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旅遊的人擠瘋了,卻沒有商業化的影子,湖南這個古村絕了

《旅遊攻略之中國名村系列》

湖南人傑地靈,崇山峻嶺中少了中原稠密人煙的影響,孕育出浩如煙海的古村,談起湖南的古村,人們不自主地會指向湘西這個寶地,可惜這次出差,因為地域關係,沒去成湘西,可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從朋友口中得知了位於永州江永縣的漢族名村——上甘棠古村

來這旅遊的人擠瘋了,卻沒有商業化的影子,湖南這個古村絕了

從天空俯瞰這片平原,河南河北涇渭分明,河南是整齊劃一富有特色的原始農田,河北清一色的晚清特色建築,航拍不能近距離體會到那種古磚青瓦的年代感,但實際上,這一排排磚瓦房,清一色都是清代建築

來這旅遊的人擠瘋了,卻沒有商業化的影子,湖南這個古村絕了

見到上甘棠古村第一眼,我立馬標記了了‘依山傍水’、‘歷史悠久’這兩個標籤,經過了解,誰能想到這個小小的風景如畫的小村子竟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其內兩百多間明清古建築,為這座古村驅逐了俗氣,使它不染塵埃

來這旅遊的人擠瘋了,卻沒有商業化的影子,湖南這個古村絕了

對了,還沒說具體路程呢!飛飛機到了長沙,轉火車直奔永州,在江永縣住了一天,位於江永縣縣城西南二十公里的上甘棠古村,花費我們二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只是汽車站遠在村口,如果想要一探畫卷,必須徒步進山兩公里,現在的季節正是淡季,來這裡的人雖然摩肩擦踵,可遠比旺季舒服多了

來這旅遊的人擠瘋了,卻沒有商業化的影子,湖南這個古村絕了

村口的步瀛橋是上甘棠乃至江永縣的著名景點,進村之路只此一條,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有誰知道,這座三孔石拱橋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呢,北宋靖康元年的橋,任憑風吹雨打仍堅固耐用,放到現在都能秒殺一大批豆腐渣工程

來這旅遊的人擠瘋了,卻沒有商業化的影子,湖南這個古村絕了

忘了說,上甘棠古村文化鼎盛,文風盛行,千年來文人墨客層出不窮,不完全記載,大概出了一百零一個文臣武將,上至大將軍下至縣令樣樣俱全

來這旅遊的人擠瘋了,卻沒有商業化的影子,湖南這個古村絕了

從步瀛橋看古村全景

過了步瀛橋,橋北的南槽門正對著古村第二美景——文昌閣,這座始建於萬里四十八年的樓閣至今仍散發著光輝,氣勢雄渾,頂天立地,任憑時光荏苒,江水奔流,身為古建築的它還散發著餘熱——充當上甘棠村小學,為文化事業傳承做了微妙的貢獻

來這旅遊的人擠瘋了,卻沒有商業化的影子,湖南這個古村絕了

文昌閣

村中的石板街是明清兩代最為繁華的商業街,連商業氣都瀰漫著古風,村中的老人說,上甘棠古村的建築遵循了八卦太極圖,起初進去並沒什麼感覺,入局較深時,才發現門坊後的人家重重疊疊,迷宮般的街道更是令人找不到東南西北,費了好久的力氣才搞懂這種佈局

來這旅遊的人擠瘋了,卻沒有商業化的影子,湖南這個古村絕了

原來每個門樓都代表了大姓人家的一個分支,門樓內就是住房和祠堂,這門樓裝修的可有講究了,看著裝修的越是豪華的門樓,就說明這戶人家曾出過大官或貴人,文化有時候就這麼奇妙,令人深思

江永縣當然也抓住了古村熱的機遇,開始大力發展人文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旅遊服務,聽說當地政府蠻重視上甘棠的,已經定製了相關的政策和發展措施,對這個村子期望很大,預期是打出湖南,衝入世界,當然,夢想是極好的,但容我插一句,如果盲目追求結果,過度商業化,大概會適得其反,與夢想漸行漸遠的吧!

更多古村、景點攻略,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海量旅遊資源和你分享,一切盡在《老司機騎驢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