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出海?出雲南?建文帝生死之謎始終困擾大明朝

今天存留的明建文帝時期的文字與文物,少之又少。南京中山門外的明孝陵,立著一塊神功聖德碑,是永樂十一年(1413年)九月朱棣以“孝子嗣皇帝”的名義,給他父親立的一塊神道碑。全碑2746字,一言以括之,就是“歌功頌德”四個字。該碑名為御製,其實並非朱棣親筆,碑文應出自某位翰林學士之手。


出家?出海?出雲南?建文帝生死之謎始終困擾大明朝

碑文最後,開列著太祖諸子及孫的名諱,倒沒有將朱允炆一筆抹殺,在“孫”一輩題名裡,頭一位就是:“建文君允炆”,其次為皇太子朱高熾。在《明太祖實錄》裡,朱允炆也被稱作建文君,這三個字是永樂朝官方認可的稱謂法。

朱棣在入京之始,就宣佈當年仍以洪武三十五年紀年。建文帝垮臺了,如果再沿用其年號當然不妥,將本年餘下的月日,仍用洪武年號,也可理解。稱君而不稱帝,是革除其帝位,如元順帝棄位竄奔之後,就被稱為庚申君。

到明代中後期,皇室的這段恩怨已為古蹟,正德、萬曆、崇禎年間,不斷有臣子請追上建文帝、皇后尊號及廟諡。但朝廷的態度並不積極,只是循例下禮部議,而不管議的結果如何,事情總是不了了之。終明之世,朱允炆都只是建文君。直到南明弘光朝時,明朝快完蛋了,才補上廟諡,稱“惠宗讓皇帝”,小馬皇后隨其夫,稱“讓皇后”。清乾隆元年,替古人做好事,改諡建文帝為恭閔惠皇帝,《明史》從之,建文的本紀便作《恭閔帝紀》。

“讓皇帝”的“讓”字,反映的不是歷史的真實,仍屬史上常見的蒙著眼睛哄鼻子。但“讓”這個字不是完全無中生有,明中期以後,建文帝“遜國”的傳說愈演愈烈。此說謂建文帝見大勢已去,就主動逃走了,人稱“遜國”。也不要怪此說迂腐,皇帝逃走在君權至上的時代,的確很難措辭。想那位英宗正統皇帝,領著大軍出征,卻叫人俘虜了,這等難堪之事,作史者猶腆然稱“北狩”,說英宗“北狩不返”。那麼,建文帝迫於無奈,三十六計遁為上策,而託一個“遜國”的名義,於各方都能接受。


出家?出海?出雲南?建文帝生死之謎始終困擾大明朝

建文朝留下來的史料極少,尤其是第一手的原始材料。朱棣即位後,將建文時廷臣所上奏疏千餘通,發給閣臣解縉等人,令其編閱,只保留兵農錢穀等政事的內容,而將對燕王態度不客氣,言語有“干犯”的,一切皆焚燬。

這一方面是朱棣向歸附的百官故示寬大,表示既往不咎;一方面則藉此洗刷、銷燬對己不利的文件。他還下令重修建文時已經修好的《明太祖實錄》,將其中對己不利的材料改洗得乾乾淨淨。這便是第二版《明太祖實錄》。

可是,朱棣不說“洗洗”就睡,過了若干年,“潔癖”又犯了,仍疑實錄洗之不淨,又把那“話兒”掏出來重洗,這就是今日所見的三修版《明太祖實錄》。好多洪武年間的重要史料就這樣佚失了,這還不算,他還隨處佈雷,埋設下許多偽造的材料,令一些重要的史實因為喪失了關鍵證據釐之不清了。

經過這一番嚴密的文網過濾和篩除,現在所能見到的洪武末至建文朝的史料,不僅相當缺乏,而且多是勝利者的一面之詞,許多根本就是誣詞。

死人不會翻身起來抗議、投訴,可朱棣豈能料到,萬世良心不會泯滅,後來的人們嘆息國初史事就展開想象力,著文章、編故事,把可憐的建文帝從沉冤百年的地下請出來,讓他復活了。

在正德、嘉靖年間,也就是靖難之役過去一百年後,許多關於“革除遺事”的私人撰述累累而出,大家一起創作,一起湊材料,其中不乏傳奇故事。如稱劉伯溫營建南京宮城時,察其風水不利,殿基不穩,將來難免要遷都。明朝原都南京,朱棣始遷北京,劉伯溫的話裡已暗含了對靖難之役的預言。

