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特殊工种多年,有一项没做导致失去特殊工种地位

特殊工种一直以来都是劳动者特别关注的事情,对于特殊工种的认定是一件非常严格的,毕竟这涉及到劳动者的退休年龄以及享受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等。

那么假如特殊工种提前退休,那养老金和工龄等与正常退休的劳动者有区别嘛?

从事特殊工种多年,有一项没做导致失去特殊工种地位

首先什么是特殊工种

特殊工种是指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县以上集体企业工作的的职工(个体、私营企业的劳动者即使从事了特殊工种的工作,也不能被认定为特殊工种)(单位性质的规定)

所从事的特殊工种必须属于劳动部和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工种的范围;(工作种类的规定)

说到特殊工种,举个例子: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从事井下、高温等工作;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且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才可申请办理特殊工种退休。(工作时间的规定)

从事特殊工种多年,有一项没做导致失去特殊工种地位

从事特殊工种切记要记载在档案中

很多劳动者实际工作中从事了特殊工种,但是却没有记载在档案中,是无法认定为特殊工种的。

我们都知道,参保人退休条件需达到缴费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按照正常来说,企业职工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都是固定的,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时间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对于特殊工种、病退等特殊人群可以提前申请退休。

在此我们重点来说一下特殊工种的有关规定:

特殊工种由于比 正常企业职工早退休五年,所以在养老金、工龄等方面都有差异。下面我们通过养老金计算公式来说明这一问题。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从事特殊工种多年,有一项没做导致失去特殊工种地位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个人的缴费年限、缴纳金额以及当地的平均工资直接影响了退休金的多少。

特殊工种在缴费年限比正常退休的劳动者要短,仅仅依据养老金计算公式来分析,与同等条件的劳动者相比领取的退休金要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