有多高、穿多大碼的衣服甚至忙到了不知道孩子上幾年級了……他們的名字往往叫“爸爸”。

我相信,幾乎所有人都能說上幾句關於爸爸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來,但是能夠做到的卻真的不多。這可能跟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關係,“爸爸”往往更加負責“嚴肅”。

我帶孩子出玩也好、上各種輔導班興趣班也好包括開家長會什麼的,很明顯的基本上媽媽們的佔比遠遠高於爸爸們,而那些可能不知道什麼原因陪孩子取得爸爸們,多數要麼在玩手機、要麼在睡覺——反觀媽媽們,或者奮筆疾書或者時刻注視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總是有人習慣把教育孩子的事情交給媽媽們去做。而媽媽們總是羨慕那些能夠拿出時間和精力關注孩子的爸爸們————於是“豬隊友”一詞橫行教育交流圈了。

就我的經驗而言,我個人認為從概率上講,那些往往爸爸們主導孩子學習的孩子無論是成績還是思維方式普遍要比那些媽媽們主導的強一些。(當然了,現在的很多媽媽也是不得了:下得了菜場,上得了課堂;做得了蛋糕,講得了故事;教得了奧數,講得了語法;改得了作文,做得了小報;懂得了琴棋,會得了書畫;搜得了攻略,找得了景點;提得了行李,拍得了照片;想得了創意,搞得了活動;掙得了學費,付得了消費。)也有可能是因為畢竟真的參與到孩子教育中的爸爸們還是太少了,所以一旦抓住一個能夠參與的,那麼他必然是做過很多準備的!


爸爸眼裡的世界更加溫和

無論如何我都覺得往往男人看待這個世界會比多數的女人更加“溫和”也更有“耐心”。

舉幾個比較常見的例子:

孩子成績出現波動,很多媽媽們就會異常焦慮,而爸爸們往往會認為這是“正常現象”,並且相信“事出有因”,他們跟喜歡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

孩子被欺負了或者遇到挫折了,很多媽媽們更在乎的是孩子自身是否會受到負面的影響,往往採取的方式是“安慰”,而爸爸們往往更傾向於讓孩子“接受”、“面對”,因為他們更冷靜,往往也更能看到“這不過才是開始”,如何讓他們未來更好的處理好這些事情才是需要解決的事情;

孩子的學習上媽媽們很容易注重一個道題的對與錯,而爸爸們往往更關注的是孩子的思維方式;

媽媽們往往更相信給你最好(比如輔導班、比如學校、比如裝備)的可以幫你做到更好,而爸爸們更覺得“路還長,貴在你的堅持”;

好吧,我不能再舉例了,因為再舉下去“媽媽們”就好說我“這都是別人家的爸爸好吧!”。的確,生活中往往媽媽們付出的更多,也做得更好……

但是無論如何,用爸爸的“眼光”教孩子看這個世界,對孩子來說往往是會看到不一樣的一面,這點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認可吧。

果敢、堅毅有擔當,這事兒捨我其誰!

有麼有覺得現在“女漢子”多了,而“男子漢”少了?

尤其是在孩子初中之前,往往女生比男生更像男生。這跟我們小時候的畫風截然相反啊!那時候都是女生告老師男生欺負人或者搗蛋,現在呢?往往是男生被堵在牆角摩擦摩擦……

果然、堅強有擔當的男生彷彿越來越少了。

我們在抱怨學校男老師太少之外能否意識到,這何嘗不是“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缺失呢?

孩子們終究會長大,未來他們賴以生存的“技能”或許真的不是他們的“分數”,而是我們從小給他們帶來這“三觀”影響不是嗎?

心動不如行動

動起來吧,爸爸們!你雖然沒給孩子一部iPhone,但是你卻能給他們遨遊九霄的志向、縱橫馳騁的勇氣、直面困難的勇氣、勇於擔當的責任……還有更多更多,不是嗎?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這件事上我絕對支持C羅,哈哈,我不會承認是因為他太帥!

