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秦腔吼声过大,其他地方的人能听懂吗?

阁中论史



秦声秦韵,秦人秦情,尽在大秦之腔。巍巍秦岭,父爱如山,滔滔黄河,母亲之歌。秦地山水纵横千里绵绵不绝,秦人一生艰苦卓绝情深意长。千年古都千年情,粗犷豪放大秦腔。铁血柔情风雅颂。我是陕西人,我爱大秦腔。走遍北上广深,最美依然大秦音。

听秦腔,不一定要听得懂,当然戏词很美,听懂了更是一种享受。但是秦腔最美的是秦声秦韵,秦人情怀。这种古老的文化情愫浓缩了多少秦人在这块苍凉大地上的生活故事和大秦帝国崛起的奋斗历史。秦人的生冷硬与厚朴热尽在大秦文化的大秦之腔。当你漫步在秦岭下秦川渭水间,听秦腔,看秦腔,再来西安一番陕西美味小吃,别有一番滋味。秦腔只有在秦人秦地大秦文化的氛围中,你才能感受到秦声里的雅情韵味。


龍行世明

作为一个从小在时常能听到秦腔的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人,我表示除了有字幕,或之前已经看过有字幕的这一折戏,否则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也很难听懂秦腔。

对我一个外行来说,听秦腔要听的是它里边的韵味,感受它的文化,而不是要听清楚它的每一句对话和咬字。秦腔艺术通过对秦川大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等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出他们豪爽奔放的性格与热情蓬勃的生命力。秦腔艺术是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的,正如贾平凹老师在《秦腔》一文中写到: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是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的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

在我看来,秦腔中要数净角最美,最有看头。

净角画有脸谱,秦腔脸谱也是中国三大脸谱体系之一。秦腔的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副,平涂为主,烘托为副,所以极少用过渡色,在显示人物性格上,表现为红忠、黑直、粉奸、神奇的特点,格调主要表现为线条粗犷,笔调豪放,着色鲜明,对比强烈,浓眉大眼,图案壮丽,寓意明朗,性格突出,格调“火暴”,和音乐、表演的风格一致。

净角的演唱主要靠“吼”,但秦腔的吼不是乱喊乱叫,它的吼吼得有气势,有韵味,有爆发力,让人情绪为之高涨,血脉为之喷薄。秦腔的吼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信开放表现得淋漓尽致,吼出了民族的骨气与豪气,吼出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气势与威武。秦腔的吼使得听众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与满足感,让人感觉过瘾,带劲。

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也深深感觉到现代文化对包括秦腔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冲击,为秦腔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感到揪心。曾几何时,听秦腔几乎成了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谁要是爱听秦腔,就让人感到一种暮气,与年轻人的身份不相称。

我想说的是,秦腔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员,是一代代秦腔艺术家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秦腔中包含了多少历史典故与文化内涵,秦腔亟待保护传承与发扬。在我看来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是让秦腔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得到年轻人的接受与支持。这就要求文化部门加大行动,让秦腔走进年轻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生活中,让他们了解秦腔,感受秦腔,喜爱秦腔,支持秦腔甚至学习秦腔,这样我们的秦腔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最后希望秦腔能够以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去表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让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得到伸张。


山若无棱

秦腔,起于周,源于西府,熟于秦,秦腔又称梆子腔,桄桄腔,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晋西北等省。

秦腔高亢有力,唱腔优美,直抒胸意,秦人战时,嘶吼呐喊,战鼓齐鸣,旌旗蔽日,敌人肝胆俱裂,战争是秦腔更加兴盛。

秦腔以关中方言为基础,但凡能听懂关中语的,都能听懂秦腔,人们闲时都喜欢吼两嗓子秦腔,心舒气畅,精神抖擞,特别是农村田间地头随时都能听到秦腔的声音,近年来城市的广场,公园秦腔自乐班随处可见,可见秦腔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般。外地人有时也来凑凑热闹,他们只是分享其中的韵味和激情,但不一定能听懂,秦腔和其它戏曲一样,都属于地方性戏曲,有比较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都是以本地方言为主,外地人听不懂也是很正常的。


擎立关中

秦腔音乐优美,唱腔委婉,比较通俗易懂。

秦腔是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流行的剧种,在这些地方很受欢迎,观众和听众非常多。另外,秦腔在山西,河南,河北,内蒙以及东北三省也有不少的观众和听众。


平常人生123

秦腔,源于秦人,秦人源于秦地。秦岭够髙,黄土够厚,大秦时,骁勇的秦国一统天下,为今日的中国,开万世基业。它鼓乐之中的铮鸣,嘶吼之中的呐喴,一动一静的含蓄,既是号召,也是旗帜,更如进退,秦人之地,髙山所处,沟谷纵橫,杨琴不可穿越,钟馨难觅回声,干年里,听惯鼓角,看尽狼烟,铁甲披身,黄河奔涌,寒风荡吹,雪封北疆。一壶酒,烈火焚烧征夫路,刀剑击,边关冷月乡梓远,何不嘶,何不吼,何有江南青青柳,一曲吴笛入画巷,尽是摇扇斗蛐者,遍翻古韵为清词。


清石如玉

在陕西打工这么多年,也有意无意听过几场秦腔戏;感觉不怎么样,不管男声还是女声都是那一种腔调,就是那股娘娘腔。不像我们河南豫剧,红脸就是红脸的威风凛凛,黑脸就是黑脸的铁面无私。


东方乡土

吼声大小与能否听懂好像没有关系。听秦腔就是在听觉上首先感受这种震撼的魅力,只要能听懂北方话的人都应该能听懂的,最好能听惯陕西关中地区的方言欣赏秦腔就没问题,何况现在剧院或视频都有字幕。关键要会欣赏秦腔音乐,这才是正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