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别称原来有这么多!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超实用的文化常识

从初中阶段,孩子开始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孩子需要积累大量的古代文化常识,为学好文言文做准备。

古代中国的别称原来有这么多!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超实用的文化常识


在孩子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甚至记忆许多的文化常识,不然,会影响你对文言文意思的理解。尤其是一些专有名词,一般不需要翻译,但是如果不知道专有名词的意思,即便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会翻译,也可不能准确地理解文意。

今天,主要介绍古代中国的别称,和孩子一起学习一下吧,受益多多噢!

01 中国

在古代文献中,中国是一个多义性的词语。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也就是说,古代的中国指的仅仅是中原地区。

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02 中华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03 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嬴政区域,分别为:冀 、豫 、徐、 兖 、青 、扬 、荆 、梁、 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后来又有十二州说,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古代中国的别称原来有这么多!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超实用的文化常识


04 神州

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后用“神州”作中国的别称。

05 赤县

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

06 中原

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此处即指整个黄河流域。

古代中国的别称原来有这么多!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超实用的文化常识


07 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08 四海

指天下、全国。《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俗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

09 六合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0 八荒

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