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不可一世的太平洋空中猎隼,日本万能战机——零式

零式战斗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日本海军的主力战斗机。生产年为1939年是日本纪年2600年,因此被称为零式战斗机, 正式名称是「零式舰上战斗机」简称零战。在战争前期日本国民并不知道飞机正确名称。报纸,广播等在发表战果的时候,只宣称「海军新锐战斗机」。美军在1942年6月捕获的零式上,见其机身腋下有「零」字样,零在英语是Zero,后盟国称其为“Zero”。

曾经不可一世的太平洋空中猎隼,日本万能战机——零式

在战争初期,零式以爬升率高,转弯半径小,速度快,航程远等特点压倒美军战斗机。但到战争中期,美军使用新型战斗机并捕获零式后,其被研究出弱点,慢慢零式优势丢失。到了战争后期,成为「神风突击队」的自杀爆炸攻击的主要机种。

1940年8月19日,零式开始了在中国上空的作战飞行。一般说来,根据口头报告尽管8月之后中国和苏联飞行员与某种新型战斗机有所遭遇,但是一般都把9月13日的璧山空战记录为零的初次大规模出击。1940年9月13日,星期日,零式编队上午8点半时从汉口起飞,9点半时降落在前进基地宜昌进行加油和飞行员休息。12点,编队再次起飞,显示了下午1点10分与中攻队(27架)汇合,并于20分后结束对重庆的轰炸开始返航。根据日方记录,约20分后,日军97司侦侦察机发现了中国空军的战斗机编队,日机再次转向。下午2点,日机在6500m高度发现了5000m高度的中国空军的 E15编队和随后E16(共计30架),即开始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突袭。对于具备高度优势又有装备的优势日本战斗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一边倒的战斗,随着天空的逐渐平静,日机陆续返回了宜昌,最后一架北畠三郎战机于下午4点20分降落。通常情况下,日本出版物对这次战斗的战果记录为击落30架,也有些则记载为击落27架,自身无一损失。这个战果是怎么来的呢?指挥官的进藤大尉聚集12名参战飞行员,把大家汇报的战果进行了统计,并结合自己从高空观察到的情况,形成了战果详细报告,根据这份报告,新闻报道也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根据当时的中国空军的记录,出击第三,四大队的E15 25架,E16 9架,在空战中13架被击落,11架受伤迫降,飞行员战死10人,负伤8人。

曾经不可一世的太平洋空中猎隼,日本万能战机——零式

在后来的宣传中,这次出击被渲染为27:0的战斗。事实上,战斗中大木,藤原,高冢,三上的战斗机均中弹受伤,在宜昌着陆时,高冢机因为起落架受损,在迫降时损毁,因此实际损失应该是损失1架(当然,零损失也可以强辩为在空中战斗时没有一架被击落 )。按倭人记录,零战第一次被击落是1941年5月20日在成都上空,12战队飞行员木村一一空曹毙命;6月23日,12航战的小林喜四郎一等航空兵在兰州上空被击落,击落他们的,均为地面高射武器,而不是我空军的战斗机。

曾经不可一世的太平洋空中猎隼,日本万能战机——零式

零式战斗机是日本海军航空兵二战期间最著名的飞机,也是二战日本飞机的招牌型号,在太平洋战争中自始至终都是战斗的主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零式对盟军飞行部队造成了空前的灾难,给予了盟军最大的震撼,战争初期日军仅有300架零式,其中250架投入了太平洋战场,就凭借这区区250架零式,日军在开战后几个月时间把盟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战斗机部队消灭了2/3,当时盟军飞行员架机起飞迎击零式时,无论飞行员还是指挥官都明白,战机飞出去以后八成是回不来了。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机动舰队偷袭美国珍珠港。日本航空母舰刚换装的81架零式战斗机,作为护航战斗机参加了两个攻击波的空袭,完全掌握了瓦胡岛上空的制空权,压制任何强行起飞的美军飞机,同时扫射美空军机场,仅有9架飞机没有返航。

曾经不可一世的太平洋空中猎隼,日本万能战机——零式

珍珠港事件的稍后,驻台湾的日本陆基航空兵也大举空袭菲律宾的美国克拉克等空军基地。零式战斗机采用多次训练的低速省油飞行方式,为一式陆攻进行远程护航。美军面对续航力如此强大的日本战斗机,不禁大惊失色!美国在菲律宾的空军力量被打得七凌八落。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的零式战斗机性能超过所有盟军飞机,特别是其机动性和续航力无人能比。当时美国的F-2A水牛、F-4F野猫、P-40战斧等飞机,面对零式一筹莫展。在香港、新加坡、菲律宾、东印度甚至印度洋,零式战斗机统治了整个的天空,为日军的登陆作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携带炸弹的零战也可以作为战斗轰炸机使用,有“万能战斗机”之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