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灵璧人要感谢这个人,如果没有他就没有灵璧县!

唐元和四年,也就是公元809年,因为是唐朝的中晚期,藩镇割据,因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性,唐朝在汴水之上设置宿州,取周朝古宿国为名,州治设在虹县(今泗县),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宿州废;太和七年复置宿州,迁治今埇桥区。

宿州灵璧人要感谢这个人,如果没有他就没有灵璧县!

年代久远,地图略有出入,徐宿当时以古陴湖为界

北宋时期,宿州升为防御使,设保靖军节度(或写作保静军),杨家将杨继业之弟杨重勋就曾任宿州刺史、保靖军节度使。宿州当时为上州。古代的上州,辖临涣、符离、蕲县、虹县四县,南以淮河为界,可以算的上是大城市了,北宋的宿州城,在汴水之上,是北宋的通都大邑,逆汴水而上就是北宋的南京宋州(今商丘),过了宋州就是帝都汴京,极度繁华,北宋末年甚至人口规模远超宋州和徐州,而宿州城是唐朝藩镇割据时期仓促建立起来的城池,周围仅6里,濠8里,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需要,急切需要扩城。

宿州灵璧人要感谢这个人,如果没有他就没有灵璧县!

宋元祐年间,宿州知州周佚上报京城,修建宿州外城周围12里,形成内外三城,两河环城,一水穿城的格局,朝廷当时已经奏准,并拨款一万贯,准备来年动工,工期5年。同年,宿州虹县(今泗县)零壁镇人户靳琮等,上报乞改零壁镇为县。

宿州灵璧人要感谢这个人,如果没有他就没有灵璧县!

然而,当时作为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新除兵部尚书的苏轼,途径宿州,访得宿州修建外城和零壁镇撤镇建县一事,像朝廷写了一纸《乞罢宿州修城状》,文中直言:“宿州自唐以来,罗城狭小,居民多在城外”。罗城,外大城也。子城,内小城也。罗城是指当时宿州现有的宿州城墙,宿州的内小城就是保护州署的小城,今宿州环城北路的那段城墙就是保护古州署的那段城墙。

宿州灵璧人要感谢这个人,如果没有他就没有灵璧县!

“本朝承平百余年,人户安堵,不以城小为病,兼诸处似此城小人多,散在城外,谓之草市者甚众,岂可一一展筑外城。近年周秩奏论,过为危语,以动朝廷,意谓恐有盗贼窃据,以断运路,遂奏乞展筑外城一十一里有余,役兵及雇夫共五十七万有余工……”“看详得元只是本镇官势有力人户,意欲置县,增添诸般营运,妄有陈状。寻准敕依奏,依旧为镇。后来有转运使张修等及知州周秩别行奏请,却欲置县……而本镇去虹县六十里,至符离县一百二十里,至蕲县一百里,即非地远,又至符离县,各系水路,本不须添置一县。委只是本镇豪民靳琮等私自为计,却使近下人户一时出钱,深为不便。”

文中直言宿州知州和灵璧豪民“不知本州有何急切利害?”

最终,因为苏轼,宿州展城一事就此作罢,而灵璧撤镇建县工程已经动工,不得已“却于已支赐一万贯钱内,量新置县合用数目,特与支拨修盖了当。”

宿州灵璧人要感谢这个人,如果没有他就没有灵璧县!

历史记载,苏轼和宿州知州交好,并送墨竹画一幅,成为宿州一景,苏轼和宿州学正刘泾也很要好,但这个宿州知州并不是周佚,可见当时苏轼和周佚的关系并不好,说他只是一己之私也未可知,但苏轼的《乞罢宿州修城状》是以仁政的角度考虑,是对是错?就如同今日很多人看见城市扩张,心疼耕地一样,不管怎么说,宿州在古代永远的失去了扩城的机会,今宿州古城和唐朝规模无异。

如果当年没有零壁镇人靳琮,可能就不会有今日的灵璧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