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中医为什么就不可以?

西医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中医为什么就不可以?

西医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中医为什么就不可以借助现代科技?

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很多反对中医的人士明白,目前的大环境下,废除中医绝无可能。于是他们退而求其次,开始强调中西医的诊疗应该分开:

中医医生不能使用西医的检查仪器,不能开西药;西医医生不能使用中医的把脉等诊法,更不能开中药。

对此,有的中医支持者高度赞同。但,有的中医支持者则坚决反对,并用“西医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中医为什么就不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这句话加以反驳。

那么,中医为什么不能使用西医基于科学技术的检查仪器呢?

所谓中西医

按照官方的定义,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以脏腑经络阴阳表里虚实为基础理论的古代医学体系。

这个医学体系最大的特征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作为指导的封闭的理论体系。

中医的诊断方法也是建立在这个理论之上,所获得的信息也是反映这个理论体系中脏腑阴阳表里虚实的。

西医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中医为什么就不可以?

以中医标志性脉诊为例,中医将手腕部位浅出的桡动脉从远心端到近心端分为“寸、关、尺”,总称为“寸口”。左右手的寸关尺各代表不同的脏腑,医者用手指使用不同力度按压获得的桡动脉的搏动征象反应身体的阴阳虚实,称“三部九侯”,并以此进行诊断。

今天我们所称的“西医”,却并不是相对应的传统西方医学。传统西方医学泛指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阿拉伯医学。直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医学仍是以“四元素学说”为理论基础,以盖伦和阿维森纳的“四体液”理论为主导的传统医学体系。

因此,传统西医跟中医一样,也是以“四元素学说”作为哲学指导的封闭的体系。

但是,19世纪后,传统西方医学体系在新兴的科学冲击下完全土崩瓦解,西方主流医学很快转变成基于科学的开放的体系。因此,今天所谓的西医,有人称之为“现代医学”,其实更应该称为“基于科学的医学”。

这个开放性最大的特征在于不拘于任何固有理论,以观察、实验所获得实证即“实事求是”作为方法论,建立在解剖、生理和生化反应等基础上的医学体系。

诊断方法上,也就理所当然的利用其他自然科学技术成果,以获取身体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的信息来进行诊断。

同样是以“脉诊“,西方传统医学中,诊脉也是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

西医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中医为什么就不可以?

西医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中医为什么就不可以?

相传,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甚至可以通过把脉找出女子的情人,称为“情人脉”。

但是,随着传统医学体系的垮塌,西医的诊脉也开始科学化,首先开发出记录脉搏搏动的脉搏记录仪替代人工把脉。

西医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中医为什么就不可以?

再后来,使用新的换能、传感器开发出心电图和多导心电监护仪等基于科学的仪器。

西医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中医为什么就不可以?

西医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中医为什么就不可以?

中西医诊断方法互换会发生什么?

可见,中西医所使用的诊断手段都是建立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之上的,所获取的是资格理论体系内的信息。

有人质疑说,“这些(西医的)检查仪器都是西医它家的吗?”这话说的一点没错,西医所使用的科学仪器就是西医家的。

假设,中西医互换诊断技术,将会发生什么呢?

可以指望中医的把脉描绘出脉搏图、心电图吗?

不能吧!

反过来,西医的心电监护仪很牛逼是吧?但是,它能给出心脏阴阳虚实的征象吗?

同样不能吧?

同样的,看似高大上的脑电图、CT、MRI,甚至检查一次就要小万元的PET/CT,能给出各自扫描器官(脏腑)的阴阳虚实吗?

同样不能!

因此,如果让西医使用中医的诊法那就是鼻子插大葱——装象。

如果让中医使用西医的科学仪器那只能是出洋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