富甲一方也罷、官居高位也罷,若子女教育太失敗,那麼終究富貴不過三代。

講個我好朋友的故事,大家就會有所體會。

我怎麼看“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

我年輕的時候不能理解,現在自己有了孩子,慢慢體會到這句話背後的深意,不得不說,的確有一定的道理。

我朋友家裡是搞煤礦的,後來開了好幾家公司,所以大家懂的,家裡是相當富裕了。但朋友的母親從來都不奢華浪費,還是過著年輕時節儉但健康、開心的生活。自己種菜、做飯,自己打掃家裡,沒請保姆,也從來不去奢侈品店血拼,就是穿的舒服乾淨適合自己就行。

而他爸爸,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卻堅定一個信念:“咱家要出個讀書人”。所以,對於朋友上學、深造極度支持,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給朋友買書,各種文化類、醫學類、書法類優質書籍,堆滿家裡一間屋。他爸爸總說,你的未來要靠自己,老爸能給你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你擁有知識、教養和更好的思維方式。

他曾經買過一件gap的襯衣,穿了一段時間袖子破了個洞,他自己把兩個袖子裁裁剪剪,居然改成了短袖。我們開玩笑說:“你是中國最不像富二代的富二代”。他卻說,父母的財產是父母辛苦拼來的,他們供我讀到博士,就是對我最大的投資,到此為止,以後我會自己奮鬥。

我小時候父母收入也不高,但對我的合理要求都會盡力滿足,也不會在我面前流露出經濟上有困難、家裡窮這樣的情緒。當然我本身也比較節省,不會胡亂花錢。

雖然有人覺得我父母這樣做,會讓我不懂錢來之不易,但我現在依然感激父母,因為他們的做法讓我心裡有底氣、更自信,我會覺得同學們能擁有的我也能擁有,只是在於我是否選擇去擁有而已。


我記得我上了大學後,一位閨蜜說,剛見你時,總覺得你身上有股不知哪來的自信,俗稱“窮橫”,哈哈,我笑,也許正是這種底氣和自信,鼓勵我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做出更勇敢的選擇。

為何我支持C羅的做法,還有一個原因。

對於孩子所有要求不加思考的接受,容易讓孩子養成依賴他人的習慣,也讓孩子失去自我掌控的機會。


正如C羅說的,即便他馳騁足壇,家財萬貫,但誰能知道未來變化如何,也許一朝意外,就會讓他家產散盡。誰都無法控制一切,如果苦難來臨,父母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能給孩子的,就只有堅強的奮鬥精神,以及比別人更優秀、更高級的思維和眼界,而這些,都是教育的產物。


史玉柱大起大落,家財散盡還復來,靠的是頭腦;褚時健80歲創業,一生跌宕,考的還是頭腦;連萬達公子王思聰都開始用高級的商業眼光,著手改變中國電影的浮躁局面了,靠的還是優秀的思維和頭腦。

大家都知道,未來拼的是對下一代的教育,或許我們做不到給孩子一流的教育,但也要力爭給孩子更優質、全面的教育。所以我真的特別贊同“對孩子最好的投資是教育,而不是財富”這個觀點。

窮養也好,富養也罷,最關鍵的是,讓孩子的思想不貧窮。


小毛阿姨聊營養

想看有趣又有料的數碼科技資訊,點擊右上角關注吧,微頭條互動有抽獎哦~

其實這個涉及到了C羅本人的教育觀念,也不是什麼錯誤觀念,我們外人也沒權干涉,只能看看戲,吃吃瓜。

並不是說有錢了,就什麼都買,可能C羅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不想寵溺兒子,想他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再說了,C羅差這點錢嗎?他會差這一個iPhone的錢?

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雖然大家都是屏幕後面的操控者,但誰能保證自己不會被手機操控呢?我也不是沒見過手機上癮的兒童。C羅這一番話,更想的是告訴他兒子,來之不易的道理。畢竟一求既得,對於小孩子來說還不能說是好事。

想想自己第一臺手機是自己多大的時候得到的,或者自己給自己小孩第一臺手機又是幾歲?想必就能理解到C羅的心情了吧。

而且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不好,很容易在網絡的世界裡迷失自我,特別是現在大多數家長日常還沒空陪伴自己的小孩。這樣對未成年人的監管更少了,直面他們這個年齡不能看到的東西的幾率就更高了。

關於這點,我們還是應該理解C羅的,畢竟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能出色, 能出人頭地。而且現在小天才手錶什麼的智能手錶,都能滿足和孩子通訊的要求。所以小天才手錶考慮一下!還不會手機上癮,美滋滋一舉兩得!