那本不太可信的《傳信錄》還寫道:太祖一日問劉伯溫:“汝有何術以教朕,使守天下?”“劉大師”懷裡豈會無寶,馬上道:“有。”即拿出一隻小箱子,上掛一把灌了鐵汁的鎖,說後世非有大變故不可開啟。

這是搗鬼軍師的典型做派,諸葛亮不是還有三個錦囊嗎?在民間讖緯書《燒餅歌》裡,朱元璋也令劉伯溫說說後事,劉老先生滔滔不絕,竟然把未來五百年的大事全提溜了出來。多數預言隱隱諱諱,費人猜測,但有些事情說得很明白,比如靖難之役,他道:“文星高拱日防西”,說京城當防。朱元璋怪道:“朕今都城竹堅守密,何防之有?”劉道:“臣見都城雖鞏固,防守嚴密,似覺無虞,只恐燕子飛來。”燕子指燕王,燕子飛來,即燕師之來襲也。 靖難之師果然來了,建文帝打開小箱一看,裡面藏著一件袈裟、一份度牒,還有一把剃刀,不禁嘆道:“此伯溫教我也。”遂披剃遁去。

這是典型的宿命論,劉伯溫早算出建文帝命裡有此大劫,逃之不過,只求保命,於是留下僧服、僧人身份文件和剃頭刀。建文帝遜國故事,大體都是沿著這一思路展開的。
出家?出海?出雲南?建文帝生死之謎始終困擾大明朝

還有一說,稱城破之時,蜀王秘密派兵來,將建文帝偷偷接走了(王鏊《王文恪公筆記》)。我想蜀王未必有此膽量,也未必有此能力。但故事為什麼單推出蜀王來呢?因為皇十一子蜀王朱椿素有賢名,是諸王中少有的賢王,朱元璋稱他為“蜀秀才”,所以人們把這個美譽獻給他。然而事情卻是子虛烏有。

入蜀說只是“遜國傳說”中的一根小分枝,因為太難以置信,所以影響不大。在傳說中,建文帝去得最多的地方,是雲南。這是有根據的:一則雲南在天日之南,天高皇帝遠;一則雲南是黔國公沐家鎮守,沐家與耿炳文是姻親,同情建文帝。故傳說多把建文帝安排到雲南去避難。

建文帝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人們又非常同情他,痛恨朱棣上臺之後的暴政,所以還在永樂初年,就已有建文帝未死的傳言,頂著東廠、錦衣衛的高壓,倔強地冒了出來。

據《明史·姚廣孝傳》講:朱棣剛入京,就有人對他講,建文帝實“為僧遁去”,並且揭發了一位知情人,即建文帝的主錄僧溥洽(主錄僧是代皇帝在寺廟修行的替身和尚),甚至有人說,建文帝就藏在溥洽那裡。

這大約是建文帝“逃禪”的最早傳說,建文既“為僧遁去”,自然令人懷疑他的主錄僧溥洽。錢謙益《初學集》甚至說,建文帝出逃,就是溥洽替他剃度的。

朱棣將信將疑,因不便大搜寺廟,就借他事將溥洽抓起來嚴訊,也沒問出個所以然。溥洽可苦了,一關就是十七年。


溥洽的好朋友姚廣孝(道衍和尚)是朱棣稱帝的第一功臣,一直為此內疚。到永樂十六年(1418年)臨終前,朱棣問他有何遺願,他唯一的請求,就是赦免溥洽,這才使其逃脫牢籠。其實,要說朱棣把溥洽關這麼久,就是為了追查建文帝的下落,並不可信。朱棣對政敵絕不寬恕的性情,才是他久系溥洽的原因。

永樂朝的許多政事,也被人往建文帝身上附會,如明末人張岱《石匱書·胡濙列傳》記:當時有傳建文帝駕崩的,也有稱他遜去的,舊臣多從之而去。朱棣疑心轉重,便派胡濙“巡天下”,名義上是尋訪張邋遢(張三丰),又稱搜求異書,實為奉了密旨,遍行郡縣,密察人心,並訪問建文帝下落。

因為建文帝在雲南的傳言尤其多,所以胡濙在南方待的時間特別久。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還朝,適逢朱棣北巡,駐蹕宣府(今河北宣化),胡濙星夜馳至行在。

朱棣已經就寢,但一聽胡濙來了,急忙披衣起床,召之入見,賜座與語。而胡濙說:“不足慮也。”

