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小城市的人真的会和留在大城市的朋友差距越来越大吗?

甜颖子

我以前在北京生活,算是一线大城市了,经历了房价的一次暴涨。

当时全北京都在像抢白菜一样抢房子,我觉得自己还年轻,不着急,没上心。

我哥有一天和我吃饭,聊到房子,劝我赶紧买,他没给我讲大道理,就说了一个小故事。

我哥有个同学,和他在同一个小区买了同一个户型,连楼层朝向都一样,挺巧的。不一样的是,我哥的同学早买了 2 年,所以总价比我哥低了 30 万。当时北京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大概是 3000 块,也就是一年 4 万左右。我哥说,你得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把这 2 年的涨幅赚回来?当时我的年薪是 15 万,那就是说我得 2 年不吃不喝,才能刚好在 2 年后买得起 2 年前那套房子。等于,这 2 年我完全是白干。

这个故事深深地刺激了我,一个月后,我就说服家人出钱,帮我在北京买了第一套房。


后来我因为工作原因,离开了北京,去了二线城市,或者说是准二线城市吧,广东沿海某地。

我去了那里租好了房,没打算买。待了一周,我感觉有问题。租房的中介小哥跟我说,他准备转去专门卖二手房,因为租房赚钱少。我说可是卖房也不容易成交呀,他说大哥,现在这里的房子就跟抢白菜一样好成交。

当时我的耳朵就竖起来了,我知道这种感觉啊,我在北京经历过一轮了。北京那套房,我买了 3 个月就翻倍了,当时已经涨了 3 倍了,非常可怕。所以我当天回家就和家里商量,我要在这里买第二套房。

在北京工作的那几年,我因为工资还可以,所以按期还房贷的时间还攒了一些钱,再凑上家里的一点,换来了第二套房的首付。我在买房前看房的时候,当地的朋友一直劝我要慎重,不急着卖,看看行情再说。我没听。

我倒不是不信我的朋友,而是他们从小就在这个二线城市生活,根本没见过北上广深抢房是什么场景,也对于房价能在一个月内翻倍的事毫无概念。所以我干嘛听他们的呢,他们又不懂啊。

我第二套房买了 3 个月吧(又是 3 个月),房价又翻倍了,到现在已经涨了 2 倍。北京那套已经从当时的 3 倍涨到了 5 倍。


我不想说房价是不是一定还会继续涨,反正跌一半我也无所谓,跌到剩下 10% 我也无所谓,大不了我就自己住呗。反正我还的房贷和我如果租房的话交的房租是差不多的,所以我靠着工资攒下来的现金足够我在失业后生活好几年。


我想说的是,小城市由于人口没有那么大的聚集效应,所以并不会出现房价的井喷,因此小城市的人也不可能在过去二十年里,理解中国经济的爆炸式增长带来的收入和支出变化。

人和人是因为什么而产生差距的?是因为价值观啊。什么是价值观,就是对于什么东西有多少价值,有着什么样的判断。价值,说白了就是钱啊。你心里对于中国近二十年增值最快的资产毫无概念,在这方面毫无见识,那还和一线城市生活的居民谈什么价值观啊。

没有谁高谁低的意思,只是说没跟上时代。

你说「我虽然在小城市收入少但房价低,也活得很好啊」,没错的,等你有一天生活小康了,发现「世界这么大,想去看一看」的时候,你看看欧美旅行的物价会不会因为你来自不同的地区,就按你的工资水平给你打折吧。


科学家种太阳

你如果说什么眼界啊,见识啊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谁也说不清。这个我不说。

但是有一点,留在大城市尤其是北上深的这批70-85年生人,他们的财富确实和回到小城市的同学相比,越差越大。

原因只有1个:房子。

这是上海目前房价形势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保证真实。

故事主人公是我们系统一个同事,72年出生,外地人,95年毕业到上海。赶上了当年最后一批福利分房。

03年靠着自己积蓄买了人生第一套房子,07年置换成学区房,因为小孩要上学。12年买了第二套房子,15年置换到内环。

现在,他在上海内中环拥有2套房子,市值1500万以上。

这是一个70后的上海奋斗故事。

当然作为一个80后,我更熟悉我们80后故事。实在要感谢来上海早,我们这帮人2014年之前都在上海买了一套房子。

下图是上海2015年那轮大涨之前各区房价均价图

2015年上海房价大涨,几乎翻了一番。

我还有几个同事在2015年之前没有买房子,他们已经彻底无法在上海买房子。

有的时候,人生就是如此,哪怕你早出生10年,都是一种莫大优势。因为70后们当年在上海买房子,每平方甚至不到1万。

而我这个70后的同事,他有一次和我聊天说起,他的大多数高中同学,都留在了四线城市老家。虽然现在在家乡都是有车有房,个别的也都在体制内当上了处长,但是他们大多数,哪怕有3、5套房子,价值也抵不上上海一套房子。

