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析」夏至了,这些考点了解一下

考点1:最早被确定的节气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并非指夏天来到,“至”为极致的意思。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太阳光对地球的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此时万物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到达极致,夏至日后,阴气开始慢慢生发,是一年中阴阳盛衰的转折点。在这一天,阴气初动,所以,夏至又称“一阴生”。

夏至有三个标志性物候。一候鹿角解:鹿的角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二候蜩(tiáo)始鸣:蜩即夏蝉,俗称“知了”,夏至后因感阴气生,雄性的知了便鼓翼而鸣;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湿地中出生而得名,此时白昼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

考点2:夏至习俗

祭祀土地: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明清两代帝王每逢夏至日,都会率领众臣到地坛进行祭地活动,期盼社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送夏:“人家有嫁女者,在五月前,必备纱葛之衣赠之,曰‘送夏’。”一般是送女儿、女婿度夏衣装,有些大户人家还要送去芭蕉扇、折扇、宫扇及时令食物等。《酉阳杂俎》: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抚琴:夏至来临 ,抚琴静心。抚琴首须心静,才能体会到“无声之乐,至静之极”的意境。正应了“心静自然凉”的俗语。

戴枣花:夏至时节,枣花盛开,一些地方的妇女们便一起去采集枣花,然后戴在头上。

考点3:食俗

夏至面:夏至是新麦收获的时候,人们用新麦制作“喜面”,是喜庆年丰的最好方式。夏至吃面也有尝新之意。俗话说“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产麦的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馄饨:在南方会吃馄饨。“馄饨”与“混沌”谐音,吃馄饨有打破混沌、开天辟地的寓意。

荔枝:岭南人夏至的必备,民谚说“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夏至吃荔枝,可以滋阴养颜。

考点4:夏至诗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白居易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至日作》(唐)权德舆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夏至避暑北池(唐)韦应物

考题演练

2016-杭州萧山-26.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代流传的智慧,可以反映季节变化,那么二十四节气口诀中“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第二个“夏”是指( )。

A. 立夏

B. 夏雨

C. 夏至

D. 夏露

【答案】C

【解析】“夏满芒夏暑相连”是指夏天的六个节气,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其中第二个“夏”是指夏至。故本题选C。

2017-兰州其他-单选-48.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

A. 芒种

B. 小满

C. 立夏

D. 夏至


【答案】D

2016-淮北不动产39. 每天,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都是与太阳同时升起的,一年中升旗最早的一天应是( )

A. 立春日

B. 立夏日

C. 夏至日

D. 冬至日


【答案】C

【解析】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太阳在北半球升起最早,落下最晚。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