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十年”,风口在哪里——共享经济还有发展的空间吗

最近的滴滴事件引起人们对共享经济的思考:新经济模式下,灵活用工这种共享人才的模式成熟度究竟如何?

灵活用工,是当下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行业最火热的话题,同时也是企业服务领域投资人紧跟的“风口”。它与固定的全职用工不同,是企业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灵活更偏向于与人才进行合作的一种用人方式,相互间并不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动关系。此种合作模式的优势就是按需使用,随时停止,不需要为人才的非工作时间付出额外费用,避免繁琐的入、离职手续,不仅为企业降低了人力成本,还让人才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下一个“十年”,风口在哪里——共享经济还有发展的空间吗

来自CIET(民间职介国际同盟)的数据显示,灵活用工在全球人力资源市场收入构成中占到了 70%,市场规模即将达到3万亿人民币。

下一个“十年”,风口在哪里——共享经济还有发展的空间吗

日本与我国的人口结构类似,灵活用工人员在人力资源市场占比却达到了惊人的40%,作为日本人力资源行业翘楚的Recruit公司在灵活用工的业务创收达到了其总收入的51%。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劳动人口数量是日本的十倍,在“灵活用工”这种新型模式中还处于初级阶段。从上图来看,自2013年起,我国灵活用工呈现增加加快趋势,其中15年至今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可见前景较为乐观。灵活用工之所以在这几年间崛起,离不开以下因素:

1. 人力的缺失

人口老龄化及“少子化”让人口红利渐渐消失,劳动力减少,人力资源从过剩到不足。其次择业大军年轻化,“80后”、“90后”更加追求自由的工作模式,使过去稳定的人力资源系统被重组。

2. 资本的缺失

近年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经常听到“资本寒冬”一词。这个现象的出现导致了企业不得不通过削减成本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企业最可控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这必然导致了用人模式的变化。从原本的大量雇佣全职、负担全部成本到现在的很多家企业共享一个人才,人力资源的共享经济发展起来,这也正是灵活用工的核心逻辑。

3.移动互联网和灵活用工的化学反应

在互联网大环境的冲击下,“灵活用工”渐渐成为众多行业的新兴用工模式,以“零工”人员代替全职人员的“灵活用工”模式,使得企业可以更高效地进行人员管理,从而节省企业运营及人力成本。如果说美国、日本的灵活用工是基于线下人力模式的的传统1.0版本,那么我国近几年很灵活用工的创业项目,一开始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2.0版本了。

下一个“十年”,风口在哪里——共享经济还有发展的空间吗

我国“灵活用工”人群种类大致分为3种,即兼职、自由职业者和合同工3类,具体来说:

“兼职”:是指在兼职人员在不脱离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工作时间较为灵活。兼职人员为第三方提供体力或脑力劳动支出,与企业是一种利益关系。

“合同工”是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较为固定。

2016-2017年我国灵活用工薪资水平分类对比

下一个“十年”,风口在哪里——共享经济还有发展的空间吗

2017年灵活用工种类工时对比

下一个“十年”,风口在哪里——共享经济还有发展的空间吗

市场环境的变化让企业在人力成本上越来越精打细算,人力成本的把控已经成为企业运作中重要的一环。多样化的平台为人才提供了多样化的工作选择,人们将不再局限于“朝九晚五”的生活方式。目前“灵活用工”生态规模逐渐形成,我国产业结构变革正带来用工方式根本性的变化。灵活用工是一个双边市场,为满足双方的需求,收稻智客平台走进30+城市,100+园区,面向5W+企业,拥有大量的企业资源,集中拓展人才库,拥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并拥有自身的人力资源、技术、财税、法律等行业的专家,在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脱颖而出,给企业带来更低的用工成本和更高的产能效率。预计在未来十年内,“灵活用工”将会在我国进入一个“爆发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