至于我们80后,自然比不上这个70后前辈那么幸运。但我的高中同学,大多数资产也都无法抵得过我在上海1套房。

而如今90后毕业来到上海的年轻人,别说有没有钱买房子,你先得攒满5年社保,才有资格买房子。

现实是如此奇妙,仅仅因为有的人留在上海,拼尽全力买了一套房子。

就是因为这套房子,资产就大大不一样了。

当然很多人会说只有1套房子,你又不敢卖。只不过是数字上的资产而已。比不得银行里的存款那么实在。

话虽这么说,但是那也是资产。

这就是最近10年,不,最近5年,3年,在一线城市拥有一套房子带来的不同。

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70-85后这群人当中,也有部分85-88年左右出生的人也在上海买了房子。

90年毕业来到上海一般都是2012年以后,先得满足3年社保,轮到2015年他就买不起了。还有一部分85后的人来到上海,始终没有攒够首付。也就永远错过了这个机会。

而以后的人恐怕都不会再有这个机会。

如果时间足够长远,以后的人会感叹70后和部分80后,尤其是75-85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人,真是足够幸运,赶上了中国大发展的前段,赶上了在一线城市买房。

房子,就是房子。仅仅就是一套房子,人生大大不同了。

你说那些回到老家的人,他们有这个机会吗?

当然也有一些回到老家的人,因为个人奋斗,因为机缘巧合,可能创业,可能其它也发了财。但是这群人数量绝对是少数。不是主流。

所以,回到小城市老家的人和留在大城市的人,财富差距越来越大了吗?差距就在于在一线城市有没有一套房子。


梁鹏飞

我的一个哥们,人大研究生毕业后留京工作,今年刚贷款买了套房子,没结婚,工作陆陆续续换了几家,最近两三年尤其频繁,按这个节奏,也许到四十岁他还是要跟二十多的小白领一起挤地铁。工资挺高,但也存不住,没有人脉资源,没有背景,作为资深上班族未来也没有多大上升空间,可能还会继续这种生活状态到退休。

然后是我本人,在北京漂过两年,有高人帮助找工作,不愁生存,但时间长了总觉得在北京过得不快乐,也没有成就感,说白了没有归属感。也许我坚持下去可以有更多赚钱的机会,但要付出的代价是我认为不值得的。最终选择及时回家乡工作,至少有家人有朋友,更主要的是买了房子,需要稳定的生活,也要考虑婚姻大事,承担家庭更多的责任,这些事每个人都要面对。

大城市的机会确实比小城市多,对刚进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是很好的历练场,但三十岁之后,不得不考虑未来的归属,如果不能在大城市扎根,我得看法是尽早离开,这时考虑的不仅是工作,还有未来的生活空间。就我个人而言,起点不高不低,不需要挣很多钱,那么生活的稳定就更重要一些。

最后我想说的是,生活成本是会将一切拉平的,不仅是收入,还有交通拥堵,医疗成本高昂,教育资源不平衡等等一切问题,不论城市大小都是同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大城市更严重。

当然,如果你是立志成为人上人的那种人,以上只是普通人角度的参考意见。


Seth13

有差距是肯定的,而且有时会超过自己的想象。说个切身体会吧。我家在长三角,大学读的是本地一所985重点大学,毕业后去了西部一个三四线城市工作,工资到手五六千,在当地算好了,买了房也买了车。而我的同学大多留在了长三角,以上海杭州居多,目前工资普遍在万元以上,30%的人做了经理老总,年薪几十万。在工资上,我知道自己和同学是有差距的,毕竟在一线城市,开销也大,所以对这种差距一直也能坦然接受。但今年春节回家参加几个聚会后,完全改变了我的想法。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和同学之间的差距已经到了天差地别的距离。

说两个例子吧。

同学A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现在年薪30万。对于他的工资,我一直清楚,倒也没觉得什么。这次回家过年,他说他现在工作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所以空了都在玩投资。这两年先是在上海换了套大房子,然后又在杭州买了两套90平米的房,买的时候一万多一点,现在已经涨到了3万多一平米,两套房算起来已经赚了200多万,刨去贷款和利息,稳赚一百多万,加上他在上海的房子,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超过两千万,而且还在不断升值。他的目标是两年后实现财务自由,到时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同学B在杭州工作,工资倒不是很高,一个月一万多一点,以前过年回家开一辆十来万的车,今年鸟枪换大炮,整了辆百把万的车,吓了我一跳。一问才知道这小子成了拆二代。他老婆在杭州有房子,去年被征用后直接分了1000多万,真正实现了一夜暴富。分了钱后,连贷款他一口气又买了三四套房,现在资产已过三千万。

