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销售目标达不成?

本文将通过一个层次来讲解如何制定一个好的销售计划:

魂:理解制定目标的背后逻辑和规律。

前两天连载了两篇文章:

今天给大家分享境界三。这三重境界都是说如何更好的制定销售计划的。

为什么你的销售目标达不成?

境界三:魂

在理解客户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讨论,应该从什么角度出发制定目标?下面这一段比较复杂,涉及不少专业概念,需要点耐心。

  • 一个公式

先让我们看个公式:

LTV>3CAC

客户终身价值>3获客成本

这个公式涉及两个指标:

①CAC 是 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 的缩写,意思是“客户获取成本”。

②LTV 是 Life Time Value 的缩写,意思是“客户的终身价值”。

在资本市场会提这样的一句话,LTV>3CAC的SaaS企业服务公司才值得投资。

因此对创始团队来说,他们往往要拿这个公式和这些数据说事,证明自己项目的合理性。同时他们也会根据这一公式去调整销售策略。

  • 这个公式怎么算?

这个公式看起来很简单,就是用LTV去除CAC,然而不少人却算错了。

1.CAC 。

2.LTV。

很多人理解LTV为这个客户在整个客户流程中给我带来的收入,其实是不对的,正确的理解应为利润

LTV的计算公式是:(某客户每的购买频次×每次的客单价(ARPU)×毛利率)×(1/月流失率)

在中国怎么算LTV和CAC?

在中国你更需要理解公式背后的逻辑,而非计算数字。因为在中国,这个公式是不可控的。

首先,LTV>3CAC中的3倍数是国外的数据总结,与国内情况不同。

其次,国内的公司没有这么久的历史数据可以算LTV,这是不现实的。

最后,就算公式成立,创业阶段的销售团队也一定要关注回款周期。假如花了很多钱获取客户,但一年后才开始回款,中间变数多,企业风险就相应提高。(PBP: Payback Period ,回款周期。PBP越短,越有利于公司的现金流和再投入,也能减轻公司的融资压力等。)

那为什么我还要认真的提出这个公式?因为它仍具有指导意义。

虽然我们没法得知多少流失率才是健康的,但我们知道降低流失率是值得的;我们也不知道多少获客成本才是好的,但我们知道优化成本是对的。

所以对做目标来说,应该掌握背后的逻辑,考虑到如何利用这个公式中的因素来如何提高数据,我们要做的是确保LTV>CAC。

  • 那么如何执行?

1. LTV↑

再来看一遍LTV计算公式,(某客户每的购买频次×每次的客单价×毛利率)×(1/月流失率)。

其中毛利、ARPU(每次客单价)、留存率这三个数字影响LTV,那么下面三件事可能是我们计划要做的:

①降低开发成本,让毛利高起来。

②招聘CSM经理提高客户留存率。

③提高销售团队的能力,以提高每个客户单价。

2. CAC↓

前面的CAC计算中,我们也说到,分渠道的成本计算可以优化成本投入结构,了解每个渠道的CAC是做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是招聘更多一线销售员,招聘更多KA销售,或者是使用商理事降低成本?就看产品和团队本身的情况了。

为什么你的销售目标达不成?

最后费大家总结一下

以上就是计划哪里来、怎么定的背后逻辑。

对创始人和高管来说,理解这些内容才能懂得投资人在问什么,在说什么,想要什么。而准确理解并应用他们,才能更好的与投资沟通。

对普通员工和中层管理者来说,理解这些内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老板会定这个目标给他。在完成工作和获得个人发展上,站得高看得远。

最后举一个C端的例子做结尾——滴滴从打车入手,打通专车、快车、二手车、巴士、代驾,又收购了单车业务,之后或许还有二手车、新车、保险……总之,一切与出行有关的生意他都能掺上移交,拥有如此巨大的LTV潜力,是投资人愿意把大量的钱砸在CAC上抢用户的基础。同理摩拜也是,这就是这个逻辑的奇妙之处。


为什么你的销售目标达不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