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仁厚謙和的建文帝,面對虛偽假善的叔叔,為何終究丟了天下

建文四年的六月十三日是個特別的日子,那天他站在了城樓上,眼裡是一片戰火後的瘡痍。南京城破了,他那戴著假仁假義面具的叔叔終於要摘下矇蔽世人的面具堂而皇之地進攻代表大明帝國最高權力的皇城了。他不怕死,卻怕生靈塗炭,一場皇族內部權勢的鬥爭何必要牽扯這麼多無辜的人。

仁厚謙和的建文帝,面對虛偽假善的叔叔,為何終究丟了天下

六月的天氣大多都是熱的,可是他卻感覺到了絲絲涼意。他在皇城的城樓上看到了無數人橫倒街頭,無數人趁亂作惡,彷彿聽到了無數女人和孩子痛徹骨髓的哀嚎。他怪不得任何人,就像以往一樣,甚至他不怪那個覬覦他皇帝寶座的親叔叔,他怪自己,怪自己沒能當機立斷,怪自己放虎歸山,怪自己在居心叵測的陰謀家面前還要固執地堅守著仁義道德的人生信條,是自己一步一步的放任和縱容才讓這個滿是野心的叔叔從一隻病貓變成了今日傷人的猛虎。

喊殺聲越來越近了,陪在他身邊的人也越來越少了,這個時候誰是真的忠心,誰是虛情假意就看得真真切切了。當然,那些逃命的人是一回事,保全性命嘛,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無可厚非。可是那些投奔他那即將佔據整個帝國的叔叔的人卻是賣主求榮的小人,他做皇帝時,這些人露出的奴才相他還記得,等到他失勢了,這些人就再次用同樣卑微的膝蓋和諂媚的面色去尋求新的庇護。這個時候他還慶幸身邊還有忠心耿耿的文臣和衛士,卻又憐惜他們冒著必死的風險保衛君主,這些人都是有情有義的好男兒,雖然今天過去,他們的生命可能就走到了盡頭,但是史書不會忘記他們,後世人也不會忘記他們,只是可憐他們的家人,要被捲入這場無妄之災,作為忠臣烈士的家人本應該受人敬仰而不是被趕盡殺絕。

仁厚謙和的建文帝,面對虛偽假善的叔叔,為何終究丟了天下

代表大明帝國的皇城破了,那些燕雲一帶的驍勇士兵帶著濃重的殺意和建功立業的興奮衝殺進來。這些人最大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建文帝。當然,誰也不想抓住他,只想把這個皇帝殺死,他們都心知肚明,如果這位皇帝繼續存在會讓他們的主子地位很尷尬,無論從什麼角度看,他們主子攻打皇城都是大逆不道的行徑。只要這位名正言順的皇帝存在,謀反的罪名就永遠扣在他們主子頭上,而這位名正言順的皇帝死了,就一切都好說了,人們怎麼說,史書怎麼寫,都看他們主子的意思了,而且國不能一日無君,出於所謂的大義,他們主子的地位就能更進一步,他們的地位自然也跟著更進一步,這種事情何樂而不為。

不知道什麼時候,也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大火熊熊燃燒,在風勢的助力下席捲著一片又一片木質結構的宮殿。放火的人一定是個忠臣吧,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下,只有這種人力無法正面抵擋的大火才能為他爭取時間。身邊的親信都在勸他逃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日後在安全的地方重新用建文帝的名義集結忠義之士,讓全天下人看到表面上忠肝義膽的燕王朱棣究竟是一副什麼樣的嘴臉,然後重新奪回落入賊人手裡的皇權。計劃很好,也有一定成功的可能,畢竟他在天下官民心中還有著一定的地位,只是他沒有采用。這場所謂“清君側”的戰爭,已經讓天下百姓遭受了戰爭的沉重傷害,已經讓安居樂業的大明子民處在惶惶不可終日的境地,這種無妄之災沒有必要再來一次了。這是一個君王對他的子民至真至誠的愛惜,他只盼著他那個勇武善戰的叔叔不只有打仗的才能,對得起因為這位燕王一己私慾而遭受巨大苦難的天下百姓。

仁厚謙和的建文帝,面對虛偽假善的叔叔,為何終究丟了天下

騎著高頭大馬的燕王朱棣帶著身後的文武官員,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夢寐以求的皇城。但是他還是要收斂情緒,勝利者的洋洋自得只能埋在心裡,畢竟他現在還只是為了皇帝侄子掃除奸臣的忠心耿耿的好叔叔。可是這個好叔叔卻在徹徹底底控制大明帝國之後不久就稱帝了,理由就是他的皇帝侄子不見了,只能暫時擔起這副重擔。而更為嘲諷的是,正是他這個侄子的神秘消失讓他一生都不得安寧,只能無數次派人探尋他的下落,可是直至他死都沒有找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