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uer,外交部里又多了一位您的校友!

Bisuer,外交部里又多了一位您的校友!

他说,面对未知,最好还是去闯一闯。

他勇敢追梦,大二成功转入校翻译人才实验班。

他不惧未知,大三飞往夏斗湖校区体验不一样的学习生活。

同年,他通过外交人才选拔考试,被外交部录用为英语定向生。

大四,他走进翻译人眼中的圣殿——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所高级翻译学院接受培训。

他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2014级实验班学生,于鹏

Bisuer,外交部里又多了一位您的校友!

生活是个未知数,有着无限的可能

2016年初,北二外法国夏斗湖校区开始筹建并招募学员,于鹏也接到了学院调查意向的问卷。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这一称号似乎有着很强的诱惑力,考虑再三,他最终选择经历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和大巴旅程,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家,开启自己为期8个月的法国学年。

“肯定会有问题,但是问题来了就解决问题嘛。”每天早起赶班车去学校上课,自己学着开火做饭,上课跟着法语老师的思路,课余自己补习英语,这样的生活已然成为了于鹏在法国的日常。他用他的勤奋和乐观,渐渐改变着自己人生的轨迹。

Bisuer,外交部里又多了一位您的校友!

谈起这段赴法求学的经历,于鹏的言语间没有一丝悔意。虽然暂停了比较系统的英语学习,但在夏斗湖的学习经历带给他的却是不一样的体验,“外国老师和中国老师的教学差别还是很大的。法国那边的教育更注重实践。”当书本的知识通通沉淀进日常生活,变得触手可及,于鹏的世界也开启了一扇法兰西的新窗。

Bisuer,外交部里又多了一位您的校友!

在夏斗湖的日子里,于鹏专注学业,按部就班地学习、实践,对未来并没有太多的打算。就在他渐渐适应法国的生活时,突然接到了外交部的遴选通知。去还是不去,他再度陷入抉择。“唯一能够让我们迈出这一步的,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快,他做出了决定。

外交部,很高兴认识你

“准备遴选,给我的感觉就是措手不及吧。”时间仓促,需要复习的科目又很多,刚刚下定决心暂停夏斗湖的学业,一门心思准备遴选的于鹏起初是很着急的。“行测的部分还是要看日常积累,我复习的重点是在专业课方面。”在备考期间,于鹏用外交部官网上的外事活动发言稿做练习。除了提升英语水平,他也对国家的外交政策和一些固定的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慢慢地,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的备考生活让他回归了平常心。

进行专业课口试的那一天,因为等候时间太长,身心俱疲,于鹏一开始发挥得不是很好。“考完的那天下午,我真的挺郁闷的。”但他很快从沮丧中走出来,整理好心情。汗水和努力不会被辜负,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接下来的笔试、面试,再到入围政审,体检都进行得很顺利。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就真的好像突然被考神附体一样。”

结束了体检的于鹏如释重负,又飞回法国继续之前的学业。不久,又突然接到需要回国进行心理测试的消息。时间紧迫,他连夜从巴黎转机到柏林,再飞到北京。这一次,于鹏好像真的感受到了来自未来的召唤。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于鹏成功通过了外交部的遴选。

谈到遴选的过程,于鹏表示他受益很多,也对外交部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大多数人一样,曾经的于鹏对外交部心怀敬畏,认为选拔考试一定是“又红又专”。经历了遴选之后,他发现每场考试都以基本能力素质的考察为主。而且,外交部的工作人员也并不是刻板教条的。“他们看上去严肃,但是办事都很和气的。”说着,于鹏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因为个人原因身份证消磁,每场考试都要用临时身份证单独录入信息。但他们从没有因此而不耐烦过。”外交部的工作人员都有很强的原则性,但也绝不是不通人情。谈起自己不慎把准考证落在考场里,受到一位工作人员帮助的经历,于鹏脸上充满了感激。正是这样的一个风波,使于鹏更加热爱这个具有人情味的政府机构,也更坚定了自己进入外交部的决心。

捧赤子之心去,携满满收获归

成功通过遴选后,于鹏被外交部派到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所高级翻译学院进修。“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英汉交传的老师总点我上台做练习。要是做不好还真的挺丢人的。”这样的“特殊待遇”让于鹏更加重视每一次作业,不再满足于完成阶段,而是每次都做到尽善尽美。

“他们水平很高。除了做翻译,他们也乐于教翻译。跟他们学翻译真的是一种享受。”这是于鹏对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老师的评价。于鹏说,蒙特雷的老师很愿意把时间奉献给学生,他们对学生水平的关注和掌握度是很高的。

进修期间,于鹏作为策划者之一参与了院内的模拟会议。在为发言者做翻译的时候,他因为紧张情绪,最后呈现出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活动结束之后,于鹏立即收到了来自老师同学的反馈,甚至还和教授约了office hour。这样的面对面谈话,让于鹏更清楚了自己的不足所在。在于鹏看来,学习不能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的意见有时候会让你事半功倍。

Bisuer,外交部里又多了一位您的校友!

于鹏在美国生活的四个月,全美范围内发生了五起枪击案。其中,发生在2017年10月1日的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海湾赌场附近乡村音乐节的那场,他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如果我再往前走二百米的话,就会到达枪击的地点。”即使已经过去半年,于鹏还是很感慨。“真的不要盲目地去相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在保障公民安全方面,中国的确做得很好。”这样惊险的人生经历,让于鹏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易逝和珍贵。

Bisuer,外交部里又多了一位您的校友!

现在,大四的于鹏比同级的同学更早地确定了工作的方向。在别人都忙碌着的时候,他也没有懈怠——反复地练口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于鹏看来,现阶段的他仍然需要去不断地提升自己。

谈及未来,于鹏表示,除了外交部的工作之外,也希望承担更多中译英的笔译工作。“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举国振奋。但其实英译者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做了较大改动,这就意味着中文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路上,还需要对主流读者的审美趣味作出让步和妥协。我不喜欢这种妥协。”他说,中国每年都有很多很优秀的作品问世,但目前由中国人主导的翻译作品仍然没有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关注度。

翻译更多的作品,向世界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这是于鹏想要做到的。目前,他即将进行开始入职培训。希望他能带着那股闯劲和对未来的期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Bisuer,外交部里又多了一位您的校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

新媒体运营中心

文案 | 李雪

图片 | 于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