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抑鬱症有什麼看法?

馮開朗

其實就是多點關懷、體諒吧。像下面的故事我就很欣賞,每次都被感動。

“我有抑鬱症,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2012年3月18日,一個微博名為“走飯”的90後年輕女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她的微博裡她留下了這句遺言。時隔五年,在這句遺言下面有95萬條留言,這個女孩,去世後成了有28萬粉絲的“網紅”,抑鬱症患者在這裡相互抱成一團,互相安慰。更多的人走出了抑鬱症的陰影。

樹洞微博

2012年3月18日,一個微博名為“走飯”的90後年輕女孩通過皮皮時光機留下了這句遺言。五年過去了,這個微博沒有更新,卻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粉絲。她成了網紅,如今有28萬粉絲,置頂微博下有95萬條留言。

千尋也是“走飯”粉絲中的一員,她患了抑鬱症。父母幾乎不讓她離開自己的視線,連上學也要親自送她去,她也無法選擇自己想要學的專業,社交自由也很少:母親會因為她一個沒接到的電話而接著打幾十個。

千尋把這裡當成自己的樹洞。每天,她都會去“走飯”微博下面看一看,有時留言講述自己。有時她會去一條條地翻看別人的留言,有時候會碰到一些溫暖的信息,告訴她自己走出了抑鬱,要開始新的生活。

在外人面前,千尋總是儘量裝得開心。而在這裡,千尋覺得很安全,每一個悲痛的人,她都覺得是自己。偶爾,千尋也會勸那些想不開的人好好生活,彷彿在勸自己。

有精神病家族遺傳史的女孩

扶蘇的家族有精神病史,奶奶、姑姑、表哥、姐姐都曾有過精神疾病。很小的時候扶蘇就能感受到孤單的情緒,父親經常出差,父母兩三個月才會見一次,母親也經常不在家,幼兒園的時候保姆接她回家,上學了之後就是自己揣著鑰匙回到空蕩蕩的家。她一直記得小時候自己孤單的小身影。

在初二下學期,因為家庭原因,以及學習壓力,扶蘇覺得自己開始抑鬱了,從前那個很皮很瘋的女孩似乎消失了。她開始厭學,成績一落千丈。初三上學期,換了新老師,扶蘇更是不愛說話,她經常一個人坐在角落裡。愈發嚴重的抑鬱情緒讓扶蘇每天什麼也做不下去,最終她只能休學。

“他們需要的只是陪伴”

扶蘇最終找到了“走飯”,“走飯”的微博像一個吸鐵石,牢牢吸住了抑鬱症患者們。她認識了一些朋友,一個愛漂亮的女孩,有精神類疾病,在吃藥的過程中逐漸發胖,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她們互相安慰、一起打遊戲。

“樓下的都給我聽著,都給我好好活著,黑暗的日子並不是一直都在,咬牙走出去,就是你一生的財富!”扶蘇經常看到這一類留言,她還和線上的網友見過面,這些來自陌生人的鼓勵讓扶蘇覺得很溫暖。也有很多人私信給扶蘇來鼓勵他們,18歲的高文便是其中的一員。“你受委屈了。”高文如今每天都會去“走飯”微博下面幫助那些留言的人,“只要一說這句話,很多人當場就會哭出來。”

開始新的生活

“‘走飯’我要離開你了,我要開始新的生活,試著擺脫抑鬱評論區底下的人,我愛你們,希望有一天你們可以走出來。”每天,都有新的粉絲關注“走飯”,也有粉絲離開。扶蘇也想離開了。

去年休學時,她養了一隻貓,如今小貓已經長大了,她發現自己也長大了一點,逐漸開始理解自己的父母。儘管父母現在並沒有給她太大壓力,但她希望能考上一個好高中,很快她將復學。至於如何面對人群和老師,扶蘇覺得自己會堅強一點,“慢慢努力吧”。

千尋在每次留言之後都能收到很多鼓勵的信息。還有一年她將從衛校畢業,千尋偶爾也心存希望,或許一年之後她能去外面看一看。高文則想去學習專業的心理諮詢,他很希望自己能真正地幫助這些抑鬱症患者。他的微博名為TAC16,他也希望能幫到同城的抑鬱症患者,儘管個人力量有限,但起碼,他能“陪著他們”。

面對“走飯”微博下面的95萬條留言,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何日輝也認為,青少年抑鬱需要多方介入,而最重要的因素,他認為還是父母。

對話:父母要理解孩子心理需求

廣州日報:父母應該如何去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何日輝:首先,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們很多的父母,從小是吃過苦的,甚至有吃不飽的經歷,這代人追求的多是物質上的東西。他們很多時候不理解孩子,為什麼什麼都有了還要不開心。但現在很多90後、00後的孩子,一出生物質生活就比較富庶。因此他們比較注重精神層面的東西,所謂的愛和歸屬、尊重、自我價值等等。父母要嘗試去理解他們的需求。

其次,孩子說心裡話一定不要小覷,不要認為那就是矯情。比方說,孩子說心裡非常壓抑甚至想死。很多父母因為孩子說多了就開始置之不理,覺得小孩不懂事或者是嚇唬人。其實父母沒有理解一個問題,就是正常的孩子他不會說這種話的。

還有一些信號也要重視,比方說,孩子長期嚴重失眠、成績明顯下滑、無故地發脾氣等等。這個時候父母要意識到孩子可能有抑鬱症或雙向情感障礙了。

廣州日報:確診抑鬱症之後,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

廣州日報:如果父母無法幫助孩子,那得了抑鬱症之後應該如何自救?

何日輝:首先孩子自己要覺察到自己的情況。我們需要普及醫療知識,去提高孩子的覺察能力。然後,要學會“面對、接受、處理、放下”,不要逃避已有的現實,你過往遭受到的暴力、創痛已成過去,不要每天都想:如果當時我能勇敢一點,要學會轉移注意力,開始新的生活。同時要學會求助,求助父母、親人、朋友、NGO機構。最後,在自己病情穩定之後要儘快迴歸正常的生活軌跡,迴歸學校、迴歸人群,人畢竟是群居動物。

同時,在“走飯”微博聚集起來的這一批孩子能在這裡找到歸屬感,為大家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大洋網

抑鬱症是一種比情緒還難控制的存在。我不懂抑鬱症,但我知道,它控制著你,無論是什麼,都讓你感到痛苦悲傷,不是想說簡單控制得住就行;它讓人感到絕望,抑鬱症患者多是覺得死是最好的解脫;它是永恆的黑夜,黎明永遠不會來到患者身旁;如果沒有他人幫助,沒有他人拯救,百分之九十的患者都會選擇自殺。


反對網絡和語言的暴力

我自己也是抑鬱症患者,小時候因為父母離婚加上校園欺凌患上了微笑抑鬱症,那時候我還小,所以想讓媽媽帶我去看看,可是她對我說“什麼抑鬱症,就是騙自己的把戲罷了”,所以那時候真的很想自殺,可是想想,我還有喜歡的人,怎麼可以死呢

但我現在也沒有放棄自殺的念頭

所以那些校園欺凌和那些自以為是的家長對孩子好一點,別讓孩子換上抑鬱症,多關心他們一點,或許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