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窮酸怕被老鄉笑話,於是裝了五大箱磚,乾隆帝:換成真金白銀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清官窮酸怕被老鄉笑話,於是裝了五大箱磚,乾隆帝:換成真金白銀

▲清朝官員蠟像

在古代,想當官的人多數都是為了能夠獲得財富和權利。莘莘學子寒窗苦讀就是為了能夠一舉成名,從而入仕為官,改變自己和家族的命運。雖然他們的讀書動機可能不是很單純,但其中一些人為官後仍能夠做到廉潔奉公。不過廉潔一時容易,能夠保證從始至終都清廉如水的官員卻是少之又少,這無疑需要莫大毅力去堅守內心的原則。眾所周知,乾隆年間的官場腐敗可以說是蔚然成風,然而卻有這麼一個人,為官一生,將清正廉潔四個字詮釋地淋漓盡致,他就是孫嘉淦。

清官窮酸怕被老鄉笑話,於是裝了五大箱磚,乾隆帝:換成真金白銀

▲雍正皇帝劇照

孫嘉淦,字錫公,祖籍山西興縣,自幼家境貧寒,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考中進士,擔任翰林院庶吉士,從而開始了自己的仕途。等到康熙皇帝駕崩、雍正皇帝登基之時,群臣們由於摸不清新皇帝的脾氣都不敢直言進諫,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惹怒了皇上。時任國子監祭酒的孫嘉淦卻不管這一套,不論遇到什麼事總是直言不諱,哪怕是皇帝已經拍板決定的事,孫嘉淦只要覺得不合理就一定要說出來,不管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奏章之中,絲毫不顧及雍正皇帝的顏面。許多同僚私下就曾勸過他做事不要太過耿直,但他還是絲毫不改,有好幾次惹得雍正皇帝頗為不快,久而久之眾人也就不再管他。

清官窮酸怕被老鄉笑話,於是裝了五大箱磚,乾隆帝:換成真金白銀

▲清朝國子監

後來因為對皇上處置宋鎬、方從仁的方式感到不合理,孫嘉淦竟然連續進諫數次,甚至還直接上奏說自己不稱職,請求降罪。雍正皇帝看到奏摺後氣不打一處來,心想好你個孫嘉淦,還真以為朕不敢治你的罪,於是雍正放話說要斬了孫嘉淦。不過雍正皇帝嘴上這麼說,心裡也知道孫嘉淦雖然腦袋不夠靈活、為人太過耿直,但是好在為官清廉,去戶部管理錢糧非常合適。很快,孫嘉淦就被調往戶部任職,期間兢兢業業、恪盡職守,賬務錢糧管理得十分出色,到了分毫不差的地步。由此孫嘉淦開始得到雍正皇帝賞識,不久就被升為刑部侍郎,兼任禮部侍郎。

清官窮酸怕被老鄉笑話,於是裝了五大箱磚,乾隆帝:換成真金白銀

▲如今的永定河

事實上,孫嘉淦不僅為人耿直,官德更是沒的說,擔任直隸總督的時候,數次組織勞力興修水利,花大力氣對京城周邊的永定河、子牙河等水道進行治理,使得直隸百姓不再擔心水患的侵擾,一時間京郊百姓安居樂業,躬耕不輟。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63歲的孫嘉淦辭官告老還鄉,得到乾隆皇帝批准後,他就立刻就動身啟程。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好官,此時卻面露難色,歸鄉路上離家鄉越近,他就越感到害怕,完全沒有了往日敢於冒死進諫時候的膽量。

按理說告老還鄉是件快樂之事,那孫嘉淦為什麼擔憂成這幅樣子呢?原來老百姓都講究衣錦還鄉,孫嘉淦再是清官也要考慮鄉鄰的看法。說起來自己也是在皇上身邊當了一輩子的官,然而卻沒攢下幾兩銀子,要是自己的窮酸樣子被鄉親看到肯定會被眾人笑話。無奈之下,他就讓人找來五口大箱子,在裡面裝滿沉甸甸的磚頭,然後拉著這些磚“衣錦還鄉”,到了老家,村民們還真被這景象鎮住了。

清官窮酸怕被老鄉笑話,於是裝了五大箱磚,乾隆帝:換成真金白銀

▲乾隆皇帝劇照

事實上,就連當地官員也真以為這五口箱子裡裝的是金磚,於是上書皇上告了一狀。乾隆皇帝得知後大怒,心想這個孫嘉淦莫非並不像傳聞裡的那樣清正廉潔,其實是個偽君子真貪官?於是他秘密派人去查探此事,結果發現箱子裡裝的不過是土磚。乾隆皇帝為此大受感動,遂下旨將磚頭全部換成真金白銀以獎其清廉,一時傳為佳話。

參考文獻:

《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