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負全責”為何成大新聞?

“电动车负全责”为何成大新闻?

“电动车负全责”为何成大新闻?

談經論政丨社會縱議丨文體娛教丨雜感隨筆

用一面看不見的網絡旗幟集聚思想大軍

“电动车负全责”为何成大新闻?

本期推薦

出事的電動車橫豎都能訛點?

文 | 鄧海建

“我的車壞了怎麼弄?”面對交警的定責,電動車主厲某拒絕簽字,並一遍一遍地追問。“你的車壞了一定要讓他賠是嗎?”處理民警問厲某,厲某不假思索得回答: “對!”“我們監控看得清清楚楚,這個事故就是你全責。你不可能說因為你是電動車就要求貨車賠你錢啊!”浙江省磐安縣交警大隊事故中隊長楊青波堅定地回應。(6月22日《人民日報》)

撞人了,還非要訛著被撞的人來“賠”,面對民警詰責依然不饒不理——這暴脾氣恐怕還真非特例。

“國際範兒”的北上廣也好,鄉土味兒的小村鎮也罷,哪裡都有電動自行車的身影。這些年,橫衝直撞的電動車之所以肆無忌憚在城市的大街小道上,甚至成為公共交通中的心腹大患,最根本的肇因,恐怕就是部分車主們信奉一個看似顛撲不破的真理:誰弱誰有理,誰強誰掏錢。加之不少地方交管部門在處理涉電動車事故時和稀泥,使得電動車主們的“牛脾氣”更是隨時隨地滿血滿倉。

電動車負全責的小事故竟然能成為大新聞、乃至在全國層面引發諸般熱議,這種奇葩現象本身就是法治社會的複雜隱喻。第一,每天的電動車事故多如牛毛,電動車主負全責有什麼稀奇?第二,“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固然是訴訟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但它也是處理是非糾紛的常情與常理,大車怕小車,乃至“怕”到原則都說不清楚,這究竟是誰嬌慣起來的呢?

有兩組數據,值得我們注意:一是工信部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電動自行車生產及銷售第一大國,目前電動自行車全社會保有量約2億輛,年產量3000多萬輛。二是據統計,2013年至2017年,全國共發生電動自行車肇事致人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萬起,造成死亡8431人、受傷6.35萬人、直接財產損失1.11億元;事故起數呈逐年上升趨勢,年均上升8.6%。涉及電動車交通違法行為交通事故仍然頻發,這顯然不能簡單歸於電動車數量的增速。在市場相對飽和的狀態下,電動車事故居高不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電動車駕駛人守法意識和安全意識“雙淡薄”,有的甚至把電動車當做弱勢群體的黃馬褂、甚至隨時隨地想碰瓷就碰瓷。

有人說,電動車追尾小貨車,這起事實清晰、責任明確的交通事故仍遭遇無理對有理的窮追猛打,讓我們領教到了“弱者後遺症”的頑固性。其實,造成眼下尷尬現狀的主要原因無非兩個:一是違法車輛太多,衍生出事實上的破窗效應。法不責眾,法就成了空氣。二是不少事故認定過於偏向,“適度保護弱勢群體”反倒成了驕縱和放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種“平等”,既要尊重事實、更要呵護公平。“出事的電動車橫豎都能訛點”之亂象,是該在正氣的執法風紀面前有個全國性、普遍性的完結篇了。

“电动车负全责”为何成大新闻?

<<賽事回顧>>>

-第三屆評論之星落幕 湖南師大王豔華奪冠-

-月度之星收官戰 鄭州大學胡晉瑜奪魁-

-“評論之星”激戰正酣 湖南師大王齊拔得頭籌-

-“月度之星”揭幕戰 浙師大胡夢佳摘冠-

<>

長按圖片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