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眼里谁都看不上,为什么却认准了刘备和他是同一类人?

曹操眼里谁都看不上,为什么却认准了刘备和他是同一类人?

青梅煮酒发生在公元199年,当时刘备被吕布偷袭,失去徐州,不得已才投奔曹操,随后协助曹操攻破徐州,擒杀吕布。在朝廷期间,刘备在衣带诏事件中受到牵连,但他并未答应董承参加反曹。此后不久,就发生了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事情。

所以当时的形势就是,曹操占据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袁绍占据河北和山西,公孙瓒在幽燕地区,马腾和韩遂在关中,张鲁在汉中,刘璋在益州,刘表在荆州,孙策这时候已经占领了江东地区。所以,曹操和刘备历数群雄,分析各个割据势力的优劣,也就是所谓的青梅煮酒论英雄。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曹操处于群雄势力的中间,可谓是四战之地,虽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实际上是每个诸侯都以曹操为敌,尤其是刘表和袁绍与曹操之间是直接冲突的。消灭徐州吕布和淮南袁术之后,江东孙策与曹操也直接接触了。群雄之中,袁绍实力最强,对曹操的威胁也最大。

关于这件事,《三国志》只在《先主传》中有几句简单的记载:

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刘备在这里之所以表现得有些紧张,是因为他刚被董承拉拢加入衣带诏反曹的事,他以为曹操知道了,所以特别紧张。而曹操这时候实际上并不知道这个事情,反而是带有拉拢刘备的意思。曹操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别看现在袁绍等人势力很大,其实都不足为虑,只要咱们一起联手,肯定能消灭他们。

所以,曹操在这里不光是看不上孙策,实际上是谁都看不上,从袁绍往下,刘表、袁术、张鲁、马腾、刘璋、孙策,他都完全没放在眼里,觉得自己灭了他们简直不用费吹灰之力。但他唯独对刘备很看得起,为什么呢?

曹操眼里谁都看不上,为什么却认准了刘备和他是同一类人?

这里要顺便对刘备早期的形象做一点解释。《三国演义》把刘备描述成了一个光会哭的人,所以显得很无能。但其实刘备早年的形象是更接近江湖游侠的。在讨伐黄巾之后,刘备也因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就是在这里发生了鞭打督邮的事情,在《三国演义》里,这个故事被移花接木到了张飞头上。这个事情说明,刘备也是很有气性的人。

鞭打督邮之后,刘备就从河北游历到了京城。何进在筹备诛杀十常侍的时候,曾派遣校尉毋丘毅到丹杨郡招募军队,刘备跟着毋丘毅一起到了丹杨郡。行至下邳时,遇到盗寇,刘备力战有功,被任命为下密丞,不久后刘备又弃官而去。之后,刘备又被任命为高唐尉,又升迁为高唐令。

裴松之就是在这个地方加入了一个注释,引用了王粲的《英雄记》说,灵帝末年,刘备本来在京师洛阳,曾和曹操一起返回沛国招募军队,灵帝死后天下大乱,刘备也起兵参与了讨伐董卓的战争,这也就是《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的故事的由来。但陈寿并没有采信王粲的这个说法,而是只简单记录了刘备跟随毋丘毅到丹杨郡征兵的事情,没有提到曹操。

刘备在高唐县令任上,被贼寇所破,才又转而投奔了公孙瓒,公孙瓒让他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去对抗袁绍,数有战功,于是被任命为平原令、平原相。袁绍进攻公孙瓒时,刘备和田楷一起屯兵在齐地,也就是保护公孙瓒的侧翼。

曹操眼里谁都看不上,为什么却认准了刘备和他是同一类人?

就在这个时期,发生了曹操进攻徐州陶谦的战争,陶谦向公孙瓒求救,公孙瓒就让刘备率军前往徐州去救援陶谦。而到了徐州之后,陶谦病重,曾对别驾糜竺说,他死后要请刘备代领徐州。之后,刘备在陈登和北海相孔融的劝说下,才同意领徐州刺史。

为什么刘备一来到徐州,陶谦就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就是因为之前刘备曾随毋丘毅或者是曹操,到徐州临近一带活动过,并且曾短暂担任过级别不高的官职,其中就包括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所以在这里留下了不错的名声。

但这时候袁术还在淮南,还没有被消灭。后来刘备逃离许昌,正是因为袁术称帝,曹操让刘备和朱灵一起率军去讨伐袁术,到了前线的时候袁术已经病死,刘备干脆就不回去了,又再次占据了徐州。之后,曹操不顾袁绍在后方虎视眈眈的威胁,果断东征,击败刘备,并俘虏了关羽,刘备只好又逃归袁绍。

也就是说,刘备的早期经历中可以看出来刘备身上有一股江湖游侠的气质,有胆量、有气魄,但是所到之处又能很快就收拾人心,得到当地人的支持,无论在哪儿都有一批死忠粉丝追随着他。这和当时已经烈士暮年的袁绍、刘表是完全不同的,年少轻佻的孙策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也完全不同。虽然当时的刘备还没有稳定的地盘做根据地,但他显然是一个可以期待的潜力股,所以曹操对刘备是比较欣赏的。

所以,刘备占领徐州的时候,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和曹操同归许都之后,又表刘备为左将军、豫州牧。这之后,刘备用左将军的名义,占荆州,取益州,夺汉中,一直到自称汉中王,才没有再用左将军的名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