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阿瑞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今天凌晨世界盃阿根廷與克羅地亞的比賽在進入80分鐘時,當克羅地亞10號球員、效力西班牙皇家馬德里俱樂部的盧卡·莫德里奇一腳遠射以2:0領先阿根廷時,梅西無可奈何低下頭,絕望的神情暴露無遺。當接近90分鐘克羅地亞打進第三球的時候,阿根廷人徹底崩潰。在結束時,我們只能看到梅西落寞走進休息室的背影,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完全將阿根廷足球的激情困住了。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賽事結束時梅西的正面與背影。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馬拉多納痛苦的表情。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克羅地亞球迷身穿徽標和國旗圖案的慶祝場面。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盧卡·莫德里奇。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盧卡·莫德里奇射門瞬間。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盧卡·莫德里奇曾經效力的克羅地亞兩大俱樂部的徽標。

2017年,克羅地亞全國人口415萬,在全球排名129位,但誰也不敢忽視具有強烈民族意識的巴爾幹歐洲火藥桶。在巴爾幹半島經歷了無數次的戰火,充滿激情的克羅地亞球迷在觀看比賽時,隨身展示的永遠是紅白相間的國家紋章圖案。盧卡·莫德里奇是參加此次世界盃年齡較大的選手,早年在首都扎格勒布開始了職業足球,簽約於Dinamo Zagreb俱樂部。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克羅地亞首都扎格勒布聖馬可吉他屋頂上克羅地亞和城市紋章的裝飾。

盧卡·莫德里奇出生於1985年,家鄉是克羅地亞的扎爾達縣,縣的首府城市扎爾達(Zadar)是建立古希臘時代,在達爾馬提亞王國的首府。1409年,匈牙利將達爾馬提亞賣給威尼斯共和國,19世紀又為奧地利帝國統治。現在城市人口7.5萬人,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城市紋章產生於中世紀,表現的是騎士造型。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克羅地亞扎爾達(Zadar)城市紋章。

克羅地亞的國徽設計於1990年12月21日,並開始使用。克羅地亞的國徽是國際象棋的紅白相隔的棋盤,25個方格。盾徽上是代表古老王國的五個歷史地區的小盾徽,是克羅地亞獨立後的新設計盾徽時加上成為特色的王冠,王冠由五個小徽構成,分別代表克羅地亞王國、拉古薩共和國、達爾馬提亞、伊斯特里亞、斯拉夫尼亞。在1495年就有證明表示克羅地亞王國使用紅白格子紋章。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克羅地亞王國曾經使用的印章(左)、盾徽(中)及現在克羅地亞的國徽(右)。

14世紀《格爾德爾紋章集》(Gelre Armorial)記錄著匈牙利國王洛約什一世(Louis I of Hungary,1326-1382)的族徽,紋章盾面中包含了達爾馬提亞地區(Dalmatia)紋章。達爾馬提亞是沿著亞得里亞東海岸從古羅馬帝國公元前4世紀被羅馬化並開始發展為斯拉夫人的聚居地,歷史上分分合合,現在是克羅地亞國土的一部分,四個歷史地區之一。頭盔和羽飾具有家族族徽的象徵意義,採用的是駝鳥(ostrich)嘴裡含著馬蹄鐵(horseshoe)的特殊造型。達爾馬提亞紋章是有兩種形式,一是三個戴皇冠的獅子或者豹子(在紋章學中兩者在中世紀經常是通用的)正面頭像面對前方,二是面向盾徽右面的側面獅子或者豹子的頭像,最早出現在洛約什一世紋章的盾徽,四分之一盾面上的紋章圖形是使用了側面像的造型,15世紀開始至19世紀奧匈帝國主要以藍色盾面金色戴皇冠正面獅子頭像為主。

