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區成全國唯一高風險區,為何?

北京朝陽區成全國唯一高風險區,為何?

據中國政府網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提供的“疫情風險等級查詢”小程序信息顯示,截至4月19日18時,北京市朝陽區為高風險地區,也是全國唯一高風險地區。而備受關注的黑龍江哈爾濱市部分區、綏芬河市,以及廣州越秀區、白雲區均為中風險地區

北京朝阳区成全国唯一高风险区,为何?

據瞭解,朝陽區是北京市人口最多的區,且各國駐華使館基本上都集中在朝陽區內,北京CBD亦位於該區,企業尤其是外企眾多,人流量大。

對於朝陽區被列入高風險地區的原因,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解釋說,因該區4月14日出現一起境外輸入性病例,並致其3名家庭成員感染。

龐星火說,按照國家關於依法、科學、精準做好心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需要根據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進行風險分級和分類防控。

高風險地區的分級標準為,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0例,且14天內有聚集性疫情發生。4月14日,北京市朝陽區確診一例境外輸入性病例,並造成其家庭3人感染,形成一起聚集性疫情。因此朝陽區疫情風險級別定為高風險地區。

龐星火說,針對此起疫情,北京市迅速進行隔離治療病例,嚴密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隔離密切接觸者,並對病例、同樓相關居民和環境進行了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對病例曾經活動的場所和區域進行了終末消毒。對這起境外輸入病例引發的家庭聚集性疫情,北京也進行了通報。

近日新增4例確診者,密接者達62人

據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息,4月15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報告3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是4月14日確診病例的家庭內密切接觸者,涉及的小區是朝陽區勁松街道首城國際。

4月14日確診患者詳情:

某男,中國在美國邁阿密留學生,自述有鼻炎及痛風病史,長期有輕微咳嗽、鼻炎症狀。

3月22日,患者由美國邁阿密出發經舊金山、香港轉機,於24日乘國航CA112 航班抵京。經海關檢疫時,因健康申報卡填寫了咳嗽、鼻炎等症狀,遂被轉運至定點醫院排查。定點醫院兩次採集患者標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

3月28日,患者被轉運至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進行隔離觀察。30日患者被判定為同航班某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遂被轉運至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進行隔離觀察。隔離期間患者體溫正常,除腳部風溼痛外,無其他不適。

4月6日,集中隔離點採集患者咽拭子標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

4月8日,患者按規定解除隔離,由居住地街道派專用轉運車輛由集中隔離點送回居住地。患者解除隔離後與父母、弟弟、外公及 1 位保姆共同生活,獨自居住在一個房間內,單獨用餐,未外出。

4月10日,患者出現發熱、咳痰、咽痛、厭食等症狀,11日、12日服用感冒藥及抗菌素,症狀未緩解。

4月13日,患者症狀加重,由父親開車送至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4月14日,結合境外旅居留學史、肺部影像、血液檢查等診斷依據,患者被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普通型,當日由120急救車轉至定點醫院治療。

而4月15日的三名確診者分別是該留學生的母親、弟弟和外公。

通報稱,該留學生回家後曾與家人共同就餐,與家人近距離接觸。其母親於13日下午出現咽痛、憋氣、咽乾症狀,未就診;其弟弟於14日出現咳嗽、咽痛、發熱等症狀,未就診;其外公無咳嗽、發熱等症狀,但有其他基礎疾病。

該留學生於14日確診後,對家中5名密切接觸者採取醫學觀察和處置,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相繼發現3人標本檢測結果均呈陽性,15日由120急救車送至定點醫院。結合3人的接觸史、臨床症狀、肺部影像、血液檢查等診斷依據,15日診斷為確診病例,其中2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1人為輕型。

通報還稱,截至目前,經擴大搜索,初步判定有62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採取相關醫學隔離觀察措施

首城國際這起聚集性感染事件引發關注。公開資料顯示,這4例確診者居住的首城國際位於朝陽區雙井橋附近,距離CBD中心國貿不到兩公里。小區共有25棟樓,住戶3000多戶。

去英國探親後回來確診,隔離時未報告症狀

更早之前,4月7日,北京朝陽區也出現1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該病例來自英國,曾在市內小區居家停留35個小時,涉及的小區是:朝陽區團結湖街道團結湖公寓。

根據通報,該病例為女性,無業。2019年9月前往英國倫敦探親。2020年3月19日,與丈夫乘坐國航CA938航班從英國倫敦出發,3月20日到達北京首都機場。抵京後,夫妻經海關檢疫,申報健康無異常,遂至集中醫學觀察點進行隔離觀察。

3月25日,隔離點動員隔離觀察人員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夫妻均未參加。3月30日晚,該女士出現咳嗽、咳痰、噁心、精神不振等症狀,自行服藥,在工作人員詢問其健康狀況時未報告。4月3日,夫妻解除隔離,由集中隔離點車輛轉運至市內集散點,後由家人駕車接回小區,在小區保安處出示隔離證明、進行登記、測體溫後回家。4月3日晚患者出現高熱,達39℃。4月4日上午由家人駕車送至北京朝陽醫院就診,採集患者標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即由120救護車送至定點醫院治療。

結合患者境外旅居史、肺部影像、血液檢查等診斷依據,4月4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重型。已對密切接觸者採取相應管理措施。

龐星火表示,患者在隔離觀察期間出現症狀,在工作人員詢問時未報告,導致延誤治療,就診時已發展為重型,進入重症監護室治療。

4月18日,北京市召開第八十五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表示,當前北京市疫情雖然處於低發態勢,但境外輸入仍帶來零散病例,存在較大隱患和風險。

對於集中隔離人員在14天隔離期滿解除隔離後,建議繼續居家觀察7天。

國際金融報綜合自北京市疾控中心、北京日報、國家衛健委等

北京朝阳区成全国唯一高风险区,为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