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老師能不能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數據告訴你

有谁知道,老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数据告诉你

在家長普遍焦慮的當下,作為“老師家的孩子”是否有某種特別的優勢?

本次調查共收到3354份有效問卷,從調查數據總體來看,教師教育自己孩子方面還是比較成功的。

當然,教育好孩子,是家長們一生最重要的事業。這份數據又能給老師家長們帶來哪些育兒啟示?教師又應該如何利用專業優勢,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呢?一起來看看吧,對症下藥,先成為好父母,然後才是好老師。

教師教得好自己的孩子嗎?教育自家娃娃,教師焦慮嗎?

超半數教師面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感到非常和有些焦慮

有谁知道,老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数据告诉你

調查說:

調查數據顯示,教師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有些焦慮佔43.38%;非常焦慮佔6.92%;在教育自己孩子方面感到很輕鬆的佔19.02%。教師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感到焦慮,達到了佔比50.30%,這一數據值得引起關注。

“別人家的孩子”同樣影響著教師家的孩子

有谁知道,老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数据告诉你

調查說:

在影響教師家庭親子關係的因素中,58.11%的老師認為是見多了優秀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優秀,怕教育失敗,換句話說,“別人家的孩子”也同樣影響著教師家的孩子。

教師職業壓力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小覷

調查說:

另外,45.2%的老師認為學校工作壓力導致帶給自己孩子壞心情;38.85%的老師覺得沒有時間陪伴孩子;34.73%的老師認為影響親子關係的原因是自己的完美主義強迫症傾向。可見,教師職業的壓力和勞動強度不容小覷。

部分老師把更多時間花在學生身上而忽視了自己孩子的成長

有谁知道,老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数据告诉你

調查說:

在教育學生和教育自己孩子方面的區別,44.96%的老師認為更多時間花在學生身上反而忽視了自己孩子的成長;41.44%的老師因為自己做教育所以對自己孩子的學習更看重更用心;40.19%的老師認為對學生有很多方法,對自己孩子卻力不從心很無奈;25.82%的老師認為區別在於對學生側重學習,對自己孩子側重精神養育;僅有11.87%的老師認為因為自己做教育,所以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得心應手。

教師家庭比較注重與孩子心靈、精神層面的交流,但在與孩子溝通中,有超三成教師以說教為主

有谁知道,老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数据告诉你

調查說:

在和自己的孩子溝通方面,44.39%的老師和孩子經常有心靈、精神層面的交流;38.64%的老師以說教為主;14.67%的老師以聊學習為主。老師有意識對自己孩子注重精神養育,但以說教為主的比例仍較高,這也是很多教師的職業通病。

除了這些,通過調查數據分析,我們還得出:大多數教師家庭都親自養育孩子,家庭夫妻關係和諧有愛、親子關係比較親密融洽;大多數教師對自己子女的期望更注重身心健康,教師子女的課餘時間多以運動、閱讀、旅行為主,說明教師對自己子女比較注重全面發展,而不僅僅侷限於學科知識的學習。

不過,雖然教師家庭存在一些教育自己子女的問題,但總體來看,教師教育自己孩子方面比較成功。

哪些因素會對教育孩子產生影響?

親自養育比老人幫著帶的老師在教育自己孩子方面情況更好

調查統計表明,父母親自養育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這一點不僅僅針對教師家庭,對大多數家庭都有一定的啟示。

親自養育的父母覺得教育自己孩子很輕鬆的佔20.92%,老人帶的僅佔12.55%;反之,感到有些焦慮和非常焦慮的比例,親自養育的佔48.56%,老人帶的更是佔到了55.6%。

有谁知道,老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数据告诉你

父母親自養育的家庭親子關係融洽的佔83.01%,老人帶的佔72.6%;反之,親子關係冷漠緊張的,親自養育的佔2.54%,老人帶的則佔2.82%。

認為教育孩子比較成功和非常成功的,親自養育的父母佔48.35%,老人帶的僅佔34.95%;而比較失敗和非常失敗的,親自養育的父母僅佔10.44%,老人帶的則佔到了15.12%,差距非常明顯。

夫妻關係對孩子的教育影響非常大

調查結果顯示,夫妻關係對個體的幸福度,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極為重要。

夫妻關係和諧有愛的老師的幸福指數(感到非常滿意,很幸福)達到60.04%,而夫妻關係冷漠壓抑的幸福指數僅為2.53%,夫妻關係緊張的幸福指數為0;反之,夫妻關係和諧的老師感到焦慮的僅為16.97%,夫妻關係冷漠壓抑的老師焦慮指數達到74.68%,夫妻關係非常緊張的老師焦慮指數為72.73%。

有谁知道,老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数据告诉你

夫妻關係和諧有愛的老師對孩子教育感到非常有優勢的佔35.73%,而夫妻關係壓抑冷漠和非常緊張的老師家庭認為教育孩子有優勢的僅佔17.09%和13.64%;反之,認為教師職業對教育自己孩子沒什麼優勢的,也受到夫妻關係的影響較大。

在認為教育孩子比較成功和非常成功方面,夫妻關係和諧有愛的老師佔53.87%,夫妻關係壓抑冷漠的和非常緊張的僅佔18.35%和13.64%;反之,在教育孩子方面比較失敗和非常失敗的,夫妻關係和諧的佔6.51%,夫妻關係冷漠壓抑的則佔30.38%,夫妻關係緊張的更是高達45.46%。

