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梅州終於通高鐵了,一直很喜歡這座有著世界客都之稱的城市,它有深厚的客家文化,也有美味的客家美食,還是個適合度假的慢城。於是決定約上朋友搭新開的高鐵線路去梅州度個週末,感受客家人的熱情和當地的美食。
來到雁南飛,我們入住了景區裡的圍龍大酒店。酒店的外觀是參照客家圍龍屋設計。酒店客房也是沿著圓型分佈。靠外側的客房每戶的陽臺都可以看到外面的茶園風景。
客房內的設計還是挺不錯的。木地板,有中央空調。很溫馨。
客戶配套一個很舒服的大陽臺。
走出陽臺,可以看到外面的風景
在陽臺就能遠眺下面的茶園風光。
評論
雁鵝湖
安置好行李,我們就去酒店附近的雁鵝湖。
這雁鵝湖不算大,但設有親水平臺,可以在湖邊休憩、喝茶。很是愜意。
雁南飛這裡的茶也是很有名的,正好有茶藝師在湖邊沏茶,我們就順便品茶了。
其實我們早就精心準備了野餐。
冬日午後的陽光格外溫暖,在碧綠的草坪上野餐讓我這個剛從冰天雪地回來的人感到格外愜意。
在雁鵝湖邊品著清茶,在茶山聽著茶園裡勞作的茶農唱著客家山歌,看著太陽慢慢地沉入遠山的懷抱,一切就是如此不急不忙,慢悠悠地。
雁南飛茶田景區
雁南飛茶田景區以茶文化為主題,處處是群山環抱,百花繁盛,茶田疊嶂,四季如春的自然景觀
日落前來到茶田邊,這是光線最美的時候。
層層疊疊的千畝生態茶園如同一條條翡翠絲帶裝點著群山,令人賞心悅目。
走進茶田一陣陣沁心醒神的茶香隨著微風撲鼻而來,令人神清氣爽。現在雖然不是採茶季,但茶農依然每天需要下到茶園裡施肥除草等。
這裡採茶只採春秋兩季,其它時候同樣也需要維護打理的。
茶園的優美線條,是攝影的好題材。加上日落前美麗的光線,很容易拍出好照片。
層層疊疊的遠山,在暮色中顯得別樣美麗。
回到酒店旁邊的茶情閣,品一杯清茶,再看著天氣漸漸變暗,這種美妙難以言喻。
茶情閣這裡的茶是免費提供給客人品嚐的,這一點特別贊!
圍龍食府
這間圍龍食府就在我們住的酒店旁邊,整個外型也是參照圍龍屋來建造的,設有大舞臺,客人可以一邊吃飯一邊看當地特色的客家歌舞表演。來到梅州自然不能不吃當地特色的客家菜了,尤其是雁南飛這裡,特色的茶香宴是客人們最喜歡的。
這是茶香龍骨湯,加入了茶葉來燉的骨頭湯,入口後有茗茶的回甘,餐前飲用非常好。
茶葉也是可以食用的,這種類似日本天婦羅的做法就非常有創意。
來梅州必食的就是梅菜扣肉了,選料非常講究,用的是俗稱“五層樓”的五花腩,多層肥瘦相間,加上梅菜作底,完全吸收油膩,入口即溶,肥而不膩絕對是這道傳統名菜的最佳體現。
客家肉丸釀豆腐煲也是非常經典的客家菜,爽口彈牙的肉丸和嫩滑的釀豆腐加起來是絕配。
來梅州最不能錯過的是客家鹹雞(鹽焗雞),用鹽焗的三黃雞,連骨都入味,一上來幾乎被一掃而空。
蛋角煲也是有名的客家菜,這裡做得也不錯。
各種肉丸是客家菜裡必不可少的,這一個開鍋肉丸非常特別,用茶葉墊底來蒸,讓肉丸充分吸收了茶的芬芳,味道相當獨特。
這又是另一款丸子珍珠蘿蔔丸,加了茶葉在裡面,晶瑩剔透看著就很有食慾。
客家紅燜肉,這裡做得非常特別,用了釀酒用的紅曲來調色,不說大部分人還以為是用南乳呢。
主食也離不開茶葉,茶香焗飯,味道相當不錯。
第二天清晨起來,在酒店附近的竹林裡散步,陽光從天上穿透婆娑的竹子,形成美妙的光影,漫步其中心情特別輕鬆愉快。
聽說山上有座很靈的寶靈寺,閒來無事,我們也去參拜了一下。
寺廟位於半山,雖然很小,卻也很有氣勢。
寺廟在密林環抱之中,前往的路上有點曲徑通幽的感覺,路上空氣也是非常好。
雁南飛茶田景區
走到茶田裡,近距離感受這滿眼翠綠.