我这两个同学都是穷苦出身,当年初出校园几乎一无所有,现在个个身家千万。而据他们介绍,像他这样的,在我们同学中比比皆是。他们开玩笑说,如果我不去西部,估计现在也差不多。毕竟,有这么多同学朋友在。对此,我只能呵呵一笑而过,说实话,我不羡慕他们,毕竟自己现在过得也不错。但论到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差距,你必须承认,有,而且非常大。而我,或许就是很好的例子。

你们觉得呢?欢迎留言评论。


80后小公

“居大城,有见识,机会多”是中国当前最大的慌言,首先,大城市与小城市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城市生活和运行规则大同小异,大城市有的事物,小城市一样有。二,想在大城市混出头绪你要有足够好的资本,包括家底,智商,身体,性格,如果不具备这些于竞争的基础条件,混得只会更差。三,中国的首富们,几乎没有一个产生于一线城市,二线三线城市是首富产生的重区,所以资源富集度与个人竞胜率两者要综合来看,对自己来说所需资源相对较好,个人又有相对较高的在竞争中获胜的可能,这样的城市就是好城市。比如你有种瓜的天分就应该去哈密,而不是上海。四,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很快,大城市人知道的事,小城市和乡村的人也同时会知道,没有秘密和高深之处。互联网是逆城市化,去中心化的工具,大城市在互联网面前会表现得越来越笨重,越来越SB。五,大城市生活压力太大,所有的人都在追求物质,物质过度化,小城市的人闲情逸致,活得才是真我。真正深远的文化创造力都在平静的环境下和安静的内心里才会产生。儒家道家都产生于安静的小国,莫言,袁隆平都来自安静的小城。未来的市场价值,靠的软文化创造,而非硬件的物理设备。所以,居大城还是小城,在于自己的内心和需要,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爱历史的小学妹

可能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还要大。主要是由五个不同导致的。如果你能看懂这五个区别,也许能找到自己最高的价值。

1.机遇不同。

规模越大,人口越密集的城市,人的链接结构越复杂,链接的节点越多。北京一个面积几十平米的卖重庆小面的餐厅日营业额可以轻易的过3万.而一个人口十万的县城相同面积的面馆营业额通常只有两三百。北京的店面房租却不到县里的十倍。



2.眼界知识结构不同。

在一线城市,几乎能学习到国内所有的知识。举个例子,记得有一次出差去南宁,做个研究报告,南宁本地的资料却比北京图书馆少了几个数量级,必须回北京做资料收集。国家图书馆藏书相当于20个广西省图书馆藏书。跟别的地级市差距就又是断崖式的。


3.财务等级不同。

光是房价上涨速度不一样,就把小地方拉了几个层级。2017年国家统计全国家庭户均资产103万。而一线城市的几乎都是五百万以上。中国人家庭财产七成在房产上。2007年,在三线城市一套100平的房子需要四十万。北京需要一百万。十年后,三线城市这套房值一百二十万。北京的房值八百万。小城市涨三倍,北京涨八倍。

4.受教育的机会不同。

我是1998年从重庆到北京,平时觉得我跟北京的同学是一样的。直到有一次去酒吧,北京同学都围在钢琴旁弹着玩。

我女朋友用手绘了一幅我们房子的装修设计图。


我顿时觉得其实我们这两个城市的差距是一代人。现在国内少年马术全国前20名全是北京的孩子。

冰球,高尔夫,这些需要金山银海填起来的技能,小孩的顶级高手几乎也都在北京,不是他们比我们的孩子更优秀,而是他们的老师比我们这些城市的都好。

而如果华人申请美国顶级大学,这些小众技能才是重点考核的。

5.人脉圈不同。

最顶级的人毫无例外的都得每年来北京,无论是因为事业还是人脉。


总体来说,如果从大样本来看,两个三线城市的青年,即使他们当时所有条件都一样,二十年前一个选择去一线城市,一个选择留下。通常他们不仅思想上差别极大,就算是物质财富上的差别起码是三倍以上。

而如果是县城,他们的差别会更大。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天花板。所以别在年轻的时候选择留下。


苏珉民

小城市也好,大城市也罢,虽然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但我认为如果可以的话,还是留在大城市好!


