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段譽是金庸廣為人知的小說《天龍八部》及同名電視劇中三大男主角之一, 他儒雅帥氣、多情又痴情,深受讀者和觀眾喜愛。但與喬峰、虛竹不同的是,段譽在歷史上卻有其人,他便是大理國曆史上有名的宣仁帝——段譽,段正嚴。書中的段譽貴為國之儲君,但卻是一派善良、正義、熱血的江湖兒女的真性情,那麼歷史中的段譽是個怎麼樣的人呢?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這還要從大理國的歷史開始講起!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大理國的前身南詔國,結束於公元902年。其時,權臣鄭買嗣殺死南詔末代皇族800多人於大理五華樓下,南詔國徹底覆滅。 鄭買嗣奪權登基之後,又被新的權臣楊幹貞推翻並扶持趙善政為傀儡皇帝,一年之後楊幹貞直接廢黜趙善政,自己當了皇帝,國號“大義寧國”。

楊幹貞是個暴君,貪虐無道致使民不聊生,公元937年,通海(今玉溪)節度使段思平率領黔東少數民族部落起兵,打出“減爾稅糧半、寬爾徭三載”的口號,雲貴一帶不堪壓迫和欺凌的奴隸、平民的應者雲集,起義軍摧枯拉朽般攻陷羊苴咩城(大理城),將暴君楊幹貞趕下皇位,大理國就此登上歷史舞臺!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大理國從段思平起的列代帝王,都信奉“輕徭薄賦、慎動刀兵”的原則。在外交方面,東順大宋、北拒吐蕃;在內政方面,寬厚待民,數十年的苦心經營,大理國社會安定團結、百姓生活美滿,和小說中介紹的情況一致。但是大理國也遇到和南詔政權一樣的問題,那就是權臣干政。

大理國建國之後,同樣出現了諸侯割據的情況,各諸侯效忠皇室,但在自己的領地內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是名義上的國家最高元首,有自己的封地,但財政、兵力並不佔絕對優勢;而平民和奴隸是皇族和諸侯的財產,不僅要繳納稅賦,而且還要義務參軍,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在這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的權力場上,三個階級保持著微妙的平衡狀態。終於,大理國第12位皇帝段廉義在位期間,悲劇發生了。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其時,大理國的勢力主要有三方:大理城西北部的楊義貞、善闡府(今昆明)的高智昇、高升泰父子,以及黔東的三十七部。公元1080年,楊義貞弒帝自立,4個月後,高氏父子起兵殺死楊義貞,扶持段廉義的侄子段壽輝為帝,即上明帝。段壽輝在位一年,高氏父子又逼迫其出家為僧,改立段壽輝堂弟段正明為帝,他就是小說中的保定帝。段正明在位13年,無奈於1094年禪位於高升泰,自己到天龍寺出家為僧。

高升泰在位期間國內叛亂四起,人心思變,皇帝做得很不安穩,兩年後病危,彌留之際,遺命其子高泰明歸政於段氏。於是高泰明擁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為大理皇帝(也就是段譽的父親),史稱“後理國”(下文稱大理國)。皇位雖然歸還段氏,但高世一直世襲著大理相國的官爵並與段氏保持聯姻,高氏專權的局面並沒有改變,小說中段正淳妻子是刀白鳳,實際上卻是高升泰的妹妹高升潔。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1108年段正淳讓位出家,其子段譽繼位。段譽字和譽(下文統稱段譽),又名段正嚴,是大理國的第16位皇帝,諡號宣仁帝。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宣仁帝段譽像

段譽出生於公元1082年。1108年,26歲的青年段譽登上了歷史舞臺,接手卻是個燙手山芋:國內瘟疫四起,民不聊生;黔東三十七部互相攻擊,各路反王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同時,段譽還要面臨高氏專權的事實,可謂內憂外患併發。

既沒有實權,又沒有軍隊,初登皇位的段譽痛下決心,大膽的走上了與高氏相國友好合作的道路。當時的相國是高升泰的兒子高泰明,而皇太后是高泰明的姑姑高升潔,皇宮內外全是高家的勢力,段譽所能做的,就是與高氏家族聯手打造一個安定團結的大理國。

段譽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高泰明,並希望高泰明即刻帶兵平叛。同時段譽下旨,在高泰明決定領兵出征期間,由高泰明的第四子暫領相國之職,這表明了段譽不會趁高泰明帶兵打仗時奪去他的相國的感覺。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高泰明也受到段譽主動示好的鼓舞,帶兵平息了黔東戰亂。這次的國王與相國主動聯手,大理軍民無不交口稱讚。此後的數十年裡,段譽雖然沒能改變高氏專權的局面,卻以另一種方式,為大理國民敏贏得了安定與和平。

