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熊家长少了,孩子才能真正成长

孩子是未来,也是明天的希望,但熊孩子呢?

近年来,关于熊孩子各种奇葩行为的报道有很多,大家在注意到熊孩子可怕破坏力的同时,也把关注点放在了他的背后:熊家长。

虽然不是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或数个熊家长,但只要有熊家长的存在,熊孩子可以说是无法避免。

不过,悦史君相信没有人愿意成为熊家长,这背后一定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缺失造成的,费心费力得到熊孩子的后果,也是很心酸了。

《正面管教》:熊家长少了,孩子才能真正成长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让家长好好教育孩子呢?

还真有,《正面管教》一书就是让家长和老师们知道,既不惩罚也不娇纵,也能管教好孩子!

《正面管教》的作者是美国教育家简·尼尔森,她不仅是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冶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还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祖母或外祖母,这本书自从1981年第一版出版以来,销量超过数百万册,让数以千万计的家长学会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成为育儿方面的经典教程。

在悦史君看来,在这本《正面管教》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和善与坚定”,要做到这些,以下几个方面必不可少。

第一,父母做好分工,调剂家庭氛围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要成员,对他的教育不能丢给父亲、母亲或其他某个人,而是要齐心协力来面对。

父母的角色肯定是最关键的,如果父亲选择了和善,那母亲就要做到坚定。

《正面管教》:熊家长少了,孩子才能真正成长

两个家长有各自的分工,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也能教给孩子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

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家长还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有一个平等的交流意识,让孩子不会有压迫的感觉。

孩子正在学习、成长的阶段,犯错误或者有一些不良行为,是在所难免的,家长在其中不仅要让孩子感受到爱,更要注意寻求一种有效鼓励方式,而不是一味的苛责或袒护,真正让孩子知道正确的方向。

第二,理解孩子行为,日常习惯养成

很多家长都有体会,孩子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哭闹,甚至会缠着大人不放,乱扔玩具等等。

但这并不是孩子的错,他实际上是在寻求大人的关注,获取自己的一些权力。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转变自己的态度,首先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这些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要给自己的烦恼下个“暂停”,有效地运用鼓励来促进孩子的成长。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孩子懂得相互尊重的道理,发掘孩子的优点,让他的不良行为也转向积极的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要把鼓励、赞扬、批评和自我评价等结合起来,做出一份孩子的日常惯例表,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善用小型会议,树立良好榜样

孩子的成长,除了家长的悉心培养,也需要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参与,班会就是很有效的一个场合。

《正面管教》:熊家长少了,孩子才能真正成长

和班会相比,家庭会议的频率更多,随意性也大,要让孩子提前参与进来,安排好娱乐、吃饭等趣味,也要对家务进行讨论,孩子会有更真实的想法。

家长的性格和生活态度,对孩子的性格影响很大,如何避免消极的情绪,是家长需要控制的关键。

最后,无论家长想要孩子做什么,自己首先要有一个榜样树立起来,加强自我学习,才能让孩子真正动起来。

总体来看,悦史君认为《正面管教》还是很有价值的,对家长的作用尤其大,但其中一些篇幅拖沓重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忽略或加强学习。

不当熊父母,培养好孩子,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