本人来自陕西的一个农村,离我家最近的县城都不能算是四五线,顶多是六七线罢了,有时候我去进城,大城市普及的滴滴打车在我们那里没用,因为大家很少用,司机也没有那么与时俱进,我们只能站在路边招手打出租车!


其次,吃的方面,都是当地吃了一辈子的东西,不像在大城市,湘菜,粤菜,川菜,东北菜你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


穿的方面,很多大城市流行很久的服饰才开始慢慢渗透到小城市,而且在大城市追求个性,追求自我,想怎么穿就怎么穿,但是小城市就不行了,稍微前卫一点就有人评头论足,让你觉得非常尴尬!


还有,大城市有着无与伦比的医疗教育资源,有很多美丽的公园和免费的健身器材,让你的生活有品质有保障!


很多时候,我们回家,发现跟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归根结底还是观念的变化,在小城市待久了,圈子小,信息闭塞,大家无非是在一起吃吃喝喝,讨论东家长西家短,最可怕的就是大家都穷,彼此缺少了奋斗的勇气,因为大家都一样,过着随遇而安的日子!


大城市就不一样了,人口众多,各种有本事的人都聚在一起,甚至聊天吃饭的时候就认识了一个朋友,一个生意伙伴,大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心别人的私事,都努力使自己过的更好,久而久之,你也会被这种氛围感染到,也会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促使你往更高的方向爬,这也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因!


所以,大城市能带给你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小城市只会让你像周边的人看齐,当你在大城市拼搏了,成功了,再回头看一下还在小城市一日三餐乐悠悠的同学,你会发现差距越来越大了!

祝所有努力奋斗的小伙伴们加油吧!相信自己,你可以更优秀!


体彩福彩最新资讯

差距是会越来越大的,这不仅体现于个人的发展,更主要是体现于城市的发展。因为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是在差不多的年代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的,起点差距没那么大,加之现在互联网和交通发达,所以城市之间的层次差距目前看起来没有那么悬殊。

但事实上各城市之间的经济状况已经出现了基数上的明显变化,这不是通过眼前城建和薪资能够体现出的。而且不仅是大小城市的差别,就连省会之间未来也会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差距。

举个例子,就比如山西和陕西这两个邻省省会,太原和西安目前来说都是大城市,但西安去年GDP总量7206亿,太原是3200亿,短期来说,虽然太原总量不到西安一半,不过人口也只有西安的一半,所以相比而言算是人口和经济同规模缩小而已,城建等方面太原甚至比西安更强,薪资待遇也在同一水平。可是我们再看看增速,西安7.8%,太原7.1%,不仅基数差出一倍多,增速太原也更慢,我们假设一个10年期限,期间双方还按照这个增速发展,10年后西安是15271亿,太原是6353亿,差距翻了一倍,如果20年30年呢?

这就不是人口差距可以代换的了,届时薪资待遇和生活水平还能一样吗?这还是两个非经济发达省会城市的对比,如果是一个经济规模2000亿的四五线城市和一个经济规模上万亿的城市比较呢?十几年后5倍的差距会变成10倍,城市之间的发展机遇和财力、城建会差出几个等级,将不会再是通过交通和互联网能够缩小的存在感,二线和四线的差距到时可能会像现在一线和五线这么大,城市划分估计将会至少分成8线。

任何城市都有成功人士和富人,任何时期的小城市都有很多比大城市生活水平还高的人群,但这是个概率问题,更何况只是个人生活品质而已,关乎于城市相关的还是会比大城市有所不足。目前正是因为很多人有亲身体会,所以才背井离乡去发达城市打拼,如果不是因为大城市房价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的话,现在各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向比例会更加夸张。这其实都是对大小城市发展预期的一种缩影。


子夜的风

过年这段时间,发现了好多类似的问题,之前也回答过一个,大概的建议就是:如果你是资源少、零背景的普通人,那就到大城市去,去那里你至少还有翻身的机会;如果你有优质的关系圈,有可以利用的资源,那建议不要去白手起家,就在家乡好好利用。

结合这个问题,如果你是第一类人,那在大城市和在小城市差距会很大,因为大城市机会更多,平台也更高(后面详细说)。比如同样两个农村孩子大学毕业考公务员,一个考进乡镇,一个考进国家机关,十年下来,再看看他们的高度就能看出问题。或者这两个人毕业后一人在北上广深做广告设计,一人回到县市做广告设计,不出十年,前者完全可以秒杀后者。当然,这背后的付出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是第二类人,我认为大城市和小城市差距不大,甚至选择小城市幸福感更强一些。十年前我有一个朋友研究生毕业,应聘上北京的知名公司,但家里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更希望他离家近一些。我劝他放弃北京的工作,他经过深思熟虑最后留在家乡。到现在,他已经成了公司的中层,管理着上百号员工。与他同时进公司,甚至比他优秀的人也都只能望其项背,毕竟他背后有强大的支持。开着几十万的车,不久前又和父母一起买了套别墅。因为离北京不算远,还会经常到北京会朋友、购物什么的。我想,如果当年他选择了北京,拼了命工作估计也就如此,别墅肯定也是住不上的。

