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娴:她曾经在后宫没有名分,后来李世民差点要封她为后

曾雅娴:她曾经在后宫没有名分,后来李世民差点要封她为后

好吧今天说的女人,还是和李世民有关,没有办法啊,谁让李世民不仅是个皇帝还是个有故事的男人呢?

这个女人叫杨氏是隋炀帝的女儿,虽贵为公主,但那个时候已经嫁人,丈夫是四弟李元吉,可是玄武门兵变李世民杀害了她的丈夫它也就无所依靠了。

杨氏长得肯定是美的,而李世民在攻打完京都之后肯定是过杨氏的,于是心生怜惜就把他带回了家,那时候他还是秦王。

按辈分算杨氏应该是李世民的表妹,虽但是在皇家,却绝不会因为这种亲戚关系而厚待某人,说白了,女人要得到宠爱,必须是要让那个男人喜欢上。

杨氏渴望生存,即使心里并不喜欢李世民,但是也会表现出对李世民的喜爱。关键是杨氏和长孙皇后交清很好,两闺蜜时常会在一起聊天,偶尔长孙也会在李世民面前说杨氏目前的处境,希望丈夫可以帮帮她。

李世民对于这个表妹大约是有点怜惜之情的吗,所以在长孙的推介下,他就决定把杨氏带回家了。李世民起初对杨氏还不错,甚至还会安慰她,你不会孤独的,因为你还有我,我会保护你一辈子。总之二人也算有过一段鱼水相欢的日子。但是杨氏终究不是李世民心里的朱砂痣,在短暂的恩宠后,似乎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待遇。李世民甚至吝啬于给她一个名分。

不久,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当了皇帝,杨氏也就和他的其她女人一样入了后宫。但是几乎册封的女人那么多人,皇后,贵妃。德妃,淑妃,贤妃 杨氏却没有得到没有得到一个属于她的封号,尽管他没有亏待她的衣食住行,但这多少让杨氏心里失落了,原来自己对于君王来说一点不重要。她当然也想要抓住李世民的心,只是,心这东西啊,只有一个,如果给了别人,自然是你再想要也给不了的何况君王的心更难扑捉。但其实转念一想,在李世民即位之初,自然会重视自己的名声,对于娶了弟媳这样的事自然是低调更好,

因为你说李世民不喜欢杨氏吧,偶尔他还是愿意到她住宫中来,也许是因为杨氏乖巧懂事,也许因为长孙皇后的提醒,反正这让杨氏多少有点欣慰。

终于杨氏怀孕了,生下了李世民的骨肉,也就是是李世民最小的儿子了,李世民很开心,因为这个小人儿长得最像自己,于是取名——吴王李恪,想来李世民实体极好,对女人也是够博爱的了。这也让杨氏在漫长的后宫生活中有了精神的寄托,她终于有了自己的骨肉,即使君王不再宠幸自己,自己也有孩子为伴了,想来老天还是怜惜她的。

杨氏看着孩子渐渐长大,心情是复杂的,她目睹了玄武门之变的血雨腥风,目睹了前夫的被杀前朝的灭亡,都是因为皇位之争,如今自己的儿子这么聪明,文韬武略都越来越好,这必然会引来其他势力的介怀,尤其儿子越长大越和李世民年轻时相似,这也让李世民十分开心,甚至已经让她感觉到母以子贵的宠幸。

杨氏的担心终于来了,不久李世民想要立杨氏的儿子李恪为太子,册封自己为皇后,这让杨氏惶恐,因为她并没有想让自己的儿子以后卷入一场又一场的权利战争中去,她只希望自己和儿子可以平安踏实的过日子。不要什么地位身份,好好活着低调活着就是她下半生的心愿了。

但幸好这一切并没有发生,因为李世民在征询群臣意见的时候,魏征就说了一句话——“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魏征的意思就是说陛下您可要想清楚啊这事情不妥,您自比尧舜是明君,不要因为一个“辰嬴”而牵累自己的名声啊?

说起辰嬴,是《春秋左传》里的典故,辰嬴是美女,秦国人,先嫁晋怀公,后嫁给晋怀公伯父晋文公,生公子乐。晋文公死后,有人提议立辰嬴的儿子公子乐,赵盾坚决反对,说“辰嬴贱,班在九人,且为二嬖,淫也”。魏征把杨氏比作辰嬴,就是认为他先嫁李元吉,后嫁李世民,这样的女人,不贞不烈,她生的儿子就不能做太子,她也不配母仪天下。再说如今的太子李承乾将何去何从?以后还要发生太子之争的悲剧吗?李世民是聪明人听了魏征的话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杨氏只册封为婕妤。也算是有了一个名分。杨氏安慰李世民:臣妾对已经过了虚荣的年纪,只要能守在您身边,哪怕依然没名没分都可以,李世民对对杨氏豁达大气更是欣赏,对她的喜爱反倒是多了三分。

就这样杨氏在后宫安安静静度过了十几年。

而这个时候杨氏已经快四十岁了,对于那个时候的后宫女人来说,一个不再年轻貌美的女人,在那个只见新人笑,宫女奥白头的宫中,她依然可以在李世民心中有一定地位,也算是杨氏自己真有过人之处了,也可以说是杨氏自己无欲无求的性格给了她可以在宫中安稳度日的底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