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用砖垒起一座三丈高的坟墓,蒋军砸毁,新中国三次拨款修建

1941年3月,在淮安东北苏家嘴的新四军3师8旅24团等部休整。为保证师、旅、团翼侧安全,该团命1营2连沿黄河向西,进行流动警戒,主要是防备涟水、淮安方面的日军。

4月26日后半夜,涟水城的日伪军700多人倾巢出动,由一个汉奸带路,对2连驻地刘老庄偷偷地实施了重重包围。

老百姓用砖垒起一座三丈高的坟墓,蒋军砸毁,新中国三次拨款修建

拂晓时分,2连发现敌情,就立即交上了火。但是,已失去了突围的时机。在激战中,2连先后打退日军三次进攻。日军于是使用化学武器,施放瓦斯,并发起第四次进攻。在2连的副营长巩殿坤手举鬼头大刀,一跃而起,大喊“杀!”,率先冲向敌人。

肉搏战中,2连勇士们又一次把敌人压了下去。

最后,日军气急败坏,在庄子上风头堆起柴草,放火烧房,使用火攻。2连勇士们面对火海,一起冲进敌阵,有的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有的死死抱住鬼子滚进浓烟烈火……

最后,2连83人除一名小战士受伤昏迷倒在尸体下后得以幸存外,其他全部牺牲。但是,他们歼敌达200多人。

老百姓用砖垒起一座三丈高的坟墓,蒋军砸毁,新中国三次拨款修建

这次战斗不算大,时间不算长,且以失利告终,但是震惊了四方。

7月5日,延安的《解放日报》以《新四军在华中》为题报道:“82人,无一投降者,无一生还者,呜呼壮矣!”

新四军3师师长黄克诚题词:“军人模范,民族光荣”。

朱德总司令在《论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中称道:“淮北全连82人全部殉国的刘老庄战斗……无一不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老百姓用砖垒起一座三丈高的坟墓,蒋军砸毁,新中国三次拨款修建

战后,当地老百姓感于英雄们的壮举,自发地用泥土和砖头垒起了一座三丈高的公墓。

但是,这样一座抗战英雄的公墓,在1947年却被蒋军一阵打砸,全部毁坏。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淮安当地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公墓,并建起了烈士陵园。

1964年,淮安人民政府再一次拨款,把陵园扩充占地80亩,还在四周筑起了围墙。

1992年,江苏省和淮阴市第三次拨款,再修陵园,并新建更高大的纪念碑。原24团团长胡继成已是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闻讯修建纪念碑,主动捐款买了一批松树来绿化陵地。

老百姓用砖垒起一座三丈高的坟墓,蒋军砸毁,新中国三次拨款修建

战后,刘老庄乡亲特地挑选出82名优秀青年给部队抵补4连,7旅将该连命名为“刘老庄连”。几十年来,刘老庄经常向该连输送新兵,该连几乎每年3月18日,派代表来陵园扫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