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文有諸葛亮,武有關張趙,臥龍鳳雛皆備,為何不能統一天下?

做女人_要拽


三國時期,劉備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複雜原因簡單說,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在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都處於劣勢,根本沒有實力統一天下。

1.從天時來說,劉備處於劣勢。曹操在政治上有漢獻帝這杆大旗,他以皇帝的名義對天下諸侯呼來喝去,誰不聽就違反了道義,不忠的罪名是跑不掉的。古代治理國家、行軍打仗講究師出有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正則事不隨。劉備雖然有宗室的身份,但是和皇帝相比,沒有什麼說服力,號召力有限得很。這樣在政治上就處於被動的地位,處處受有挾天子以令諸侯優勢的曹操的掣肘。從天時來看,劉備和孫權都處於劣勢,不易於統一天下。

2.從地利來看,劉備不如曹操、孫權。曹操佔據北方大部地區,三國時期經濟中心在北方,南方的經濟開發尚處於起步階段,因此北方的曹操擁有足夠的人力、物力,經濟基礎最強,最重要一點,北方在中國歷史上長期處於政治中心,影響力大,歷史上很多時候均是北方統一南方,很少有南方割據政權統一北方的時候,明朝朱元璋是唯一的一次例外。孫權佔據了南方大部地區,雖然經濟發展處於起步階段,但是比起只佔有四川的劉備來說也強的不少。從物質基礎來看劉備的蜀漢佔有的土地最少,擁有的人口最少,實力是三國中最弱的一個。

3.從人和來看,劉備的蜀漢政權人才凋零。曹操擁有眾多的文臣武將,郭嘉、荀彧、賈詡、司馬懿、許褚、張遼、夏侯惇等等,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漢末豪強形成的士家大族大多生活在北方,他們源源不斷地為曹魏政權提供大量的後備人才。這一點東吳孫權也比劉備的處境好些,東吳也是人才不斷代,周瑜之後有魯肅,魯肅之後有呂蒙,呂蒙之後有陸遜。反觀劉備則悽慘很多。劉備入蜀前後人才雖然不少,但是先後凋零了,龐統死於入川之時。法正、馬超、黃忠先後病逝,關、張被殺、趙雲不受重用。而且劉備的蜀漢政權後備人才極度匱乏,劉備死後,文臣只有諸葛亮苦苦支撐,武將只有魏延、趙雲、姜維等寥寥數人。“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是蜀國真實而慘淡的寫照。

此外,晚年劉備違背了當初和諸葛亮制定的聯吳抗曹戰略,攻打吳國,夷陵之大敗把蜀國的滅亡的進程大大提前。

綜上所述,劉備的蜀漢政權無論在硬實力還是軟實力上不具備統一天下的能力。


閔不克


首先曹操佔據了當時的整個北方,而劉備,只有益州和荊州,而且到後來,由於關羽為人孤傲,不僅丟了荊州,還把自己的性命給一起丟了,丟了荊州的劉備,就只有漢中了。那麼試問劉備如何以一個州的力量,來對抗曹操十個州呢?這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沒辦法對抗。

其次,從戰略方面來看,諸葛亮和劉備的隆中對,可以說是劉備夢想統一三國的基本戰略方針。諸葛亮要想幫助劉備實現霸業,那麼荊州就是最主要的地方,因為荊州不僅地盤大,還控制著長江的中游,順江而下能攻打東吳,往上能進取中原,往西則能扼守住西川,往北則是荊山,南邊則是兩湖和平原腹地,可是無奈關羽丟失荊州,使諸葛亮的戰略無法繼續進行,而法正通過“漢中策”,幫助劉備拿下漢中之後,下一步就打算向涼州方向用兵,這樣看來似乎就避開了和東吳的爭鬥,有利於和東吳交好,可惜的是,這個戰略還沒貫穿,法正就先歸天了。

再則,劉備麾下的五虎將相繼死亡,因為劉備地盤小,所以人才出現了斷層,而他的三大謀士之一的龐統,在入川的時候就死了,法正則在劉備稱漢中王之後病逝,這時候就只有諸葛亮了,而此時的五虎將,就只有劉備的保鏢趙雲了,魏延和李嚴則死於朝廷內部的爭鬥之中,蜀國人才凋零,青黃不接。

最後,因為劉備舉全國之力伐吳,結果以失敗告終,失敗之後,導致蜀國元氣大傷,蜀國皇帝劉備也死了,只留下了個阿斗讓諸葛亮輔助,只可惜阿斗並非雄才,如果阿斗是個雄才,雖然統一天下很難,但也不至於是三國中滅得最快的一個。


廣東阿俊


總的來說,劉備之所以不能一統天下,主要在於戰略上失誤,軍事上先天條件不好,人才上後繼無人和後繼領導人懦弱無能。

戰略上,蜀國沒有很好的執行諸葛亮的聯吳抗曹的戰略,尤其是後期在關羽被殺的時候,沒有處理好個人恩怨和國家戰略的優先問題,導致在國家實力本就不佔優的形勢下,走上了東擊東吳北抗曹魏的戰略困局!這也就直接決定了蜀國不可能完成嚴重超出自身實力的任務!

