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科技高勝利:人生就是跟自己比拼,對錢沒什麼“感覺”

“創業之後,我們自然而然地希望接觸到資本方,瞭解資本市場及其背後的邏輯,是我來沙丘學院學習的初衷。”高勝利說。

端午節假期的前一天,三角形科技創始人、沙丘學院2017春季班學員高勝利接受了沙丘學院的回訪。這位一年前還有點兒靦腆、內向的創業者,如今已經是沙丘學員眼中的傳奇人物。

三角形科技高勝利:人生就是跟自己比拼,對錢沒什麼“感覺”

三角形科技創始人兼CEO 高勝利

在高勝利的辦公室內,簡單擺放著兩臺大小不一的地球儀以及兩艘象徵著揚帆起航的帆船。桌面上,是一臺醒目的三角形主機——這是三角形科技的標誌性產品——隨著三角形主機的上市,高勝利已經把自己的公司從70人發展到200人,在區塊鏈應用領域嶄露頭角。

實際上,在沙丘學院短短一年的學習時間裡,高勝利通過自身對事業的執著,通過藉助沙丘學院這一平臺匯聚多方創投圈資源、人脈,與資本市場的大佬們做朋友,不僅成為一位帶領公司高速發展的創業者,同時還蛻變成投資圈內小有名氣的新銳投資人。

以下是採訪內容整理,enjoy:

01

投資邏輯就是四個字——識人斷事

眾所周知,投資分很多階段——包括從種子、天使、VC再到PE,每個階段的邏輯都不太一樣。在我看來,投資的邏輯最主要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識人斷事”。

我們學了很多理論,在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我覺得核心是人,特別是在天使階段,我覺得識人可能比斷事更重要。

因為人對了,很多事情可以慢慢去梳理。如果人不對,想要改變一個人很難的。因此我們要首先把“人”看明白,然後再看這個“事”自己能不能看懂,之後再考慮這個事能做多大。

實際上,企業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挑戰,包括如何把投資人的利益跟公司團隊的利益,以及創始人的利益結合在一起?這是非常重要的。

儘管每個人都是逐利的,但如果大家願意為了一個非利益的事情去努力,達成更高的共識,一定會讓這個企業走到一個更長遠的終點。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把企業發展的短期利益和長期願景很好地結合起來,那麼這種團隊之間的關係就是非常理想的。

換句話說,做投資就是“識人斷事”——怎樣才能把創始人以及他的團隊看明白?包括如何判斷他們是否適合創業?他們有沒有創業的這種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他們做的這件事情靠不靠譜?我們能不能幫到他?這都是投資人決策的關鍵所在。

三角形科技高勝利:人生就是跟自己比拼,對錢沒什麼“感覺”

很久以前,有一家公司的老闆曾經跟我講過這樣一個小故事——他說,你請人幫忙去買西紅柿,可能會遇到三類人:

第一類人會問你去菜市場的路怎麼走,甚至走到半路還給你打電話,問你哪個路口拐彎等等;

第二類人是你讓他去買西紅柿,他直接就去了,然後把西紅柿買回來給你;

第三類人是他不僅直接去買了西紅柿,順便還帶了兩根黃瓜回來,他說今天黃瓜還行,我跟賣菜的老闆砍了砍價,讓人家送了兩根黃瓜。

這個故事的重點在於:我們看一個人的時候,首先看他有沒有獨立判斷、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能力;其次,我們要看他的思維夠不夠敏銳。在我們三角形科技的企業文化裡,敏銳是放在第一位的,這是對所有員工和所有合夥人的要求。你要知道你去幹嘛,然後把最好的結果拿出來。

再舉一個例子:我身邊的一個朋友,是個女孩,剛到公司時做前臺,現在已經是這家公司的副總了,基本上公司老闆什麼都不管,一年幾個億的公司規模讓她來管。

公司老闆為什麼這麼放心她?源於她上班第一週的時候,老闆交代她讓她去對面書店買鋼筆——老闆當時給了她200塊錢,告訴她那支鋼筆180元,結果她到了書店一問,那支鋼筆要價160元,她又跟書店老闆砍了砍價,花了120元把鋼筆買回來了。