想起我的第一臺手機,還是初中時候,考了年級第一,爸媽送的諾基亞,真是懷念。不知道各位第一臺手機都是什麼時候的事?不如我們在評論區討論討論?


找靚機

創業行動家 琳妹觀點:

我認為C羅做得對。

很多時候,我感覺國外的教育比國內做得好,不單單指大教育環境,還有家長的教育觀。C羅就深刻的明白教育的重要性,給孩子的物質需求,不如給孩子的精神需求。

對孩子好不是要啥給啥,什麼都給是溺愛,只會讓孩子有不要付出只要索取就能得到的想法,這對孩子的未來是很不利的。如果想要,就要自己付出努力才能得到。

我認識一個親戚,非常有錢創立公司已經上市。他年輕時很窮,有錢了就像很多溫州的企業家一樣,非常寵兒子,兒子想要什麼都給。如今他兒子二十多歲,每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一個月拿十幾萬零花錢當少爺。

什麼都給的愛不是愛,是害。最好的教育不是給全部,而是給必需品。像C羅兒子要的iPhone很明顯不是生活必需品,更多隻是娛樂和炫耀的工具。C羅明白這個道理,因此拒絕,讓孩子自己賺錢。C羅年入上億,但那也是努力踢球獲得的,他所過的豪華生活,都是他努力的結果。他當然也想讓兒子想自己一樣,靠努力創造未來。

這點和很多國內的家長不太一樣,國內很多父母更傾向於為孩子安排好一切,辛苦一輩子給孩子鋪路,捨不得孩子吃苦。比如我現在擁有的很多東西都是父母給的,心安理得的享受這一切,但我也會懷疑這樣對不對。希望我以後,能讓孩子明白自己努力的作用。

如果中國的家長也有C羅的教育觀,中國的下一代應該會更好。



創業行動家

這個問題的焦點不是買不買手機,而是教育理念問題,我想從兩個角度分析一下。

教育理念問題

從這個問題的描述來看,我覺得C羅傳遞的教育理念是很好的。他說“我不可能控制一切,但教育是我能給他的最佳禮物”。C羅不是限制孩子用手機,而是不想讓他覺得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易如反掌,自己努力爭取才可以。所以C羅說“想要就自己賺錢買”。

C羅的做法就是典型的窮養男孩,他想讓孩子學會自己奮鬥,而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個做法應該不僅僅是體現在手機上,而是滲透到孩子所有生活中。俗話說“入奢容易入儉難”,如果一味在金錢上滿足孩子,孩子將會一味索取,喪失鬥志。

一個企業老總的兒子,從小就是要啥給啥,覺得家裡有錢,不好好學習。小學被勸退,中學沒上完,畢業證都沒拿到。學會了抽菸喝酒,喜歡和花花公子處一塊,混天熬日子,最後送到國外了事。

關於手機問題

關於給孩子配手機這件事,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見到最多的就是孩子用手機玩遊戲,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最近,玩手機遊戲又被列入精神疾病範疇。可見,大家對手機的憎惡程度,有點驚弓之鳥、劍撥弩張。

其實,並不是所有孩子這樣的,有的孩子有了手機是玩遊戲,而有的孩子有了手機,則是用來搞研究。要分清孩子要手機的目的,再說給不給孩子買手機這回事,不能一棍子打死。

我家大寶就是喜歡研究手機的,他拿到手機就是研究各種功能。自己改造手機,換個喇叭、換個電池等等。用手機看一些有價值的視頻,把手機作為一個工具來使用,而不是消遣娛樂。這種用法,我們當然是支持的了。如果不給他買手機,他將失去這些研究的機會。


結論

在對待還教育問題上,要根據自家孩子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味效仿。凡事都有過猶不及,窮養會讓一些孩子有鬥志,也會讓一些孩子感到自卑。富養會讓孩子喪失鬥志,也會讓一些孩子變得出類撥萃。

