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降出“股債雙殺“,流動性究竟怎麼了?

降準降出“股債雙殺“,流動性究竟怎麼了?

週末央行降準落地,但降準並非救世主。週一股市衝高後大幅回落並,並且大類資產齊跌。如果將匯率也作為大類資產的一種,那麼昨天的市場是股債商匯齊跌。

本次央行降準劃重點如下:

  • 5000億準備金釋放,針對市場化法治債轉股,並且撬動相等量級的社會資金,即整體1萬億的債轉股資金;
  • 相關銀行建立臺賬,逐筆詳細記錄法治化債轉股的實施情況,並按季度上報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
  • 2000億針對其他銀行,則需要投放小微企業;
  • 債轉股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納入相關銀行MPA考核。

降準是否真的可以提升市場化法治債轉股和進一步釋放中小微企業貸款?這不是央行貨幣政策可以單一決定的。

央行的表態更多是呼應國務院和黨中央的態度,同時傳遞了央行的期望,最終的落實效果還需要其他部門的配合,包括其他監管部門的協調配合。而且這兩者本身都是逐步推進的,需要一定的過程和時間,因此在短期來看,降準並不能解決非標融資到期和小微企業融資的難題。

雖然,央行在具體表述上,強調了針對債轉股和中小微企業投放,並且要求納入MPA,但是實際上並沒有明確具體的細節條款、也沒有明確進度要求,因此建議和期望的意義更大,具體執行需要銀行自己把握。

降準操作7月5日實施了,意味著一次性激活基礎貨幣7000億,首先利好銀行間資金面,進而提升了貨幣乘數,但市場似乎並不買賬。

我們來看一下,流動性究竟怎麼了?

有的地方很缺錢

今年以來,在好幾個領域,明顯感覺錢不夠用了。

一、股市的流動性下降了

2018年過半,今年以來滬深兩市跌幅超過10%,總市值蒸發了7萬億。單日兩市總成交額從年初的5000億,滑落至目前的3000億左右。

二、信用債市場的流動性變差了

今年以來信用債的違約事件接連不斷,與之相應的是信用債成交量降至周均2000億的歷史冰點、淨髮行量也由正轉負。市場對民營企業信用債避之唯恐不及。

三、近期網貸平臺爆雷的特別多

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壁金融號稱民間四大高返平臺,如今已經全部資金鍊斷裂。

有的地方不缺錢

但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缺錢。

比如房地產依舊有錢。

從5月份的經濟數據看,投資、消費全面回落,唯有房地產銷售、投資一枝獨秀:

70大中城市的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8%,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6%,均為年內的最高漲幅;

5月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為61個,高於4月的58個;

5月的商品房銷售金額為1.26萬億,同比增長20.5%,創下去年7月以來新高。

此外,國債市場也不缺錢。與信用債市場冷遇相反,年初以來國債利率已經整體下行了40bp。由於國債的持續上漲,加之信用債資金外溢,今年國債成交量顯著上升,達到周成交額3000億左右的歷史峰值。另一方面,政府債券的發行從4月開始逐漸放量,並受到資金追捧。

有些人有錢

首先,廣義貨幣M2目前增速為8.3%,今年以來保持穩定。

其次,銀行總存款增速為8.9%,今年以來新增6.9萬億,與去年末一致。流動性總量並沒有大問題。

通常銀行的存款包括居民、非金融企業、政府和非銀金融機構存款等四大類。

今年以來新增居民存款3.2萬億,好於去年同期的2.9萬億;

今年以來新增政府存款2.2萬億,與去年同期的2.4萬億基本持平;

今年以來新增非銀金融機構存款1.7萬億,好於去年同期的0.7萬億。

這說明目前居民、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流動性皆良好。

有些人缺錢

與廣義貨幣M2增速的平穩相比,狹義貨幣M1增速在今年持續下滑。5月的M1增速已經降至6%,遠低於去年末的11.8%。這一數據在M1增速已經公佈的31年時間裡,位於歷史最低的10%行列。

