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是跌出来的!

机会是跌出来的!

好机会是跌出来的

机会是跌出来的!

昨天大跌后,很多人觉得我们面临的形势内外交困,看不到任何乐观的理由,也由此变得极度恐慌。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去对比分析现在和历史底部时的情况,看看现在是不是底部,是否还需要恐慌。

其实好机会是跌出来的。好公司如果一直涨,搞得价格很贵。其实很难下手,这样只能错失良机。但是如果在这种系统性风险下被错杀下来,反而是难得的抄底良机。

A股已经变得便宜起来

我们统计了6月19日收盘,沪深两市公司估值分布情况。现在,PE在0-40倍的个股数量,在数量中占到55%,其中上交所0-40倍PE的个股数量占上交所个股总数量的62%,深交所是占到50%。历史上几个大的底部情况是怎样的呢?

机会是跌出来的!

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在998点时,0-40倍PE个股占比是60%,其中上交所是63%,深交所是55%;

2008年10月28日上证综指在1664点时,0-40倍PE个股占比72%,其中上交所是68%,深交所是74%;

2013年6月25日上证综指1850点时,0-40倍PE个股占比是54%,上交所是57%,深交所是52%;

在2016年1月27日2638点时,0-40倍PE个股占比是30%,上交所是39%,深交所是25%。

可以看到,现在的估值分布情况,远远好于2016年1月27日2638点时,与2013年6月25日1850点一致,比2005年6月6日998点时略高一些。而2008年次贷危机时的1664点估值最低,参考意义不大,是因为2008年前3季度及2007年的宏观经济还在向上的扩张期,市场则因为次贷危机的爆发而极度恐慌,在短短一年内急剧下跌,分母还没有跟上分子的变化所致。

因此,从估值的角度看,现在的市场,短期可能还有波动,但是从估值来看,已经在历史底部水平。而现在,历史上几次底部时相比,有两个明显的变化,是让底部区域更加坚实的。一个是机构投资者占比进一步上升,另一个是价值投资的理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深入人心。因为这两个变化,在这个底部区域内,和历史上相比,有更多的价值投资者在不断买入,从而夯实底部区域。最近几周,我们发现很多价值股的底部在抬高。这说明,价值投资者已经在买入。

从“低价” 股(小于等于5元每股)指数来看,牛市是消灭低价股的过程,熊市则是低价股集中出现的过程,熊市底部区域往往对应低价股占比达10%-20%及以上,目前低价股占比为17.99%,处于10%-20%之间。同时,从破净股票的历史回测统计来看,每一次大牛市的前面都有一个大面积破净的过程,从百分比来看,每次当市场破净股票数占市场股票总数连续出现超过 4%的时候,往往对应一个底部区域,是价值投资布局的较好区域。

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每年沪指创当年最低点之时,10元以下低价股占比均在30%以上。当下,10元以下A股数量共1732只,占全部A股的比例为49.11%,数量占比处于相对历史高位。

A股已经到底了吗?

从以上数据来看,A股已经在底部区域了。但是要说是最底部,谁也不好说。往往在最底部区域还有最后一跌的可能。比如08年,大盘从2000点跌到1646点,不到20%,很多个股却跌了50%。往往最后一跌是最惨烈的。但是谁也不好预测什么时候,什么点位就是绝对的底部。

机会是跌出来的!

那么应该怎么应对呢。用指数定投的思维可以比较好地处理目前的形势。

如何进行指数定投?请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