像王思聰,如果不是父親給他提供學費到國外留學,提供啟動資金創辦公司,哪有今天的他呢。普通人不知道要奮鬥多少年,才能實現他這樣的生活。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不知您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也是經驗豐富的育兒問答達人,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信息。

凝媽悟語

葡萄牙球星C羅最近隨著2018俄羅斯世界盃而成為國內民眾熱議的話題,大家熱議的不僅僅是他無與倫比的球技,更有他超人的自律精神和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其中他對兒子的教育方式更是值得我們大家深思。

眾所周知國內家長對於孩子的一些要求只要不是太過份都會盡量去滿足,特別是在目前社會普遍的認同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主流觀點下,絕大部份家長都會讓孩子儘量多學點、多瞭解一點、多開闊眼界一點並且不能受一點委屈,當價格不菲的學生遊學都已經成為一種潮流的時候,家長怎麼可能會去拒絕孩子想買一臺手機的小小要求,更何況手機也可以作為一種學習的輔助工具的時候。

但C羅年收入上億美金,卻沒有滿足兒子想買個手機的小小要求,反而跟兒子說要他憑自己的努力去賺錢買,這傳遞了一種什麼信息給他的兒子?這是要讓他兒子從小就意識到人生要靠自己奮鬥,無論想獲得什麼,都要通過自己努力去獲得。父母家人只是一個港灣,但並不是你能依賴著碌碌無為、不勞而獲的地方。

只有當孩子具備了自強不息、堅強奮鬥的精神,就象C羅說的即便他馳騁足壇,家財萬貫,但誰能知道未來變化如何,也許一朝意外,就會讓他家產散盡。誰都無法控制一切,如果苦難來臨,父母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孩子所具備的這些精神才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這就是C羅想要教給他孩子的東西!

前幾年聽有個朋友講起他的孩子,他做生意多年家境很不錯,在北京通州那邊早早就買了塊地,大約有個幾十畝的樣子,圈起來蓋了別墅和農莊,北京市區內還有家公司,時不時的去一下就行,生活別提有多自在了。

但他有個兒子,從小就不喜歡學習,初中沒畢業就不讀了,想找他要筆錢學人做生意,沒想到我這位朋友一口回絕了他兒子的要求,告訴他兒子,不想讀書沒問題,想做生意也沒問題,他都尊重他兒子的選擇,但就是有一點,兒子想做什麼要自己想辦法去賺,他不會給他一分錢,3年後他會看看兒子能做到哪一步再決定是不是要投錢給他,就這樣,他兒子小小年紀就開始在外闖蕩。

3年間,他兒子一直在打工掙錢,但賺到的錢剛剛夠養活自己,更別提什麼做生意了,但3年後那孩子回來告訴他說想要重新讀書,因為這3年他吃夠了沒有文化的苦,終於明白要賺錢必須要先有本事、要讀書。

朋友聽到兒子這樣說,終於放下心來,看著幾年前還什麼都聽不進去、一心只想出去做生意賺錢的兒子終於懂事,大感安慰!

如果當年朋友在孩子不想讀書時一味遷就他,給孩子錢、滿足孩子的要求,那麼今天這孩子估計也就是個典型的富二代紈絝子弟,靠著父母的蔭護混一輩子罷了。

因此C羅的那句話:“我不能控制一切,但教育是最佳禮物”值得我們所有的父母學習和深思!


綠原莊主

謝小強不是蟑螂網友邀答!

您問世界盃足球巨星c羅年入上億美金,為什麼都不給兒子iPhOne?這肯定是他的一種教育思維了。C羅收入那麼高,卻給兒子手機都不買,這對我們來說,簡止不可思議,何況他兒子要手機的理由是那麼光鮮,想給參加世界盃印的C羅打電話,也就是關心老爸,我們是絕對不會錯過這種與子女聯絡感情的事的,C羅似乎考都沒考慮就給否了。

就這事,有人問C羅,為什麼做得這樣絕情,他卻說:任何東西都不是輕易獲得的,要憑自己的能力獲得想要的東西。C羅自己都還是小鮮肉一枚,雖有四個孩子,充其只能算個奶爸,他兒子才多大一點呀,憑什麼能力自己去獲得?在我國只要子女要,恐他們自食其力了,只要要都會給買。

