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為何非向秦王要六十萬的兵力才肯出山滅楚?

王翦為何非向秦王要六十萬的兵力才肯出山滅楚?


此文意在以秦將王翦六十萬兵力滅楚的戰爭典例幫助大家理解《孫子兵法·形篇》。先來看該篇原文:

王翦為何非向秦王要六十萬的兵力才肯出山滅楚?

釋義

孫子說:從前善於用兵打仗的人,先要做到不會被敵方戰勝,然後捕捉時機戰勝敵人。不會被敵人戰勝的主動權要在自已手中,能否戰勝敵人取決於敵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於打仗的人,要能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但要想把絕對地戰勝敵人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勝利可以預知,但是不可強求。

想要不被敵人戰勝,防守要做得嚴密,進攻要得當。實行防禦,是由於兵力不足;實施進攻,是因為兵力有餘。善於防守的人,隱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於地下;善於進攻的人,展開自己的兵力往往能讓敵人猝不及防。所以這樣才可以保全自己,又能奪取勝利。

王翦為何非向秦王要六十萬的兵力才肯出山滅楚?

預見勝利不超越一般人的見識,這算不得高明。通過激戰而獲勝,即使是普天下人都說好,也不算是最高明的。這就像能舉起秋毫稱不上力氣大,能看見日月算不得眼神好,能聽到雷霆算不上耳聰一樣。古時候所說的善於打仗的人,總是戰勝那些客易勝的敵人。因此善於打仗的人打了勝仗,既不顯露出智慧的名聲,也不表現為勇武的戰功。他們取得勝利,是不會有差錯的。之所以不會有差錯,是由於他們的作戰措施建立在必勝的基礎之上,能戰勝那些已經處於失敗地位的敵人。

善於打仗的人,總是確保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同時不不會放過任何擊敗敵人的機會。所以,勝利的軍隊總是先創造獲勝的條件。而後才尋求同敵決戰;而失敗的軍隊,卻總是先同敵人交戰,而後企求僥倖取勝。善於指導戰爭的人,必修明政治,確保法制,從而掌握戰爭勝負的決定權。

兵法的基本原則有五條: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數”,四是“稱”,五是“勝”。

敵對雙方都有土地,有了土地就會產生土地大小不同的“度”的問題;雙方土地面積大小“度”的不同,就會產生物資的“量”的問題;雙方物資多少的“量”的不同,就會產生能動員和供給兵卒的“數”的問題;雙方兵力的“數”的不同,就產生軍事力量輕重對比的“稱”;雙方力量輕重的“秤”的不同就會產生勝敗。

王翦為何非向秦王要六十萬的兵力才肯出山滅楚?

勝利的軍隊之於失敗的軍隊猶如“鎰”對比“銖”一樣,佔有絕對優勢,反之亦然。勝利者指揮軍隊作戰,就像在萬丈懸崖決開山澗的積水一樣,所向披靡,這就是軍事實力的“形”。

典例

戰國末年,秦將王翦大勝楚軍的成功戰例,就證明了本篇所提出的用兵原則是屢試不爽的真理。

王翦為何非向秦王要六十萬的兵力才肯出山滅楚?

公元前225年,一心想統一中原的秦王蠃政謀劃進攻楚國。出兵前,秦王問大將李信,攻楚需要多少人馬。李信是連年征戰的猛將,屢獲戰功,略露輕敵之心地說二十萬人馬就足夠了。秦王又問老將王翦,王翦回答非六十萬人馬不可。秦王以為王翦年老膽怯,勇氣減退,因此任命李信為將、蒙武為副將,以二十萬兵馬進攻楚國。李信初戰告捷,一舉攻下平輿,又西進攻下田城,便約率兵攻打寢邱的蒙武迅速西進城父,合兵向縱深挺進。

這時,楚國見秦兵已深入楚國腹地,便派項燕為大將,領兵二十萬,水陸並進,迎擊秦軍於西陵,並派副將屈定,設七處伏兵於魯台山一帶。秦楚兩軍遭遇西陵,戰鬥異常激烈,秦軍前進受阻,難分難解之時,屈定的七處伏兵突然殺出,秦軍兩面受敵,猝不及防,大敗而逃。項燕乘勝追擊,殺秦軍都尉七人、士卒無數,直至平輿,收復全部失地。李信兵敗,尚未攻至城父的蒙武見勢急速撤兵,伐楚之役全面告敗。