幾年以後,當這個女孩在公司已經做到管理職位了,老闆有次跟她聊天的時候說出了秘密:在她來公司之前,上一個前臺是被開除走的。為什麼?因為老闆告訴那個前臺鋼筆是180元,結果前臺買回來就是180元,其實老闆買過這支鋼筆是160元。所以,用120元就把鋼筆買回來了的這個女孩,後來一直得到老闆的提拔。

這個故事說的是考驗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但我認為,如果一個人做事情具備一定的敏銳力,那麼在道德觀上,他就不會那麼貪婪。

所以,我們在跟創業者接觸的時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把一個人看明白的,這需要通過一些小任務小事情,去觀察他能否給你一個完美的答案。

通過一些小事,我們起碼能判斷出一個人做事情的邏輯、方法,判斷他有沒有用心在做。另外,一個人的格局是不是夠大、學習能力是不是夠強、理解事物的能力是不是夠快,也都很重要。

我相信好的投資者一定會觀察方方面面的一些小細節——在短短一個月內通過幾次小事,儘可能看清一個人的本質,而不是盲目地、感性地去判斷。

02

從打工到創業,因為喜歡所以執著

我是1999年來北京的,當時學的是平面設計。那時候平面設計的人才特別少,就像現在的區塊鏈的工程師一樣。平面設計那時候以戶外廣告、封面設計等為主,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平面設計。

從學平面設計到做硬件,喜歡拆機器裝機器,其實所有的選擇都是因為自己喜歡——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仔細琢磨,然後每半年我都會對自己有一個評價。不管工作和生活中有多少困難,有多少讓自己不滿意的地方,關鍵在於只要自己比半年前進步了,我覺得就可以接受。

正因為此,這十幾年的工作我換了很多地方,都對我的成長十分關鍵,對我今天自己創業也有非常大的幫助。從我來中關村做零售,到後來到神州數碼做分銷,再到微星,到新加坡上市公司偉仕佳傑,再到美國優派,所有這些經歷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非常可貴的。

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從一個產業最底層的銷售,到負責一個大區域的分銷渠道,再到更大的分銷公司負責產品,從負責產品開發到整個品牌營銷推廣,讓我幾乎瞭解了整個產業,這對我創業是非常有幫助的。

2014年,我跟幾個小夥伴一起創立了三角形科技。在自己創業的公司,我也要求我們要不斷試錯、不斷進步——無論工作和生活中有多少困難,有多少讓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只要我們一直在進步,那我們就可以繼續再往前走。

我覺得做任何事情,首先是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而不是隻考慮要錢、要資源這些事情,因為任何人的成功都是先從認知開始的——如果一個人走了半生,前面做的事情對你沒有什麼幫助的話,那你可能白活了。實際上,每個人的積累不僅僅體現在認知上,還體現在做人上——做人不坑、不騙、講誠信,身邊自然會有很多朋友,一點一點積累起人脈。認知和人脈的積累決定了你的事業能做多大。

其次就是用心——如果一個人專心做事情,可能你每半年都會有很大的提升。你會發現那些經常不見面的人,過一段時間就會變得很優秀,感覺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那這樣的人在學習能力和做事的用心程度上都是很棒的,這些都是很關鍵的。

當然專注也要看你的精力花在哪裡,是專注在某些事情上還是花在某些人身上,這個邏輯是不一樣的。我個人覺得我可能不太善於交際,所以我更專注於做事情,會用心去思考一些事物本質上的東西。其他的比如運氣啊、機會啊,這些因素也會助推一個人的成功。

03

用不同的視角看世界

最近因為我們做區塊鏈的項目壓力會比之前要大,所以睡得會比較少。我們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思考產品,思考公司現在和未來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公司的戰略方向。

企業還要融資,投資人還有訴求,你怎麼讓股東也能達到相對滿意的預期,這個是很難的。所以,你會發現你需要幹更多的工作。

所以,我不會因為有多少錢就變得很膨脹——你有錢了,買個好車;沒錢了,差一點兒的車也能開,只要你一直努力,一直去奮鬥就可以了。所以我個人對錢沒什麼感覺,有錢沒錢都一個樣。

