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早期高等教育

(1)古希腊

西方的教育思想发端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大约完成于公元前五世纪。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跨越了国家的界限,对整个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总体来看,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前五世纪是发生阶段,这一阶段中以塞诺芬尼和毕达哥拉斯为代表;公元前五世纪初——公元前四世纪是初步繁荣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包括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公元前四世纪初——公元前四世纪后期是体系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好柏拉图;公元前四世纪——公元前三世纪是传播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昆体良和西塞罗。在这一阶段,知识观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对于知识的来源与途径,知识的主体与客体,知识的本质与形态等课题,柏拉图等古希腊先贤也同样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总的来看,古希腊的知识观是一种对知识本质的“确定性”进行逻辑证明的理念,追求的是科学视角下的“真”。这种思想下体现出的是辩证法思维特征,表现出的是对知识的“确证”,具有明显的超越性。古希腊视角下的“知识”是已经作为事实而存在于世界上,等待着个体的发现。

西方早期高等教育

(2)中世纪大学

大学是中世纪欧洲贡献给全世界的重要的文化资产之一。作为集体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最早出现在西方。在大学出现之前,探究高深学问大都依靠个人的努力,而知识的传承则体现在老师与弟子之间的交流之上,如苏格拉底与柏拉图,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之间密切的关系。

大学之所以会首先出现在12世纪的欧洲,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在中世纪初期,欧洲文化经过了长时间的孕育,为大学的出现奠定了基本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在11世纪之后,欧洲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并导致了对文化的渴求。11世纪,欧洲经济呈现出极快的发展速度,以意大利北部为代表的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十分活跃,一部分城市渐渐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甚至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市民阶层也逐渐形成,所以,对于经济、贸易相关的法律及城市治理方面的人才需求开始大量增加。从外部条件来看,当时,阿拉伯人在天文学、医学和数学等领域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他们还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典籍。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经过西西里岛和西班牙等地传入欧洲,使欧洲特别是西欧获得了文化上的给养。这也为大学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12世纪中期,城市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修道院学校和主教座堂学校大量涌现,在其中学习的学生人数也快速增长。这类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自发性地形成新型学习团体,并最终达到顶峰,形成了大学。可见,大学的诞生并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建设而成,而是通过一些杰出的学者及渴求知识的学生的共同推动而形成的。

西方早期高等教育

虽然,在历史记载之中,中世纪往往是荒蛮、愚昧的时代,被描述成为人的个性被神所束缚的年代,不过,却正是在这种黑暗的时代诞生了人类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大学制度。尽管整个中世纪,欧洲都由于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与神学禁锢而被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人们所憎恶,不过,当时的大学却是因为教授自治与学生自身而备受赞誉。大学的出现不仅打破了教会对教育、文化的垄断,而且促使政府开始正视教育与文化的作用,并积极推动教育的发展。

中世纪大学与中国的书院一样,也传承了古代先贤的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思想成为中世纪大学的指路明灯,不断照亮中世纪的黑暗迷雾;另外,经过了先贤们设立讲习之地的实践之后,中世纪大学也获得了办学的参照。虽然,这一阶段仍然是以神学思想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人文学科逐渐得到了重视,同时,科学、技术也逐渐登堂入室,被纳入到了教学领域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