C羅的做法似乎太不近人情,但說明他家教十分嚴格,對孩子不溺愛,買一個手機的確算不了什麼,但他控制不了孩子的一切,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還有接二連三的,我們許多孩子成人了還走不出去,不正是平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什麼滿足什麼導致的惡果,確實溺愛多逆子,我們當深思。


楚人一丁952

我不是一個球迷,甚至我都不喜歡足球這種比賽項目,可是葡萄牙皇馬巨星C羅卻突然闖進我的生活。因為他拒絕給孩子買ophone手機,這位外國老爸的舉動卻觸動了億萬中國家長的內心。一部手機也勾起了我對一位中國老爸同是關於手機的回憶。

我以前在鄉下教書時的一個同事張老師,他家兒子特別優秀,那年高考後,他兒子像父親提出要求,想買一部手機,張老師說,上大學怎麼也得給你買一部手機,以後你上學去了聯繫起來也方便。那你想要個啥樣的手機,那會沒有蘋果手機,也沒有現在這些智能手機,最好的手機就是諾基亞,兒子說買部諾基亞吧。老張沒用過手機也不知道啥諾基亞不諾基亞的,就同意了。那天父子倆去城裡諾基亞專賣店去給兒子買。因為捨不得車票錢,老張和兒子一人騎一輛自行車去的城裡。到了店裡,一問最新款的諾基亞3800多元。而老張因為不懂手機價格就帶了500元錢。所以父子倆又騎著自行車回來了。路上老張做兒子的工作,買個便宜點的,一個學生別買那麼貴的,兒子還是很喜歡諾基亞,老張心裡咬牙,既然兒子喜歡,懂事的孩子從來沒有提出過啥要求就買吧。可是老張一個人賺錢,老婆沒有工資,日子過的很是艱難。兒子大學的學費還沒有湊齊呢。後來看到屋裡囤積的新收的小麥,對,賣掉吧,給孩子買部手機!

老張帶著兒子拿編織袋子在那裡裝小麥,裝了滿滿一三馬子小麥,兒子說爸爸這麼多小麥全賣了?老張說這麼多小麥也不一定夠那個手機的錢!兒子看著裝上車的小麥,二話沒說就往下卸車,老張問為啥?兒子說,我不買手機了,這麼多小麥就換一個小小的手機,我不買了,要買我將來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去買。

那年老張的兒子考取了一個不錯的大學,開學時他沒有拿著手機。在大學裡他除了努力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還通過勤工儉學積攢自己的學費。大學四年就頭一年開學時向家裡要過學費,後來就沒有再要過一分錢。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進去了華為公司,他憑藉自己的技術入股華為公司,每年有幾百萬的收入。可是他除了使用自己公司的手機,再也沒有使用過其它昂貴的手機。就連工作需要他買了一輛汽車,也僅僅十幾萬而已。他把積攢下來的錢給老張在我市買了一套大房子,後來覺得父親離北京太遠,就又按揭給父親在北京買了一套房子。

我覺得老張教育孩子是成功的。給不了孩子優越的家庭條件,卻給予了孩子吃苦耐勞,努力進取,不攀比,想要什麼東西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的品質。這樣的品質卻是最珍貴的財富。

明星爸爸也好,百姓爸爸也罷,他們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不能用金錢比較。C羅的財勢可以給孩子摘下他喜歡的任何一顆星星,可是C羅拒絕為兒子摘星,要摘星自己動手,架梯登高,有能力攀的高,你就摘取最亮的那顆星。你的能力決定你的收穫。都說運動員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我看這C羅就不簡單。

C羅我挺你!給你大大的贊,從此我開始關注足球。C羅加油!