我覺得,一定要對社會有所貢獻,要做出獨特的價值,要做出獨特的產品。這實際上也是我經常跟大家講的,當我們用眼睛去看這個世界長得是什麼樣子的時候,發現到處都是圓的方的,如果這裡突然有一臺三角形的物體,它就顯得很特別,而且非常穩定,給人非常踏實的感覺。

現在我們還有一塊業務是做電商的服務,做眾籌的服務,其實這是我最早創辦公司時的業務。當時我們在京東眾籌也算是跟京東金融一起做一些事情,是京東金融生態裡面的一小部分,主要工作就是幫助一些初創公司把它們產品的優勢展現出來,幫助人們用不同的視角看這些產品,這也是做營銷的價值所在。

當初也是機緣巧合,因為蔡丹楓(楓聲傳媒創始人,沙丘學院2017春季班學員)也是我們沙丘學院的同學,她那邊有一個京東眾籌館,我又想在上海設立公司,後來聊了聊,我們就一起合作了。

三角形科技高勝利:人生就是跟自己比拼,對錢沒什麼“感覺”

三角形科技創始人兼CEO高勝利&楓聲傳媒創始人蔡丹楓

我很清楚,做生意賺錢是一方面,但是如果你想賺更多的錢,做更偉大的事情,首先要有團隊。所以通過幫助很多創業公司在京東上做眾籌,幫助很多公司把它們的產品電商化,我們切入了京東的生態,搭建了我們自己的團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我們知道做服務不一定能夠規模化,能夠規模化的還是產品。因此在做電商眾籌服務的過程中,我們拿出來一些利潤,去孵化一些技術,孵化自己的硬件產品——三角形的mini PC。

就在這時候,剛好遇到了一個巨大的機會——區塊鏈的機會,我們就評估、論證,發現我們做的產品,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和雲計算技術,實現去中心化的IaaS基礎設施,這是和當前業界主流完全不同的視角,也是我們的機會所在。

04

結合區塊鏈,在價值互聯網繼續做“端”的事情

對於區塊鏈的應用,我覺得還是要不停地去學習和研究這裡面的機會與風險。

移動互聯網時代,兩家比較成功的公司,一個是蘋果,另一個是小米,也都是在用不同的視角看世界——它們最厲害的是打造了自己的一個生態,而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思考和學習的。

其實,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引擎,我個人認為是蘋果。這不僅僅是因為喬布斯發明了電容屏,讓人們可以直接用手去觸控,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而且還構建了一個平臺,聚合而成一個生態——一個移動互聯網的生態。

顯然,技術一定有一天可以改變用戶的體驗,雖然最初的移動終端的體驗並不好,但移動互聯網的趨勢,是很早以前,早在我還在做總代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

同樣的,區塊鏈一樣也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因為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是更穩定和更安全的,雖然目前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

我們認為,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把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辦公室裡的PC的平時不用的CPU、硬盤等閒置資源,以及Internet上行帶寬資源利用起來,形成分佈式雲計算基礎架構中的一個節點,構建下一代的雲計算——霧計算。

通過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技術,我們會有一個算法,計算出AAC token(數字貨幣),來獎勵那些貢獻節點資源的人。

同樣,我們的三角形主機也是一臺電腦,預裝正版Win10和Intel最新的處理器,造型小巧而獨特,具備PC的完整功能,也是下一代雲計算——銳角雲中的節點。

三角形科技高勝利:人生就是跟自己比拼,對錢沒什麼“感覺”

造型精美的三角形主機

我們的token是跟新加坡的一個基金會合作,我們相當於幫他們提供技術服務,然後整個token是獎勵到社區的用戶。隨著社區用戶的增加,隨著應用的增加,token的價值就會慢慢提升。

社區用戶拿到token之後,不僅交易所可以買賣,同時還可以利用我們的token再激活他自己家中的其它電腦進行挖礦,成為銳角雲的礦工。此外,越來越多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應用,也需要一個去中心化的雲基礎架構來支撐,因此AAC未來還可以兌換很多去中心化的應用。

從這一角度,銳角雲不僅僅是三角形主機終端,而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的硬件生態和軟件應用生態。

所以,未來能夠留下來的不是所謂的空氣幣,而是能真正做出價值的token。這些token一定有落地應用,能幫助用戶真正解決問題。

未來,如果在全球我們有1000萬這樣的用戶,那體量就已經很大了。當然第一步,我們還需要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因為可以預見,未來包括智能手機、PC在內的所有的終端,有token的和沒有token的端的用戶使用習慣是不一樣的。

