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江苏高考作文题

7日是2018年高考第一天,当天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江苏高考作文题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为: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提供的材料是:“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这个作文题好写吗?如何能够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今年作文试题仍是材料作文形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王夫成介绍,材料的核心概念是“语言”。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千差万别,缤纷斑斓。“语言”既是包罗万象的生活元素,又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具有丰富厚重的意蕴。以“语言”为关键词,能够引发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写作空间。

“今年的作文,还是相对容易写的,不太会出现大面积偏题。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语言。”青年作家莺飞说,题目中提到 “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管是花还是鸟,还是雕塑、基因等都有自己的语言,它们表达方式不一样,但各自演绎着自己芳华和生命,而文章最后落脚点在于语言传承文化。

“语言是载体,包括口中所说的话、书中的文字,甚至一件艺术品、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物件,都在传递它的信息。”南京市高淳区青年文学协会主席王翔说, 考生需要在考题中提炼出写作重点,即不同的语言、语言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善于观察生活的考生,会很容易切入话题。”

王夫成认为,从材料的关键词看,江苏高考作文题由2015年的“智慧”到2016年的“个性与创新”,由2017年的“车”到今年的“语言”,考题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容易上手,选择空间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