滿懷必勝信心的秦王,聞後惱怒不已,下令削除李信的官職。此時王翦已經以病告退,回鄉隱居了。秦王親自登門請王翦出山收拾殘局。翦推託不過,答應出兵,但堅持原議,非六十萬人馬不足以戰勝楚軍。秦王仍不解,問將軍何故非六十萬不可?王翦道:古時打仗,先約定曰期,事先擺好陣式,交戰中都遵循一定的規矩禮節,所以那時打仗用兵數量不需要很多。現在情況巳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列國爭鬥,都是以強凌弱,以多侵少。每次交戰,殺人動輒數萬,圍城動輒數年,一些國家更是人人都得服兵役,軍隊人數大大增多,打仗動用的兵力遠遠超過了春秋五霸爭雄。更何況今曰的楚國,擁有東南廣大的地城,人口眾多,資源豐富,一聲號令,便可動員百萬之眾參戰,想要征服它,恐怕六十萬兵馬還嫌少了呢。”

王翦的分析入情入理,說得秦王心服口服,終於答應要求,命王翦率六十萬大軍征討楚國。

王翦為何非向秦王要六十萬的兵力才肯出山滅楚?

王翦率軍來到楚國邊境。楚軍立即發兵抗敵。兩軍對壘,戰爭一觸即發。但王翦大軍扎於天中山下,連營十里,堅壁固守,任憑項燕每曰陣前挑戰,他都置之不理,概不應戰。日復一日,免戰牌高掛,項燕便以為王翦年邁無用,懼怕楚軍,漸漸驕傲輕敵了。秦營中,王翦命人每天殺豬宰羊,改善士兵飲食;將軍與士兵同吃同住,對士兵問寒問暖,關懷備至,官兵融洽,上下同心。


王翦一面勸阻士兵出戰的請求,一面教導士卒進行投石和跳躍的遊戲。通過遊戲,增加了士兵的體質,提高了技能。同時,他命令秦軍不許越過楚國邊界去砍柴,抓獲楚國邊境百姓要給以酒肉款待,釋放回家。秦軍的怯戰和“友好”,在楚邊境一傳十,十傳百,百姓對秦軍的恐懼和對抗逐漸變得安定和親近起來。如此相持一年多,項燕總不能求得一戰,便認定王翦力弱怯戰,更加放鬆了戒備。

王翦為何非向秦王要六十萬的兵力才肯出山滅楚?

楚營中,士兵鬆鬆垮垮,對戰爭全無警覺。而休整操練了一年有餘的秦軍,個個精力旺盛,士氣正高。王翦將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認為時機已到,有了必勝的把握。於是,他突然下令向楚軍發起全面進攻。王翦選兩萬精兵打先鋒,又分兵數路向楚軍同時發起猛烈攻擊,並命令部隊:各路人馬只要打敗敵人,便可各自為戰,向楚國縱深進攻。早已摩拳擦掌的秦軍將士,突然發起攻擊,勢如萬鈞雷霆,迅猛異常,所向無敵。而長期鬆懈麻痺的楚軍求戰不得,突遭秦軍猛烈襲擊,倉皇應戰,鬥志全無,幾乎沒有什麼抗擊能力。未經幾陣,便大敗潰散,主將項燕只好率兵東撤。王翦乘勝追擊,又獲永安城大勝。未及數月,秦軍先後攻佔了淮北、淮南、江南等地,一舉攻破楚都壽縣(今安徽曹縣西南),最後俘虜了楚王負芻,大將項燕被迫自殺。到第三年,即公元前223年,秦國得以併吞楚國。

王翦為何非向秦王要六十萬的兵力才肯出山滅楚?

秦滅楚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疲敵制勝的典型戰例。主將王翦功勞巨大,其出色的作戰指揮藝術為歷代兵家典範。王翦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對敵人發動進攻。正是《孫子兵法·形篇》中“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勝”,守則“藏於九地之下",攻則“動於九天之上"的智慧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