心中百合靜靜開

聽說每個對育兒有要求的家長都關注了格格巫育兒日記。

世界盃巨星C羅雖然日進斗金,但C羅並不溺愛兒子,家教十分嚴格,曾經拒絕了孩子要求買IPHONE的要求,說要想買手機就自己掙錢去。他對此表示說“我不可能控制一切,但教育是我能給他的最佳禮物”,從這句話裡面,我們體會到了C羅對兒子的濃濃情深,因為"孩子:父母對你最好的愛,就是教會你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很多名人都是雖然有錢,但是不會因此寵壞孩子,因為培養好孩子,讓孩子們自己擁有有掙錢的能力,才是做父母最正確的一件事。

01

雖然出生於首富家庭,比爾蓋茨的太太梅琳達希望他們的孩子少接觸奢華習氣。她深知無限制的給予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所以首富家的孩子,也跟很多普通家庭的小孩一樣:有限的零花錢,在家要做家務,到了13歲,才能擁有第一部手機。

梅琳達還和比爾一起決定,捐出所有家產!在他們與巴菲特3人中最後一人

去世20年內,基金會必須把所有錢統!統!花!光!然後關門大吉。因為這些最酷的富翁,都不要子子孫孫代代相傳無窮匱的財富,他們希望用這一代人的錢,解決這一代人的問題。

蓋茨說“讓孩子們擁有鉅額的財富不是一件好事,這會影響他們做的每一件事,妨礙他們走出自己的路。”

02

億萬富翁沃倫•巴菲特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他說留給子女最完美的財富數量是“可以讓他們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但又不至於讓他們無所事事”。

據報道,巴菲特正是這樣做的,他的三個成年子女只能分得他700億美元財富的一小部分,其餘的都將捐獻給慈善機構。

他的子女都走上了各自選擇的道路,也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因為他們希望這輩子,自己不光能頂著世界首富的子女的稱號,還能夠在自己的領域中作出貢獻,擁有屬於自己的世界。

03

楊絳先生是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一位傑出的女性,楊絳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家庭和睦,對女兒的教育也是十分成功。


楊絳出身的家庭條件很好,畢竟在那個年代能夠出國留學的家庭真是鳳角麟毛。但她的父母曾說過,不留任何遺產給子女,只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正是這樣身體力行的,4個女兒都送上了最好的學校,能夠有條件就送出國進修。

正如《楊絳談往事》一書作者吳學昭所說:開明的家長,和睦的家人,廉正的家風,不留任何遺產給子女,只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這樣的家庭,在舊中國並不多見。楊絳的性格形成,與家庭環境和父母親的影響很有關係。

家庭教育中潛移默化的價值觀,才是父母留給孩子最重要的東西。你覺得呢?


格格巫育兒日記

最近因為世界盃,年輕帥氣富有的足球明星C羅,不言而喻又上了熱搜榜,這次,大家關心的是:C羅年入上億美金,卻不給兒子買IPHONE。我覺得,這個"沒毛病"。

作為葡萄牙皇馬球星的C羅,除了是一位知名球員,更是一個4個孩子的超級奶爸,而當兒子跟C羅張口要IPHONE的時候,C羅卻一口拒絕,並告訴孩子:想要就自己賺錢買。不溺愛孩子,嚴格的家教,"我不可能控制一切,但教育是我能給他的最佳禮物"。

放眼世界,有多少名人如C羅一樣,雖然富甲一方,但對子女的教育卻從來不掉以輕心,比如:

流行天后麥當娜,給自己的兒女定下多條家規:必須整理自己弄亂的地方,一週只能看一部電影和2部電視節目;鋼鐵大王卡耐基對孩子們說金錢不是萬能的,金錢買不來感情,因此他更願意花更多時間去陪伴孩子們,培養感情;洛克菲勒會根據兒女們的年齡發放零用錢,並建立一個賬本,隨機審查零用錢的用處,讓孩子學會管理賬目;摩根集團創始人摩根要求孩子們通過家務獲得零花錢,不僅鍛鍊了孩子,也讓孩子從小知道,金錢不是想就能得到的;

名人教育孩子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普通人,更需要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不斷學習,教給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我有一個朋友的孩子,4歲,一直由媽媽全職在家帶娃,但是孩子的媽媽教給孩子的就是:給孩子的東西就要最好的,學校要上貴的,便宜的東西一定不好,不僅自己跟別人比較,還拿孩子的一切跟別人比較,現在朋友的孩子,每次出去玩,都會要這要那,不給買就撒潑打混,不買不罷休。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上樑不正下樑歪,父母就是孩子的鏡子,從名人身上學習好的育兒理念,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比什麼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