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北京,你还好吗?

从辞去北京有车有房的财务总监职务,再到毅然下乡开民宿,我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思考时间。

断了的弦

就在那一瞬,我那根紧绷的弦终于断了。我冲进洗手间里痛哭、有种想要抛弃一切的冲动。若干年前,自己也曾是个周末会去798看展览、约闺蜜去下午茶的文艺女生。到底生活“何德何能”把自己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从18岁到北京念大学一直到33岁,打拼整整15年。虽然给我回馈了车、房、爱情,以及家庭,但我依然有清晰的感觉,那便是自己没能融进这里。相反,自己仍是被工作、被这座城市隔绝的一份子。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当时为什么要来北京打拼,为什么不能在家乡过舒舒服服、有“家”的感觉的日子。

这种心痛无关于疲惫、焦急或任何其它单一的情绪,而是一种深深的不被理解和“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个世界怎么会这样?”的绝望感,这感觉糟透了。夜以继日的辛苦劳作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钱?为了留在一座城市?无非是为了生活可以像你想要的样子走下去罢了!但当我日夜在深夜的街头,拖着疲惫的身体行走时,我明白,这种生活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离开北京,你还好吗?

续上的缘

第二天我将这样的想法告诉父母和老公,三个人的状态分别是“炸锅”、“炸锅”和“濒临炸锅”。他们的观点在于:在北京混成今天的条件不容易,2017年前后正新一轮房价突飞猛涨,不炒房反而卖掉房,认为我脑袋进水。

争执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其中的一天,我用辞职表达了决心。父母则依然情绪激动,他们诧异于,从小“乖乖女”的我为何突然如此叛逆,甚至拿“不孝”、“断绝关系”给我施压。

相反,老公摩羯座冷静理智的特质,在这关键时刻闪了光。他清空了所有的先入为主,倾听我的想法,一起讨论离开北京后可能的生活选择。某个周末在公园溜娃的空档,我突然对老公说:“我们去乡村开民宿!”。老公噗嗤一笑,笑得就像6年前我刚认识他时一样。其实,那是我们谈恋爱时常畅想的未来,哪天攒够钱,就去山水间经营一座听得到鸟叫的民宿,情满于山、意溢于水。

恰巧,我的大学闺蜜在国内最大的民宿短租预定平台途家网工作,满腔激情地向我们“安利”互联网化的民宿模式和共享住宿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她还笃定说乡村旅游绝对是未来的潮流,让我们赶紧占住先发优势。老公的发小是搞青少年教育的,他则给我们打了另外一剂强心针:如今非常完备的线上平台可以大大削弱教育的地域壁垒!

想不到,这一次又让我们燃起了有梦想的滋味,而且梦想离我们从未如此之近——老公和我开始分析“上山下乡”的可行性。幸运的是,在北京这座中国最创新和多元的城市,我们结识了许多走在前沿的朋友。

圆了的梦

离开北京,你还好吗?

于是,我们卖掉了北京的房子、车子,放弃了我心爱的生日号北京牌,然后举家南迁至桂林阳朔。之所以选阳朔,一来是因为我和老公特别喜欢这里,可能也是因为我俩都热爱攀岩、也结识于攀岩,所以在新生活地的选择上——阳朔是攀岩圣地,三三秀水,六六青山,既然要搬出钢铁森林,肯定要选个自己喜欢的;二来是桂林的环境非常好,空气湿润,气温适宜,父母能很快适应,也适合养老;三来阳朔市场我们觉得依然处于蓝海,选择做小生意发展前景比较大,能获得更好的机会成本。

财务出身,这种计算和直觉肯定是天性使然~

我们用在北京换来的钱,在阳朔买了两套房,挨着,相互距离不远,都离美丽的遇龙河很近。老公开我玩笑:放着北京的金领不当,来这人烟稀少的地方做“村领”。

于是,民宿成了我的主业,老公设计专长协助我把民宿打造成了有特点的户外主题房,十分动感的小设计给民宿加分不少。在闺蜜的帮助下,我开始上线途家网,学习经营打理民宿。当然,我老公也没有舍弃自己的事业,通过互联网依然与钢铁森林里的那些客户和同事保持着紧密联系,承接各种各样的设计工作。

相对之前父母最担忧的孩子教育问题,反倒往更好的方向发展:零距离亲近自然,让孩子直观的认知到了维度更广的世界;方便快捷的网上课程,线下最好的学校和家教,让他依然保持着之前学习的节奏与质量。

总而言之,不到不太发达的地方,还真不知道互联网原来可以解决这么多的问题!相比北京,我们真的是选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非某种混不下去的“逃离”。

而且,正如我闺蜜所“预言”的:乡村民宿真的越发火起来了。我和老公的离线奋斗,也走在成功的路上。在这个基本不太区分淡旺季的地方,我们的两套民宿很快供不应求,过了半年多,我们又租了三套房子,继续优化成民宿,掐指一算,每月的总收入基本可以达到北京的70%。用老公的话说,我们也算是绝对的“超市级财务自由”了。

你一定想象不到,连综艺节目对我们小小的民宿都有“带火”作用。从去年开始,我经常听到客人说,看了《孝利家的民宿》、《向往的生活》,特别向往在淳朴的乡间给自己放个假。前阵子《高能少年团》介绍了一对在丽江石鼓镇做攀岩民宿的跨国CP,居然也有房客受启发,找到我们家~要知道,阳朔是全世界知名的“抱石”圣地,越来越多的旅客和攀岩爱好者慕名而来。

想不到,放下了在北京的包袱,居然在乡村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这种小小的成就感,不单单在于我们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业,更重要的在于,我们在努力消除一种在北京以及很多城市所根深蒂固的“隔绝感”。互联网将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攀岩爱好者与我们连接在了一起。我们虽然处在城市的边缘,但并没有与这个世界绝缘。

对,就是这种感觉!

选择了“离线奋斗”后,环境属于令人心怡的低密度,但生活和人生却是前所未有的高密度——享受最低的生活密度、拥抱人生最高的能量密度,两全其美。

离开北京,你还好吗?

而我的答案,使我们远离城市但并没有“退休”,而是获得了更好的奋斗。更重要的是,这种奋斗是我们想要的感觉,生活正在朝我们想要的方向行走中。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正在重塑人生或生活模式,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领域等等的种种限制,社会不再以城市为中心,而是以“人”为核心,其他的一切都以此来进行重新环绕与聚集。精神与物质的冲突得到了化解,不仅仅是找到了归宿,物质也得到了满足,离开城市,反而能“成事”。

在一线城市中的结局我们绝大多数都能预见到,虽然能看见金字塔的上限,但人生往往会被汹涌的人潮挤到下线。而乡村的结局在于,人一旦离开了种种的自我界线,就能开拓人生所能领略的极限。

根据这两种结局倒推回来,也就能明晰为何“离线奋斗”会成为新时代转折的新物种与新潮流。同样会让理想散发出超越金领、白领的价值——村领,虽然表面是表述在乡村创造巨大价值的精英人群。但我更喜欢这样理解:一个让人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领”域。

离开北京,你还好吗?后悔了吗?

这就是我的故事,我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