薩格勒布縣(Zagreb)是首都薩格勒布及其周邊地區組成的歷史悠久縣,也稱為“薩格勒布圈” 在1840年至1920年形成傳統的薩格勒布縣並有了縣的紋章。

現在在克羅地亞國家紋章冠飾上其中一盾徽保留了達爾馬提亞傳統紋章,是藍色盾面金色的三個正面獅子頭像,達爾馬提亞王國一直保持著這一象徵符號。達爾馬提亞與克羅地亞其他地區由於沒有強大的貴族團體出現,長期附依他人,傳統是原來是達爾馬提亞和克羅地亞王國領地,1526年成為哈布斯堡的領地,1797年前處於威尼斯的統治,18世紀從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獨立出來,奧匈帝國統治下處於聖史蒂芬王皇家領地(Lands of the Crown of Saint Stephen)時,組合成立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Kingdom of Croatia-Slavonia),達爾馬提亞是領地的一部分,王國紋章的部分盾面保持著三個獅子頭像的紋章, 1809年至1813年拿破崙新的統治者,後為奧地利帝國統治。

達爾馬提亞傳統金色獅頭紋章、克羅地亞傳統紅白棋盤式的紋章、斯拉沃尼亞(Slavonia)傳統的松貂(Pine Marten)和薩格勒布縣白色和綠色相間旗幟圖案等歷史地區傳統紋章作為盾面圖形,中間是小盾以高山流水的與意物。1991年重新使用舊紋章,1997年薩格勒布獨立出來,面積僅為歷史縣的一半,紋章保持著盾面為藍色金色獅子頭像的傳統紋章象徵圖形。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上圖為產生於 14世紀匈牙利國王洛約什一世的族徽(左),引自14世紀《格爾德爾紋章集》;匈牙利王國中的達爾馬提亞(Dalmatia)紋章(中);薩格勒布縣現在使用的紋章(右)。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克羅地亞奧林匹克委員會標記。

巴爾幹(Balkans)半島克羅地亞是充滿著民族和主權變化頻繁歷史的國家,這一片土地上,記載了無數戰爭的創傷。“巴爾幹”,在19世紀80年代之前沒有什麼人提出“巴爾幹”民族,實際它僅是這一地區的山脈,歐洲地理學家在19世紀擴展了“巴爾幹”這一詞的含義,將半島地區均稱為“巴爾幹”。[1]

“軍事前沿”(Military Frontier)作為一個特殊行政區域的名稱,從1553年持續至1881年,溯源應該是1233年匈牙利國王比拉(Bela,1206-1270)就將此定為前沿省,巴納特或者前沿省是1228年匈牙利國王比拉(Bela,1206-1270)建立的一種軍事前線防禦區劃的概念,最早建立是塞維林巴納特(Banate of Severin),範圍在匈牙利至貝爾格萊德之間,羅馬尼亞的城市德爾貝塔-塞維林堡(Drobeta-Turnu Severin)就是當時首府,現在保持這一歷史印記名稱,巴納特稱謂源自此時出現的一種頭銜稱為“巴恩”(Ban),塞維林巴恩(Severin Ban)就是軍事指揮官和管專門封予守衛軍事前沿地區的軍事首領,類似邊疆爵的職位,此時後來採用巴納特這一稱呼的領地大約在克羅地亞、塞爾維亞、匈牙利部分地區和羅馬尼亞部分地區如蒂米什縣這些範圍。利卡(Lika)、奧西耶克(Osijek)、 戈斯皮克(Gospic)這些克羅地亞的城市就是在要塞、軍事前沿領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歷史上幾個巴納特現在分別屬於克羅地亞、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三國的領土。

這裡成為匈牙利國王和克羅地亞國王,克羅地亞成為公國是在後期在10世紀雖然擁有議會併成為王國,但是在相鄰強大的奧地來和匈牙利強國的控制下。1102年至1529年與匈牙利形成不同形式的聯盟,歷史上從1435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在此與奧斯曼帝國進行爭奪得到領地控制權,16世紀斐迪南一世哈布斯王朝統治歐洲大部分地區時,在這裡形成了軍事前沿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南部的防線,分成兩大區域,一是克羅地亞軍事前沿,二是斯拉沃尼亞(Slavonia)軍事前沿,1627年哈布斯堡王朝直接控制這一防線,1687年匈牙利議會承認哈布斯堡家族擁有繼承匈牙利王位的世襲權力,以此特殊地位,哈布斯王朝在奧斯曼帝國與匈牙利南部、克羅地亞和特蘭西瓦尼亞交界的長條地帶設立一個直接行政控制區,稱為軍事前沿。這一區域安置了不少人口,其中大部分是逃離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東正教居民。他們接受哈布斯堡政府給予的稅收優惠特權承諾為它抵禦來自南邊土耳其的威脅。[2] 至1881年。現在克羅地亞的薩格勒布、斯拉沃尼亞、卡爾洛瓦(Karlovac)和現在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的歷史地區巴納特(Banat)均是歷史1718年至1793年之間形成四大重要的軍事要塞和領地地區。