M1主要包含的是企業活期存款,說明目前真正缺錢的是企業部門。

今年前5個月企業部門新增存款-7500億,而去年同期是增長3000億。從企業部門存款5月份增速5.9%,比去年末的8%有明顯下降,已近歷史最低值。

此外,雖然居民存款今年以來新增了3.2萬億,但其中3萬億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只有2000億,這說明居民手裡頭可以用的活錢也並不多。

有人借的到錢

從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況:

前5個月新增居民貸款2.9萬億,說明居民部門還可以大筆借錢;

新增政府債權1.4萬億,說明政府部門也可以借到錢;

新增對非金融性公司貸款2.9萬億,似乎企業部門的融資也沒有問題。

有人借不到錢

2018年1至5月,商業銀行新增對金融機構貸款-2.3萬億,其中非銀金融機構一共新增貸款1.7萬億。難道是金融機構借不到錢了?

並不是。商業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並不是真正的同業貸款,而是企業貸款的馬甲,代表的是過去幾年轟轟烈烈的通道業務、代表的是影子銀行的貸款。

因此,報表上看是金融機構借不到錢,其實是企業在影子銀行的融資渠道斷了。

2018年以來代表企業表外非標融資的兩個重要渠道——信託和委貸,一共減少了6600億,也從側面印證了是企業的非標融資出了問題,進而影響到了企業部門整體的流動性。

從事非標融資的企業通常都是難以通過銀行正規貸款融資的,也是受影子銀行監管影響最大的幾類企業,主要有三種類型:

第一類,房地產企業

第二類,融資平臺類企業

第三類,民營企業

金融機構內部由於影子銀行的收縮,以往依賴同業業務的金融機構流動性必然受到衝擊。

綜上,目前的流動性收縮主要發生在影子銀行,受影響的主要是企業部門,尤其是主要靠非標融資的企業。

按照4月份出臺的資管新規,新發的銀行理財不能保本保收益,必須向淨值型產品轉化。今年以來存量的銀行理財規模都在萎縮,新發的銀行理財大多是投向國債或者高等級信用債,這就意味著非標融資最大的買家不見了,非標資產流動性出現了系統性的萎縮。

與此同時,下半年非標到期的壓力還在加大。從央行公佈的社會融資數據看,截至今年5月份:

存量的信託、委貸大約還有22萬億;

未來半年到期的非標資產3-4萬億;

下半年到期的信託規模3.1萬億。

以上非標資產到期後,只能轉向標準化的資產,要麼是銀行表內貸款,要麼是企業債券。

自今年信用債爆發違約以來,信用債發行大幅萎縮,下半年信用債到期回售的規模接近3.2萬億,遠高於上半年的2.7萬億。信用債市場自身難保,更是無法承接企業非標融資的到期。

因此,只要影子銀行監管的趨勢不變,信用違約的風險就會繼續存在。

經濟增長承壓

流動性的收縮會對經濟產生影響。

5月份經濟數據則是流動性不樂觀的寫照:

5月份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創下3.9%的歷史新低,說明企業流動性收縮、投資能力不足;

5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8.5%,是2003年以來的新低,說明居民儲蓄意願上升、消費意願下降。

與上述兩個數據截然不同的是,5月份居民部門的信貸需求依舊旺盛,房地產銷售數據依舊高企。

房地產企業雖然融資渠道也並不順暢,但銷售回款增加,目前尚可支持其現金流。房地產投資保持高位,而這也是當前經濟平穩增長的支柱。

但目前居民信貸高速的槓桿增長率不可持續,另一方面,房地產企業現金流存在下行隱憂,這意味著當前靠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支撐或許獨木難支。

好消息是企業部門投資減少並不完全是壞事。本來製造業投資增速減緩雖然拖累了經濟增長,但是沒有新增過剩產能。

故而,目前為止商品價格和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依舊保持高位。未來即便經濟增速下滑,但只要企業盈利和就業保持穩定,其實就可以承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