段譽為國為民主動求和確實難能可貴,但忠義當先的高泰明也值得稱讚,他先領遺命歸皇位於段氏,後出兵平息戰亂,是謂不可多得的良臣。國王有膽識,相國有操守,一直以來明爭暗鬥的高、段兩大家族在這段歷史時期之內竟然成了最佳拍檔。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段譽在位期間,與高氏一族關係和睦,但其中也有一個小插曲,充分體現了段譽作為一國之君,卻難得的保有了仁德之心,這就是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弄棟宴。

弄棟,也稱姚州。位於今天的楚雄姚安縣一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大理對外著名的軍事、商貿樞紐,稱得上是國之重鎮。因此,南詔、大理國時期的諸多帝王都有到這裡巡遊、視察和狩獵等的習俗。

一日,段譽就在弄棟設宴,備下美酒佳餚招平定大理國內亂的有功之臣,其中就包括高升泰的孫子高智昌。此時高泰明已經去世,高泰明的幾個兒子都得到了重用,高智昌就是其中一位。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席間高智昌喝得酩酊大醉,起身用手指向段譽,破口大罵:“你當皇帝有什麼了不起的,如果沒有我們高家保主,你段家早已成了崖下鬼。這個皇帝本來是由我來做,我爸聽從我爺爺的話,才把皇帝的位子讓位給你們段家。……”段譽聽後非常生氣,以忤逆之罪將高智昌囚禁在了東都(拓東城)。

半年之後,高智昌在監獄中感染了疾病,不幸去世。段譽得知消息十分後悔。立即追赦了高智昌的罪,並親自安撫高智昌的家眷,併為高智昌大做法事七天超度亡靈。

不久後,段譽到地藏寺進香,遭遇了刺殺,幸好護衛及時,沒有受傷,刺客當場被擒住。前來行刺者乃是高智昌的兩個屬下,段譽本就後悔流放高智昌,當場赦免了兩個刺客,兩個刺客卻拔劍自刎,段譽只好追封二人為“義士”,給予厚葬。段譽也由此在歷史上留下了仁德的美名。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國內與高氏一族結盟,國際政治上,段譽也主動出擊,積極向南宋示好。然而在宋朝建立之初,後蜀降宋之後,國土與大理國接壤,大理國派建昌城守將到成都祝賀,主動表達修好的意願,宋太祖卻認為唐朝的滅亡是由南詔導致的,因此不想再與大理國來往,便用隨手把玩的玉斧沿著大渡河畫了一條線,與大理國隔江而治,從而使大理國既不能攻打大宋,也無法向宋朝稱臣。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圖片@來大理網

面對對大理戒心極強的宋朝廷,段譽採取了投其所好的策略。1115年於廣州找到了觀察使團黃璘,贈送大量金銀珠寶,以他為橋樑向南宋傳達歸附的意願。1116年,段譽又派使團帶著380匹寶馬及其它一應物資向宋朝進貢,使團中還包括樂師段皓德。1117年使團到達之後,向宋徽宗進貢以及表演樂舞,樂舞受到了藝術家皇帝的喜愛,段皓德受到重賞。段譽終於在親政後的第八年獲得了宋朝的“金紫光祿大夫、校檢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封號,取得了兩國的邊境貿易權,從此大宋和大理兩國的民間貿易日益頻繁。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段譽執政期間大理國文化發達、經濟繁榮,史載“七月中元節,各方貢金銀、羅綺、珍寶、犀象萬計,牛馬遍點蒼”,又有“盛時百貨生意頗大,四方商賈如蜀、贛、粵、浙、桂、秦、緬等地,及本地州縣之雲集者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數萬”,繁榮景象,可見一斑。大理周邊的鄰邦如越南、緬甸等國,看到段譽治理下的大理國國勢昌盛,也不禁“遠方慕之,悉來貢獻”。國家穩定、吏治清明、財政豐饒、皇帝仁慈,此時的大理國可以說是一個太平盛世。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圖片@來大理網

在位39年間,段譽一直與高家保持著良性的聯盟關係,前後一共有6任高氏相國輔佐過段譽,直至1147年,65歲的段譽因4個兒子爭奪皇位爭鬥不息而感到疲倦,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長子段正興,出家為僧,法號“廣弘”,從此青燈黃卷於深山古剎中享年92歲。段譽不僅是大理國曆史上最長壽的國君,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三長壽的君王。

歷史上的段譽勤政愛民,又與宋朝交好,還做到了小說中段正明規勸他的“愛民、納諫”二事,雖然晚年的段譽,新生疲憊而退位確實留下了許多遺憾,但縱觀他的一生確實是個值得稱道的好皇帝。

就連金庸似乎也掩飾不住對段譽的喜愛,把他塑造成了武功高強卻又親切溫和的儒雅貴公子。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國明君段譽,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吧!


往期精彩

大理“天天三月街”之美食篇

走進天天三月街!“玩泥巴”的非遺傳承人

大理新添文創特色體驗地,小夥伴們約不約?

審核:小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