在離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45公里處卡爾洛瓦茨(Karlovac)郊外稱為Turanj 的荒野上,是克羅地亞獨立戰爭(Croatian War of Independence,1991-1995)的前線,克羅地亞與塞爾維亞民族殘酷血戰的地方,在這曾經充滿火藥味的地方,現設立了一個露天的“克羅地亞獨立戰爭博物館”,坦克、鐵絲網、路障等戰爭時廢棄的戰備物質和武器構成戰場遺蹟博物館。用戰爭軍備廢料組合的籃球架特別引人注目,紀念場地中顯示在戰爭中士兵利用維和部隊的戰爭設施廢物樹立的籃球架,包括武器的包裝木板、混凝土路障等。可以想象年輕士兵對和平生活的熱愛。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上圖為利用戰爭軍備廢料組合的籃球架,紀念場地中顯示在戰爭中士兵利用維和部隊的戰爭設施廢物樹立的籃球架,包括武器的包裝木板、混凝土路障等。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克羅地亞獨立戰爭博物館信息牌。

紀念地有一面信息牌樹立在路邊,有三個紋章出現在牌子上。分別是克羅地亞國徽、卡爾洛瓦茨市(Karlovac)的城徽和“星型”軍事城堡圖形加上兩把交叉短劍的博物館標記。信息牌寫著:

克羅地亞共和國,卡爾洛瓦茨縣,Turanj

卡爾洛瓦茨市

“軍事前沿”和復興城市卡爾洛瓦茨市的軍事紀念碑

“偉大的塞爾維亞”征服者的軍事力量被阻止的地方——卡爾洛瓦茨市郊

收藏品地點——克羅地亞共和國獨立戰爭博物館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博物館的坦克。

“星堡”的造型成為軍事的圖形象徵,在克羅地亞薩格勒布附近的克羅地亞共和國獨立戰爭博物館,其標誌使用了星堡的造型為核心圖形。在歐洲的城市紋章的寓意物中,不少城市也選擇了“星堡”為寓意物。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克羅地亞軍事博物館的徽記。

克羅地亞卡爾洛瓦郡(Karlovac)紋章是穿冑甲的手臂握劍的造型,強調強大的防禦能力,盾面是阿帕德王朝(Arpad dynasty)橫條紅白相間的傳統紋章圖形,這一家族曾為匈牙利還克羅地亞國王。16世紀,哈布斯王朝在此建立軍事防禦城堡,抵抗奧斯曼帝國進攻。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克羅地亞卡爾洛瓦郡紋章圖卡爾洛瓦茨市城徽。

卡爾洛瓦茨市是1579年奧地利哈布斯堡帝國統治時期,為了加強防衛奧斯曼帝國入侵建立起來的防禦要塞,從哈布斯堡至奧匈帝國,在演續至克羅地亞獨立戰爭一直處於戰爭的前沿陣地。16世紀在舊城旁依照文藝復興時期流行的稜堡狀的“星堡”防禦城牆建設,純粹是軍事功能的需要,也稱為“查裡城” ,1693年獲得部分自治權利,18世紀和19世紀是城市繁榮的時期。現在城市基本保存著六角型的稜堡城牆的輪廓,目前依稀可以看到城牆的位置呈現的稜型星狀的城市形態,其六角型稜堡輪廓圖形被城市許多機構引用於徽章或者標記。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卡爾洛瓦茨市部分機構“星堡”為圖形的標誌。

當梅西遇到克羅地亞紅白相間的“國際象棋棋盤”

圖為參加城市生日舞會的舞伴組合起“星堡”的造型。

註釋:

[1] [英]馬克·馬佐爾著,劉會梁譯. 巴爾幹五百年——從拜占庭帝國滅亡到21世紀[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3.

[2] [荷]彼得·賈德森著,楊樂言譯. 哈布斯王朝[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