軍事上,蜀國後期兵源和優秀將領奇缺,太依賴姜維一人,導致姜維分身乏術。反觀曹魏,則是人才輩出,除去司馬氏一家本就是優秀將領以外,鄧艾父子,鍾會等各個有勇有謀!所以後期蜀國是自保都來不及,更別說主動出擊了!

在領導人上,後主劉嬋不僅懦弱無能,還不思進取!而川蜀地緣政治上就決定了,他要想長存,就必須出川,逐鹿中原,只有在中原站穩腳跟才能保全自己,圖謀發展!而它的領導人恰恰是一個不思進取的,這也就決定了在當時那樣一個群雄爭霸的亂世,是不可能長存更別說一統天下的!

綜上所述,川蜀,縱然武有關羽張飛,文有臥龍鳳雛,從長期來看,也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更別說一統天下了!



榴芒大亨魯曉伍


從三國之間的實力比較來看,魏國佔的地盤最大,且都是長江以北黃河下游的肥沃平原,哪一個都是自古以來的天下糧倉。東吳就更不必說了,魚米之鄉的好地方都被他佔了,怎麼樣都吃喝不愁,就一個蜀國,佔著高山峻嶺,難以上青天的地方。成都平原是不錯,可是跟另外兩家比起來,還是太小了點。後來荊州丟了,這一下子就挖掉了蜀國的半壁江山,接著,一心只為復仇的劉備又被陸遜一場大火燒的悽慘不已,國家境遇每況愈下。從戰略層面上看,諸葛亮這位絕世天才的確為劉備制定出了聯吳抗曹的總路線。可惜,劉備根本沒有貫徹執行,反而和吳國打起了轟轟烈烈的荊州爭奪戰。劉備帳下雖然不缺名將,可惜方向錯了,這些名將們要麼不得大用,要麼不得其所,發揮不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就留下一個諸葛亮太穩當了,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雖說七出祁山,但沒有開拓精神,個人見解,有不到處海涵!


大愛無疆


鴿子綁上雄鷹的翅膀也難久停天頂,受症的馬兒搶槽不過猛驢。裂吧的舊桌面安再多再好的腿兒還是不耐久用。氣數。


6119041506067


這就是搞團團夥夥的結果,和蔣介石一樣當個校長搞個黃埔軍校的效果是一樣的,把人分為嫡系369等,沒有搞五湖四海,結果就是關羽被殺,張飛被自己人殺,諸葛亮就他本事大,一個人把事都幹完了,累死了。


用戶1264630550859


其實是隻有劉備是人才,張飛,關羽是輔佐。關羽後期賣勉強獨擋一面。趙雲最多是保鏢。諸葛亮,一出岐山空城計,自己跑回成都比馬謖都快。


一念齋


劉備一個陰險小人,跟北宋宋江差不多,但比其政治上強一點的人物,野心大肚量不大,可以說是政治上的不太成熟導致為兄弟之情在白帝城累死,把蜀國由強盛帶入底谷,以國家之力為兄弟報仇,如此沒有政治胸懷,如何統一得了天下。


杜牧詩丹


有誰都不行。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作為大小,憑劉備那種有野心,無心胸缺智少德的小家子氣,是成不了大氣候的。因陰差陽錯可能成一時,但成不了一世。


橄欖枝26


建安二十四年,是劉備最春風得意的意念,經過長期的奮鬥,終稱漢中王,這時蜀漢正處在歷史的最鼎盛時期。 荊州軍團:兵力5萬左右。司令官:關羽 閬中軍團:兵力1萬餘。司令官:張飛 蜀中部隊:兵力7萬。

由多個大小不等的軍隊組成。司令官有:趙雲、吳班、黃忠、馬超等(《資治通鑑》載劉備入川兵力3萬,劉璋兵力約5萬,減去作戰消耗,約6萬至7萬間。 漢中部隊:兵力3萬。司令官:魏延。

(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 從以上看,劉備鼎盛時期大概約15-16萬人馬。 在劉備集團的鼎盛時期,劉備佔據西川和荊州的江陵,零陵,武陵三郡,孫權佔據江東和荊州的江夏,長沙,桂陽三郡,江東只會比西川強,孫權佔據的三郡也明顯比劉備佔據的三郡富庶。

可惜好景不長,劉備在關羽敗走麥城死後,不顧諸葛亮及大臣的勸告、反對,一意孤行攻打孫權為關羽報仇,結果被火燒連營,損失慘重,蜀漢由此開始走下坡路,後劉備在永安(今重慶奉節縣東)逝世,此時,國中一切事務都由諸葛亮承擔。

後來,到了建興五年三月,諸葛亮率軍進住漢中,蔣婉留在府中,常足食足兵,以供北伐,深得諸葛亮器重。 他忠誠的為蜀國服務,他的努力使他芝麻開花節節高,所以在建興八年,後主劉禪將蔣婉調回成都,命蔣婉代張裔為丞相留府長吏(軍師)。

建興十二年秋(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再度北伐,率軍與司馬懿對峙五丈原,最終病逝五丈原,臨終前推薦蔣婉繼掌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