養育孩子過度焦慮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父母過度的焦慮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家庭教育焦慮程度不但影響幸福指數,對夫妻關係的影響也極大。不焦慮很輕鬆的教師家庭夫妻關係和諧有愛的佔72.88%,而有些焦慮和非常焦慮的教師家庭夫妻關係和諧的僅為47.9%和31.9%;反之,不焦慮的教師家庭夫妻關係冷漠壓抑非常緊張的僅為1.88%,而有些焦慮和非常焦慮的教師家庭夫妻關係壓抑冷漠非常緊張的佔到了6.39%和12.93%。

父母的焦慮程度對親子關係的影響也很大。不焦慮的老師親子關係親密融洽的高達97.96%,非常焦慮的老師則為41.81%;親子關係緊張冷漠的,不焦慮的老師僅佔0.16%,非常焦慮的老師則高達18.97%。

有谁知道,老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数据告诉你

在影響親子關係這一選項上,見多了優秀的孩子怕自己教育失敗的,不焦慮的老師佔36.83%,非常焦慮的老師佔到了73.71%;過分關注學業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精神成長的,不焦慮的老師僅佔7.84%,非常焦慮的老師佔到了42.24%;學校工作壓力帶給孩子的壞心情,不焦慮的老師佔31.97%,非常焦慮的老師佔55.6%。

有谁知道,老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数据告诉你

作為教師,在教育自己孩子方面,認為非常有優勢的,不焦慮的老師佔63.79%,非常焦慮的老師僅佔6.9%;認為沒有優勢,反而因此職業疏忽了自己孩子的,不焦慮的老師僅佔14.11%,非常焦慮的老師高達76.72%。

在自我評價孩子教育的成功率方面,不焦慮很輕鬆的教師家庭認為孩子教育比較成功和非常成功的比例高達90.13%,有些焦慮的教師家庭僅佔25.56%,而非常焦慮的則只有3.88%;反之,不焦慮的教師家庭認為孩子教育比較失敗和非常失敗的比例僅為0.47%,有些焦慮的教師家庭佔14.5%,非常焦慮的家庭更是高達63.79%。

如何利用教師專業優勢,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調查數據還得出,很多老師認為教師職業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弊大於利。

那麼,這份調查數據給教師家長帶來了哪些啟示?教師應該如何利用專業優勢,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記住這5點,或許,教育孩子沒那麼難。

擁有幸福感的教師,才能教出幸福的孩子

調查中,在關於“老師的幸福感如何”這個題目中,36.14%的老師感到非常滿意,很幸福;37.78%的老師幸福感一般;21.65%的老師偶爾會鬱悶,感到不太幸福;4.44%的老師幸福指數很低,非常不滿意現狀。

可見,教師的幸福感總體不錯,但26.09%的教師幸福感低下,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要知道,一個不幸福的老師很難培養出幸福的孩子。

教育不只是教書,教育還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影響。雖然教師在工作上面臨多重壓力,但與生機勃勃的孩子們朝夕相處卻是簡單快樂的,看“早晨七、八點鐘的太陽”在自己的關照下成長是充滿成就感的。

希望教師把這些美好的體驗當作工作的回饋,用更積極自信的狀態營造高效互動的課堂,用更樂觀、豁達的心態對待生活的瑣碎。所謂言傳身教,做一個有幸福感的老師,你的孩子也會在耳濡目染中變得從容淡定,更願意感受那些微小卻美妙的幸福。

有谁知道,老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数据告诉你

對子女抱有合理期待,不過度焦慮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但對於孩子教育的關注需要把握好度。特別是從事教師職業的父母,看到的優秀孩子很多,因此也對自己的孩子給予很高的期望。然而欲速則不達,焦慮過高,給孩子帶來無形的壓力,其實是讓他們在成長路上背上擔子;若不順意,還會使孩子產生挫敗感,喪失信心,這都與教育的本意背道而馳。

教師在家庭教育中要以鼓勵和表揚為主,相信孩子的能力和價值,相信總有一個領域能讓他們發光發熱,從而給予他們更加自由開闊的成長空間。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會讓每位家庭成員都擁有幸福和力量,當然也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積極影響。一方面,教師要維護好夫妻間的感情,為孩子提供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環境;另一方面,努力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多陪伴、多溝通,讓孩子充分信任家長,繼而達到更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有谁知道,老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数据告诉你

先成為好父母,然後才是好老師

每個人在形成完整人格的青少年時期,都特別需要父母的愛與陪護。如果教師家長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出現“燈下黑”問題,縱使桃李遍天下,對自己孩子來說都是不公平的。為人父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摸索總結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是一種教育能力的體現,也是責任的承擔。

同時,不要“好為人師”,不要把工作的狀態帶到家裡來。教師在學校要嚴格履行自己作為教師的職責,回家後應該立即轉變角色,變成一個溫柔賢惠的好媽媽、開朗愛玩的好爸爸,要做孩子的朋友。

注重與孩子的精神交流,減少枯燥的說教

教師家長習慣以人師形象對待孩子,不遺餘力進行說教,可能會讓孩子感覺嘮叨,心生厭倦甚至產生抵制、逆反、自卑的心理。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以平等、坦誠的態度,進行心靈與精神層面的交流互動。

比如傾聽孩子犯錯時的內心想法,對症下藥;多分享勵志、感人的名人故事;多鼓勵孩子參加文化活動,培養其文化修養等。在這般和諧的交流中,幫助孩子建立對美、對真知、對學問的尊重和信仰,或許會比干巴巴的說教,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來源丨中國教育報

往期精彩回顧

有谁知道,老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数据告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