在下一個互聯網時代,也就是價值互聯網的時代,你在網上發生的每個行為都會被價值化,任何一個在線的行為都可能會跟token結合。從這一角度,將來最有機會的公司一定是做端的公司,也就是做PC跟做手機的公司。

當然對於區塊鏈來說,端,也就是節點,在全球分佈得越分散越好,所以我們已經開始佈局全球,從北京、深圳、上海,到臺灣、新加坡、韓國、日本,以及在美國的西雅圖、洛杉磯等地都有覆蓋,對接當地的市場。

另一個角度,我們做硬件產品,你的上游供應鏈是以量取勝的,如果沒有銷量就沒有話語權,拿不到更好的資源。所以你只有做全球的市場,全球的佈局,才可能有更大的銷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今年年初到現在,人員規模從七八十人到近200人發展迅速的原因之一。

05

軟件定義一切

人員迅速擴張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的技術開發人員迅速擴張。

之前提到蘋果和小米,它們都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受益者。像小米的雷軍,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先從手機的room,也就是小米的UI去做,從硬件到軟件再到整個生態。

在價值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仍然是整個生態中的重要一環。所不同的是,手機和PC之間的關聯會更緊密,不止是蘋果手機和MacBook之間的統一賬戶,因為手機可以更方便地管理自己的所有終端資源和價值共享。

我們除了在PC端跟微軟合作以外,我們正在研發自己的區塊鏈手機,在搭建自己的room和UI,也做了自己的區塊鏈錢包等很多跟token相關聯的事情。圍繞著手機跟PC,未來可以衍生出來一系列各種各樣的產品和應用,所以我覺得未來的機會是巨大的。

說到底,我們其實是在第二代的互聯網——價值互聯網繼續做端的事情。所不同的是,今天的端不再簡單是Wintel組合或者安卓高通組合,而是要在上面搭自己的技術平臺和生態。

我覺得,目前市場上有很多號稱是區塊鏈手機的產品,它們借概念去宣傳、融資的成分更多,但是到底有沒有想清楚區塊鏈該怎麼做,真正解決用戶問題,其實是有挑戰的。

我們做企業,要考慮能為用戶帶來什麼價值?用戶是上帝,最終還是要取之於用戶,用之於用戶。

所以,一個好的投資人首先是會賺錢,同時賺到錢是要去回饋的。也許講社會責任感太大,首先我們還是要把自己身邊的事情處理好,還是回到做人,如何保持敏銳力的同時,在道德觀上不坑、不騙、講誠信。

我覺得如一定要講社會責任的話,那就是“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如果窮的話,責任就是把自己照顧好,把身邊的人照顧好;如果想做大事業,就要去考慮長遠、更高的共識,為社會做努力。

這時候,一定有很多優秀的人才會跟企業這個長遠的目標一起成長。如何能讓能者多勞,其實也是區塊鏈的精神,是智能合約的精神。軟件體現出來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共識。

我希望那些對公司有重大貢獻的、對社會有重大貢獻的,付出了他們的精力和心血、沒日沒夜加班的努力的人,能夠生活的更好。相信這也是大家的共識。

後記:

在採訪過程中,談及生活中的業餘愛好,沒想到他的第一愛好竟然是下象棋。“因為我覺得象棋是不賭什麼東西,真的是要去花很多年一直去學,你的棋藝要不停的進步的。能沉得住氣的、慢慢打的人最終可能會勝;沉不住氣的,急於獲勝的人往往會輸。做事情也是一樣的,能沉得住氣很難,有時候你一沾輸贏,又帶籌碼的話,你就很難沉得住氣了。”

而問及他在2018年的小目標,他略一沉思,這樣答道,“我覺得我一直的目標就是做出來產品讓用戶喜歡。”

這個目標足夠樸實,也足夠務實。我們也相信,這樣一位踏實肯幹的創投青年,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在創投事業上,能夠旗開得“勝”。

三角形科技高勝利:人生就是跟自己比拼,對錢沒什麼“感覺”

沙丘學院2018秋季班報名通道:https://jinshuju.net/f/A3YT53?x_field_1=jrt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