茶園裡種著原產各地的各樣品種的茶樹,儼然一個茶樹大觀園。
上方的圓形建築便是我們住的圍龍大酒店,這是座獲得魯班獎的建築。
橋溪古韻
從明朝萬曆年間(距今約400年)由徐姓和陳姓人家首先在這裡開基,後來徐姓絕後,再有朱姓遷入,400多年來,保持陳、朱兩姓人家在此卜築營居,世代聯姻,互結秦晉之好,繁衍生息。
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築是繼善樓,繼善樓由朱氏十八世祖琪源公等五兄弟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動工興建,民國三年(1914年)落成。繼善樓依山傍水而建,坐北向南,採用了中軸對稱的橫向方形佈局,是兩層夯築槓子屋樓房,俗稱“七槓樓”,建築規模和建築藝術以及營造的文化氛圍為粵東地區少見。
繼善樓在過去的100年間歷經風雨,樓房正面留下的標語“不許地主惡霸抬頭,只許窮苦百姓翻身”、“向地主惡霸總清算”,是1952年至1953年土地改革時留下的歷史印證。
這裡是一個革命老區。在抗日戰爭時期,橋溪村以繼善樓為主接收了不少革命人士;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共閩粵贛邊委機關設於村中的祖德居,同期梅埔豐游擊隊駐紮於村中的善慶樓。
繼善樓正門門聯為:“繼志述事,善鄰親仁”,是朱氏兄弟繼先父維乾公在村中興建寶善樓、寶善家塾後,為秉承父志而興建的,故名“繼善樓”。正門樓木雕、灰塑、彩塑等工藝精湛,造型栩栩如生。正門左右兩邊精美的“開光瓶插牡丹花”灰塑,寓意豐富,瓶身藍底白花,作大海游龍圖,花瓶兩邊散放的書卷等寓意飽讀詩書,體現了朱氏先輩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瓶”音同“平”,意為平安,瓶插牡丹花,寓意富貴平安;下面的是山石梅花灰塑,兩株梅花在山石上傲然挺立,寓意客家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精神;簷廊上兩隻金漆木雕獅子,口銜綬帶,雙目圓瞪,捲雲大耳,抬頭上望,獅身上各立有一個羅漢,一個是託塔羅漢,一個是布袋羅漢,獅子守在樑架上,有鎮宅辟邪的寓意,獅子口銜綬帶象徵功名利祿接踵而至,好事不斷,朱氏先輩把傳統文化教育與建築藝術有機得融為一體,營造出豐富的文化氛圍。
進入繼善樓內彷彿穿越到百年之前。
最能體現繼善樓的文化性、藝術性的代表作是二樓上堂兩邊屏風的鎏金陰刻木雕的朱柏廬《治家格言》,世稱《朱子家訓》。朱柏廬,明末清初江蘇崑山人,著名理學家、教育家。這個用樟木陰刻的朱柏廬《治家格言》,書法凝重,雕刻精美,右邊的上半部分在文革時期被剷掉,左邊的下半部分保存了下來。這個陰刻木雕的朱柏廬《治家格言》在後面作了部分修改,“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省去了“非徒科第,豈計身家”,把“君國”改為“家國”。
繼善樓前有小溪,後背山,風水是非常的好。
這裡隨處可見歲月留下的痕跡。
繼善樓的窗戶有著特別的寓意,左邊窗戶是“卐”字窗,源自佛教的萬字符。右邊的這窗戶長石條是“豎”起來的,寓意長壽,稱為長壽窗。
來到村子的後山,只見鬱鬱蔥蔥的樹林裡若隱若現的古民居,和諧地融合在一起。這樣的人居環境,一看就是個人傑地靈之地。
中國傳統建築講究的前有照,後有靠。修建祠堂或大屋的時候,大都會在門前挖一口風水塘,把挖出的泥堆在屋後作靠山。並在屋後種大樹,寓意有福廕。
沿著村子的道路繼續深入,是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竟然讓我們遇見廣東非常難得一見的紅葉。
雖然和北方的紅葉相比,這裡的紅葉算不上特別多,但對於一年四季都綠油油的廣東來說,是難得的萬綠叢中一點紅。
陽光穿過密林,光影形成一個美妙的心形。
沿途溪谷流水哇哇,好像山谷裡精靈的美妙歌聲。
清澈的溪水把頭頂藍天和周圍植物都倒映其中。
這裡茂密的原始森林,是個巨大的製氧機,這裡負離子濃度是城市的百倍以上,是個洗肺勝地。
久居城市的都市人,特別嚮往古村、茶田、森林,這些人類最初的居所,是人類心靈的歸宿,更能找回心中的自我。
閱讀更多 笑飛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