现在再来谈谈详细城市与人生的关系。我认为一个人要脱颖而出,要混的比别人更好,一定不是靠按部就班的工作。谁也不比谁笨,就靠同样的8小时,你不可能实现逆袭。想要实现逆袭,你必须要有特有的机会。人们常说“有贵人相助”,这个贵人不一定是人,它指的就是机会。我们所有人一生都在做的两件事,一个等待机会,一个是把握机会。有人会问怎么不是创造机会,我只能说,你想多了,我们不过是历史洪流中的一滴水,能掀什么浪。

等待机会靠的是不断学习、训练和经营,因为机会往往只垂青少数人,你只能努力做少数人。学习自不必说了,训练可以让人更专业。大城市的岗位由于竞争更激烈,要求更高,可以激励人继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哪怕是饭店服务员,大城市也比小城市更专业。至于经营,主要是人脉。大城市的人员层次普遍更高,比如你还是个饭店服务员,在大城市里,你的领班可能是酒店专业的毕业生,在小城市,可能就只是隔壁村里出名的坏小子。不同的人脉给你带来的机会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至于说把握机会,我就不想过多解释了。中国近20年出现了多个风口,大的如互联网、房地产,小的如电子商务、区块链。每当这些风口吹到小城市时,机会都已经变成了接盘的陷阱。你需要时刻记住,机会只属于少数人、少数人、少数人!想要成为先看到机会的少数人,要么你已经有自己的关系渠道,要么,你至少得在大城市里工作生活,站在风吹进来的地方。

以上主要讲的事业,至于生活和幸福感,我认为见仁见智了。有人喜欢小城市的人情味,有人也习惯大城市的契约精神。从生活资源生活成本来看,大城市人只要承受住了房价的考验,其他东西就很有性价比了,比如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以及日常消费,小城市人在小城市里是自得其乐,但由于收入绝对值低,绝对消费能力还是相对低的。比如同样买个iphone,大城市人花半个月工资,小城市人花两个月工资。不说了,已经隐隐感到肾疼了。


高校人才真经


这个问题对于湛江人或粤西人来说挺有意义,因为基本上我们长大后都考虑过:在本地发展还是到珠三角的大城市发展?纵横哥结合自己的和几位大哥大姐的经历,简单谈下吧。

刚毕业时,小城市的就业机会是要少一些,职业上升的空间也不大。如果作为同学,刚毕业时,大城市同学明显要比留在本地的要混得好些。就算是打工,收入也会高一些。

大城市的机会很多,如果你能力强机遇好,理论上说上升的空间是无限的。

在大城市混,信息快捷,生活节奏快,思想能跟上国际潮流,能接触很新潮的东西。但毕竟是在外地,没有归属感,竞争大,工作、生活压力大,也没时间去享受大都会的新潮。纵横哥去广州的一些景点玩,在广州的同学居然说没去过,因为没时间。

事实上,大城市的同学到40岁左右时,没有关系背景的就面临着被边缘化。打高级工的,可能被公司辞退。在机关的,哪怕是混到处级副处级,也很难有上升空间了,有些干脆辞职到民企发展。这个时候正是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还房贷,经济压力最大的时候,所以很容易陷入中年危机。

反而小城市悠闲,人情味浓,有归属感,容易有人脉关系,从小做到大,慢慢积累下来,人到中年更能发挥自己的事业,再加上房价不高,父母可以帮手,少了很多压力。所以到了三十多四十岁时候,大城市小城市的差距反而缩小了。如果自己没有能力,那更是在大城市呆都呆不下去。而如果在小城市发展得好,四十多岁正是事业上升的冲锋期。

何况现在是信息时代,一机在手,世界尽在掌握,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别会越来越小,进入了“天生我才必有用”时代。就比如自媒体这一行,给了大小城市的作者同样的平台,小城市的作者也表现得非常出色。所以,关键还是看自己。

总之,人不论在哪,只要认真学习,与时俱进,都有发展的机会,只是说机会来得早和迟而已,你们说对吗?(图为湛江霞山法式风情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