同書還說,胡濙未覆命之先,朱棣又聽到“建文蹈海”而去的傳聞,乃分遣內臣鄭和等浮海下西洋。直到胡濙帶回“不足慮”的確信,他才完全放下心來。

這故事活靈活現,恰似真事一般,併為《明史》採信。但從其所記來看,朱棣辦事似乎輕重不倫:大明王朝那麼大地盤,就派一個胡濙跑單幫,訪了二十年,鬍子都白了,能跑多大點地兒?而另一方面呢,鄭和去海外搜尋,披甲數萬,戰艘數十,遷延數年,往復數萬裡,陣仗又太大了些。一內一外,一靜一囂,甚不相稱。
出家?出海?出雲南?建文帝生死之謎始終困擾大明朝

別看現在沒什麼人再信鄭和下西洋是為了“蹤跡”建文帝,然曾幾何時,信的人蠻多呢,學者寫文章,也熱熱鬧鬧探討過。明代的“掌故大家”鄭曉,在《今言》裡就篤定地說:“成祖大舉下西洋,不亦勞乎?其實派鄭泛海、胡濙頒書,是因為國家有大疑,不得不如此啊!”

胡濙在宣德、正統年間做了十幾年的禮部尚書,北京地區這一時期現存的碑刻,有許多是他撰寫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應酬文字。從這些碑文看,此人好交際,且交遊廣泛,為人性格隨和,是個老機靈,無論是佛還是道,他都好一口,標準的好好先生——這樣一個人,顯然不是密探的底子和材料,如果讓他去訪建文帝,人選首先就失敗了。不過此人溺仙好道,讓他去訪張三丰,實至名歸,訪建文帝,應絕無之。

那麼,永樂二十一年,他對朱棣說什麼“不足慮”呢?看官試想:朱棣皇帝已幹了二十二年,其間數度北征,與北虜硬碰硬,還降伏了安南;他調發全國之力,營建北京,又集成《永樂大典》,做出驚人的文化建樹。如果這樣一位“文治武功一大聖”,還為了一個失了國、逃到鼠洞子裡的建文帝憂懼,未免太小看他了!

他所“慮”者,非別人,皇太子朱高熾耳。朱棣對太子很不放心,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他曾命赴南京出差的胡濙,密察在南京監國的太子行事如何。胡濙是根老油條,自然不肯說皇太子的壞話。而皇太子知道他的秘密使命,也是防著他的。等到登基了還記得此事,於是點察御前機密文書,檢出胡濙當年的密奏,卻見上面說的盡是太子的好話,乃大為感激,胡濙也鞏固了他在新朝的寵信地位。

明初的許多故事與史實,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糾纏在一起,令人莫衷一是,難以辨別。而建文帝可能沒有死的消息,卻很快在社會上流傳開來,成為民間飯後談資的一種。

英宗正統五年(1440年)時,有一個雲南僧人自動站出來,來頂建文帝的包。那時,朱棣死了快二十年,時過境遷,此人不必擔心被害,反想借此掇取一份天大的富貴。但假貨經不起驗,到朝一問,破綻百出,如他說自己年已九十餘,但建文帝是洪武十年生人,當時不過六十四歲,相差太遠。一打問,才知此人真名楊行祥,河南鈞州人,與他同謀的十二人,都是雲南、廣西一帶的僧徒。此人不久死在獄中,同夥流放遼東為軍。此案說明,關於建文帝流亡的傳說,在當時已經深入人心,就是邊防之地的山村野夫都是曉得的。

成化年間,仍有類似的假冒案發生。據梁億《遵聞錄》記載,成化某年,逃亡雲南多年的建文帝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翁,不想再躲躲藏藏了,一天他跑到布政司衙門,稱自己就是建文皇帝。三司官員大驚,問他現身的目的,他說:“久在外,思歸。”雲南三司在同黔國公商量後,用囚車將此人送到北京。老頭在路上還寫了一首詩,其中有“流落天涯八十秋,蕭蕭白髮已盈頭”等句。此老上京後,結局如何,該書沒有交代。而《從亡隨筆》一書,則明白寫道,建文帝得獲善終,被迎入大內奉養起來。

如此等等,建文帝遜國故事,漸漸從一絲輕風,變作一股勁風;又由一張草圖,漸而設色,成為一幅人物眾多、場景複雜多變的長卷。終於在萬曆時,一幅完整的建文帝逃亡路線圖被繪製出來,並把隨帝逃亡之人、逃亡期間的故事、逃亡所經的人與事等等,交代得環環相扣、清清楚楚。而社會上一般人,也多傾向於接受出亡說。如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說:建文帝“天位雖不終,但自保之智有足多者”,即婉轉地表明瞭態度。“自保之智”,是說建文帝善於躲貓貓,朱棣就是抓他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