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夏至(6月21日)

21日18時07分我們迎來夏至。夏至,夏為大,至為極,萬物到此壯大繁茂到極點、陽氣也達到極致,盛極必衰,陰氣也從這一天開始滋長。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是北半球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接近極地處是白夜,一年中最有詩意的一天。

夏至

太陽黃經90°,五月中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夏至是古代中國最早確定的節日之一。在中國,自商周時代開始,帝王就在夏至時祭祀大地之神。實際上,對於太陽的崇拜古今中外皆然。夏至,可以說是自四大古代文明誕生以來至今,人類都十分重視的節日。

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這是禮記的夏至;進彩扇贈香囊,慎起居假三日,這是舊俗的夏至。西瓜切開時的脆響、晶瑩的荔枝,可愛的櫻桃、午夜裡的啤酒、路邊的烤串……這是吃貨的夏至。

你印象中的夏至是什麼樣?除了晝最長,關於夏至你知道這些事嗎?一起來看看吧~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獸,屬陽,角向前;麋,形大,屬陰,角向後。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退;冬至一陽生,麋感陽氣而麋角退。

二候,蜩始鳴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後五日“蜩始鳴”。古時楚稱蜩(tiáo),秦晉稱蟬。蜩螗沸羹,叫聲沸稠為粘羹,多美的形容!蜩即夏蟬,黑大,叫聲清亮,俗稱“知了”。螗(táng)小而綠,叫聲尖銳急促,它立秋後才鳴,也稱寒蜩、寒蟬、夏蟬,為區別於“知了”,俗稱為“都了”。它一叫,秋色厲,都該了了。

三候,半夏生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再五日“半夏生”。這意味著夏天過半了,後半夏白晝驕陽似火,濃蔭難求;夜晚蟲鳴如織,花香四溢。半夏是一種白色塊莖,它生於陰陽半開半闔時,所以,作為一種中藥材,主治半開半闔之病,協調中樞。如治傷寒寒熱,是少陽之樞半開之病;治喉嚨腫痛,是少陰之樞半開之病。

|立夏·詩詞|

▐《夏至日作》

唐·權德輿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這首詩就提到了陰陽五行,陽極陰生。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還有張耒的這首:

▐《夏至》

宋·張耒

長養功已極,大運忽雲遷。

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

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

崔巍幹雲樹,安得保芳鮮。

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

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

白居易也有首夏至詩,提到的吃食讓人食指大動。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絃。

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

齊雲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韋應物有《滁州西澗》,至雅至幽,所以夏至的暄暄暑熱想來也是覺得難熬,避暑對他來說當是大事,比如下面這首: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陳與義態度謙虛端方,一手詩文清婉秀麗,就算是在夏至的炎熱天氣下也有清新作品流傳: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

宋·陳與義

微官有閥閱,三賦池上詩。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離離。

官忙負遠興,觴至及良時。

荷氣夜來雨,百鳥清晝遲。

微風不動蘋,坐看水色移。

門前爭奪場,取歡不償悲。

欲歸未得去,日暮多黃鸝。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不過對於文人來說,時刻不忘關注民生才是最值得人稱道的品格。大學士蘇軾被貶也要自己上開墾耕種,他弟弟蘇轍也一樣,所以對節氣的感慨尤深:

▐《夏至後得雨》

宋·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一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

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

餘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

久養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不過蘇東坡還是脫不了文人的自怨自艾,相比之下洪諮夔就高了一重,他寫的詩要生活得多,親民得多,因此顯得更加和藹可親:

▐《夏至過東市二絕》

宋·洪諮夔

插遍秧疇雨恰晴,

牧兒頂踵是昇平。

禿穿犢鼻迎風去,

橫坐牛腰趁草行。

漲落平溪水見沙,

綠陰兩岸市人家。

晚風來去吹香遠,

蔌蔌冬青幾樹花。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農作詩怎麼能繞得開范成大?兩首夏至詩,一眼就看得出範氏手筆: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

粽絲係臂扶羸。

節物競隨鄉俗,

老翁閒伴兒嬉。

石鼎聲中朝暮,

紙窗影下寒溫。

踰年不與廟祭,

敢雲孝子慈孫。

夏至習俗

|夏至祭地|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夏至和冬至一樣,屬於我國民間重要的節日,古時稱“夏節”、“夏至節”。清代前的夏至曾全國放假,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文昌雜錄》裡記載:“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夏至面|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吃麵,是為討好彩頭,也有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溫的含義。

時至今日,各地仍然保留有各種趣味盎然的夏至節日食俗。

  • 北京:“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 山東:“冬至餃子夏至面”;
  • 江蘇:“夏令三鮮”,地三鮮是莧菜、蠶豆和杏仁,樹三鮮是櫻桃、梅子和香椿,水三鮮是海絲、鯽魚和鹹鴨蛋;
  • 陝西:夏至食粽子等。

|九九歌|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大家都知冬至後的“九九歌”,不知夏至後也有“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飲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頭帶黃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頭尋被單;八九七十二,思量蓋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基;準備過冬了。

夏至養生

夏至: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唐朝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

夏季陽氣盛於外。從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所以,在夏至後,飲食要以清洩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可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補。

夏至運動最好安排在清晨陽光初照或夕陽西下時為好,時間在1小時左右,宜選擇柔和、動作緩慢的散步、跳舞、打太極拳等運動方式。運動後要控制冷飲,以免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另外,最好用熱水沖澡,注意浴後避風,小孩尤其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